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阐述新媒体发展与传播人才培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0880 浏览:143388
论文导读:
媒体与人类社会共生共荣,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迭与演进。媒介传播技术的变迁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发展空间。在“新媒体环境中新闻教育改革”高层论坛上,国内专家认为,在这个以“跨界”、“混搭”、“碎片”、“个性”、“开放”为文化特质的微传播时代,新媒体人才培养路径亟待变迁与改善。
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转型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钢做了专题演讲——《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社会运转的影响》。
高钢教授首先以谷歌地球和Facebook的创办等实例为引子,介绍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全世界的普遍影响,他认为,中国人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中国社会就开始迅速转型,其中一个重要社会推动因素就是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
互联网从五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一是公众知情范围不断扩大。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各种信息的社会传播与全民通达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性;二是公民表达空间不断扩大。中国网民正在通过互联网这种传播自由度最高的信息平台不断扩大自身的话语空间;三是公众监督权利不断加强。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领域、全天候、全进程的公众监督已经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初现端倪;四是公众参与的渠道不断拓宽。1999年我国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迄今已有十余年。中国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包括“‘’建言”在内的国家政治生活;五是公共协商机制开始呈现。诸如“云南27刀杀人案该不该判死刑”、“微博受辱,林妙可该找谁保护”之类的“公共事务”,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协商,继而减少争议,整合社会舆论。
论及传播领域,高钢教授认为,互联网的三大技术已经直接影响了信息传播的形态与模式:
其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拓展了中国公民信息传播的时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截至2013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的总规模为4.64亿,其中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为

3.69亿,在手机网民中的渗透率达79.5%。

其二,智能便携终端的发展,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各类平台。个体信息公共传播平台已经普及,公民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这样的例子很多。如2010年8月7日深夜,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舟曲县城停电。五个小时后,一个名叫“Kayne”的90后大学生在舟曲用手机上网,发了一条19字的微博——“水灾、停电,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这条微博迅速被转发5000多次。网友Kayne的微博事实上成了“一个人的通讯社”,并且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初期跑赢了绝大多数传统媒体。
其三,云计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网络信息技术多元社会应用的各类平台。它极大推进了人类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服务共享,在满足多元社会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社会的运转效率。
没有绝对的“新媒体”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重点分析了信息社会新媒体的格局与走向。他首先对新媒体的概念作了阐释:新媒体是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新媒体”。新媒体是个时间的概念,在一定时间段内有相对稳定的内涵,今天说的新媒体就是以计算机处理技术为特征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个发展的概念,不会停留在今天任何一个媒介形态之上。也许生物媒体就是下一个新媒体。所谓生物媒体就是生物技术在媒体中的应用。目前,我国的媒体生态的特征是:新旧并存、功能互补、边缘融合、形态创新。
熊澄宇认为,传播方式的发展经历了如下演变和重构: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交互传播→沉浸和遥在。所谓沉浸是指随着未来物联网的革新,我们将沉浸在一个媒体萦绕的环境中。所谓遥在是指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虚拟空间里的存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能的传播平台将从理论变为现实。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彭兰认为,应高度重视技术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她分析了互联网进化的脉络:前Web时代(终端也即“机器”的连接)→Web1.0时代(内容的接连,网络媒体出现)→Web2.0时代(“人”的连接,社会化媒体兴盛)→后Web2.0时代(内容网络×关系网络)→Web

3.0时代(泛终端化)。

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采用了“分布式”结构模式,使得互联网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一种“去中心化”的、分权的平台。从过去几十年终端发展的线索来看,除了固定终端向移动终端发展这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外,终端的大众化、平民化,也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成果。“终端拥有”变成多数人享有的权利。
语义网的产生和物联网的发展将是Web3.0时代的两个内容。互联网新一轮革命是由终端的变革所引发。目前,具备终端网络功能的手表、眼镜和镜子已经出现。如,2012年4月,谷歌公司研制出了谷歌眼镜,它具有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如拍照、视频通话、上网、处理文字信息等。“万物皆为终端”的革命正在现实中发生,将来甚至可能出现自然物体的终端化。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物联网将对新闻传播的模式和形态产生深刻影响。
新媒体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
近年来,新闻界出了一些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之类的事情,这里面有媒体管理的失职和当事人个人的理由,也有高校教育的理由——某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忽视了“德育”,导致输送给媒体的大学毕业生“先天不足”。新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理由解决理由。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是培养新闻传播学人才的根本之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介绍,1998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首创网络新闻传播学专业。该校秉持着“文工交叉、应用领先”的教育理念,以“2+2模式”培养网络传播人才,即从该校计算机信息工程专业中选取一部分本科生,在其大三时招入新闻传播学院让其学习网络新闻传播学,在其毕业时授予文学学士。这样的学生实际上前两年在学工,后两年在学文。目前,该院正在争取将来对该专业毕业生授予“工学士文学士”双学士学位。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专业工作委员会秘书论文导读:
长、南京大学金陵学院传媒学院院长杨溟教授曾在新华社等媒体工作多年。他认为,无论是以“实习”还是“实践”的名义进入媒体,客观上都和记者“师傅”形成了潜在的职业竞争关系。这导致大学生难以较快地从“师傅”那里保质保量地学到知识。
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金兼斌教授谈了自己的深思:有关新媒体或网络传播专业的“学科正当性”,即是否有必要单独设一个新媒体专业。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中,以新媒体的名义来界定专业是否“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