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互联网传播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722 浏览:147297
论文导读:
一网络环境下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遭遇挑战

(一)传统的“传达”式宣传遭遇冲击

1话语权的分散
尼葛洛庞蒂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消解中心主义”的时代,网络传播展现出鲜明的去中心化趋势。
传统媒介中,“把关人”在传播中处于决定媒介内容的支配地位,而网络传播的互动方式取代了“把关人”支配媒介内容的方式,“把关人”被网络所替代,传播主控权利被削减。于是,每一个终端都成为了打破传统传播结构的先锋,话语权不再掌握在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手里,甚至可以说,有多少个终端,话语权就会分散成多少份,而谁也无法占主导地位。投射到共青团宣传工作中,传统的、以团组织构架为基础的金字塔式传播渠道也在被慢慢瓦解。
2传受双方的易位
传统大众传播时代,传播者占据主要位置,只管按自己的需要推送信息。比如我们工作中的各种文件、精神、指示等的下达,都是以“学生(受传者)一定会关注”为前提的。该传播结构基本稳定,传者和受众两个角色不会轻易互换。
但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大环境是越来越个性化、人际传播化的,传播方开始向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而受方则能够迅速做出反馈,而这种反馈本身又能作为新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也就是说,传受双方的角色会在短时间内不断地互换。
我们在网络办公过程中,每一个文件、通知下发后,我们都会关注学生的反应,并根据这些反应,将具体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反馈就意味着频繁的易位。
3信息内容与风格的变化
在网络以外世界,信息通常由传播方推向受传方,而在互联网上,更多的是受方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搜索、主动寻觅,传方的主动变成受方的主动,传方的推出变为受方的拉取。也就是说,信息的选择越来越受到信息用户的个人兴趣的导向,其结果就是“主动的选择和刻意的回避”将成为信息接收过程中的常态。即,提供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接受度就深,反之则效果甚微。受到这样的形势的挤压,为保持被我们所面向的受众持续关注,共青团宣传工作也在逐渐从宣扬“我们需要你知道的信息”,逐渐向传递“你需要我们提供的信息”过渡。

(二)虚拟平台的复杂化挑战网络技术水平

1媒介的更新比宣传渠道构建速度快
互联网的使用方式的选择极其丰富,而且选择越多,受众在获取信息层面越自由。我们作为信息受众,每天使用各种终端登入网络,使用各种网络平台服务来获取或提供信息,这为信息获取带来了空前的自由和繁荣。而作为传播方,形势则被动得多。尤其是在web2.0时代,新技术主导下的媒介形式如雨后春笋。一般来说,由于“反客为主”的心理动因,受众个体是对新应用反应最快的群体,而公权力组织则迟钝得多。“刚构建起一个基于某应用的宣传渠道,又出现了更新的媒介平台,并带走了大批的用户流量”已成为我们工作中普遍面对的理由。
2媒介使用的平台性容易被片面化
平台性是指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网络传播不再只起到一个单方面“广而告之”的作用,而是会立刻在同一个传播通道内引发实际行为反馈。在我们实际工作中,以青年学生为对象,网络发挥着两种不同的作用,一是作为大众传播平台,二是作为人际传播平台。我们的工作一般局限在前一种,而对后一种使用甚少。比如,就目前来说,我们普遍都意识到了在社交网站上做好思想引导的重要性,但却不得不面对传统宣传模式由于缺乏互动所造成的短板,常常无法将工作做到满意的程度。而如果过于强调“服务”,其中的引领职能应该如何体现,也成为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3信息多媒体综合性对宣传方式提出多元化要求
“网络并不是第四媒介,而是跨媒介、跨资源、跨应用的泛媒介。”近年来,微博客、微小说、微视频等“微”传播极为流行,这是针对网民日益碎片化的时间分配特点所产生的新多媒体产品,尤其受到年轻网民的热情追捧。然而,其“微”只是从受众角度而言,从传者角度,其背后所需要的无论资金支持还是制作团队规模,并不“微”。
4分众传播无限性与工作边界有限性的矛盾
大众传媒的覆盖面一方面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大”指的是受媒体影响的人数总量,“越来越小”则是指特定的媒体及其内容分类越来越有针对性,传媒开始从大众时代走向小众化与个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很容易发现要去捕捉青年学生的关注,必须将观察他们兴趣偏好的“触角”伸得足够长。而这个长度,往往并不与我们的工作范围相匹配。

(三)青年学生的去中心化思维意识加强

1藐视传统权威
网络技术是消解了制约的技术。“从最早的主型机电脑到后来的互联网的个人电脑,包括伴生的一系列互联网技术,就是一个挑战独断、权力、集中、制约的过程,本身潜藏着一种突破禁忌、无视戒规、摧毁中心的理念”。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普遍会有“怀疑权威”的心理趋向,因此,传统的“领导讲话号召”、“喊口号、树典型”的宣传方式正在渐渐失效。
2思想分化形势明显
随着信息取用越来越便利,青年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水平也在提高,不同思想观点也在更多地形成。狭隘片面地要求“统一思想”,最终难免沦为形式主义。
3隐私意识加强
网络传播支持匿名角色建立传播关系,参与者可以在不同的主体间迅速切换。这种传播特点能够使人抛却现实交往中的障碍和顾虑,达成精神和意志上的真实沟通。另一方面,这也加深了网民在现实生活中隐藏个人观点的行为取向。我们在工作中会发现,青年学生往往不愿在与团委老师面对面的接触中透露过多观点,却会在网络上“吐槽”。
二高校共青团宣传工作的策略

(一)遵循客观规律,依据网络而改革工作

1避开“新瓶装旧酒”
实践应遵循相应的客观规律,因此团干部应避开一边把互联网当作工具,一边在思想上保持“老一套”———用开大会、讲大课、喊口号的方式组织线上活动。我们应根据互联网的特点规律,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有特色、不教条的宣传工作。切忌“自说自话”,将“主旋律”庸俗化为“贴近群众的形式主义”。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wpllw/lw46187.html上一论文:浅论从电影《功夫熊猫》看中美价值观的传播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