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新闻处理能力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205 浏览:22895
论文导读:下去,导致处处被动。4.导致国家形象受损。如果一些突发事件不理不当,严重的会损害国家形象,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理由,导致我国北京奥运会树立的良好形象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国产奶粉从此一蹶不振,民众疯抢进口奶粉,致使我国国际形象进一步下降。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摘 要: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具体的新闻事件时既要满足社会的知情权又要兼顾社会影响和政府形象。但是,通常限于管理者思想意识、管理水平、认识程度和处理技巧的差异,对新闻信息的传播处理不同,结果迥异。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政府部门管理者;新闻处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通讯及网络应用的普及和提高,国内和舆论环境的改善,使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一些百姓关心的事情时透明程度越来越高,处理水平的高低也成为社会对其认可程度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在这些百姓关心的事件中,突发性事件因为具有独特的自身特点和很强的新闻性,成为其重中之重。

一、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一)定义和类别。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性事件应对法》中对突发性事件有较为明确的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此定义明确的把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这些事件的一个共同明显特点就是都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很高的新闻价值。
(二)特点。1.发生的突然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能预料或者难以预料,人们往往措手不及、无所适从。以北京“721”暴雨为例,即使天气预报部门提前告知有大雨,但未料到雨势如此之大,加之落后的排水系统和抢救时手段滞后等因素,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惨剧。2.后果的严重性。突发性事件,不是天灾就是人祸。他们对社会经济,群众生活会造成极大破坏或恐慌,加上政府有关部门处理不当,更会加深危害程度。 3.影响的深刻性。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事件,会影响到政治、经济、群众生活等各方面,会挑战公众心理的防线或底线,小则酿成人财损失;中则成为社会矛盾的导火索,形成件;大则影响到国家的内政外交,造成人民生活的动荡不安。4.传播的广泛性。突发性事件因其本身特点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一提高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的新闻处理能力的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段时间内会成为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焦点,在当前新闻媒介和传播途径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别是网络让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超越想象。政府相关部门在当今社会用任何策略不可能完全阻断信息的广泛传播。

二、突发性事件新闻处理不当的表现及后果

(一)处理不当的表现。

1.瞒报迟报消息。突发事件后,有关部门及当事者由于担心形象、影响局部利益和个人前途,往往会打着维护社会安定的幌子,隐瞒息,不准媒体采访报道或者不主动告知社会大众,从而造成严重后果。非典时,正是由于北京政府错误估计了疫情的传染速度,瞒报和迟报,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北京成为全国疫情的重灾区。
2.沉默被动应付。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事情发生后保持沉默。有的埋头开展处置,自以为可以迅速处理后再公布进展。有的干脆“不闻不问”,自以为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风平浪静。由于忽视舆论,不积极和媒体与公众沟通,结果事件信息被揭露后引起很大反响。
3.拖延迟缓处理。相关部门不及时参与事件的新闻处理,不及时向媒体表明立场,甚至对媒体采访不支持、不配合、不及时通报信息,而是应对迟缓,拖延不决,造成严重后果。红十字协会的“郭美美”事件就是迟迟不进行真正作用的调查和处理,导致整个国家公益机构的全面被动和衰落。
4.说谎欲盖弥彰。有关部门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为了本地本部门的利益,不认真考证,不说真话,盲目发布消息,参与谎言,从而使事件升级发酵。2011年“723温州动车事故”发生26小时之后,新闻发布会终于在温州举行。当平被问到“为何救援宣告结束后仍发现一名生还儿童”时,他称:“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

(二)处理不当的理由。

1.落后的处理模式。传统处理危机方式仍然影响着部分政府官员,遇到突发事件,他们第一反应就是“瞒”,就是“捂”,怕、怕出头、怕丢官,瞻前顾后,喜欢闷头做事甚至不做事,没有意识到利用媒体处理危机的重要性。
2.落后的认识观念。一些政府总认为媒体是政治的工具、政府的附属,只能为政府官员服务,只能报道正面新闻,不能报道负面新闻。有的官员排斥媒体,认为其只会惹事生非。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媒体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突发性事件不可能绕过媒体。
3.落后的公众概念。第一种情况是一些政府官员认为信息公开,会影响社会稳定,引起恐慌,这样的话,还不如不让大家知道。而结果使社会议论纷纷,甚至以讹传讹,从而造成局势更加混乱,政府失去公众信任。第二种情况是一些官员认为老百姓好糊弄,只要可以迅速编造理由,自圆其说,就会赢得公众信任和赞许。

(三)处理不当的后果。

1.导致管理部门公信力的下降。当事件发生后,如果及时、准确的发布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公信力,有助于危机的解决。如果反其道行之,则会使政府及媒体的公信力大大降低。陕西假虎事件,虽然当事人被依法逮捕,省13位官员因为盲信盲传,也受到严肃处理,但是该地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也大大降低。
2.导致谣言四起。一些管理者认为“息是为了防止社会恐慌”,实际上只会加重公众的恐慌和怀疑情绪。息更会使真相无法大白于天下,给谣言制造者提供了发展的土壤。
3.导致事态恶化。很多突发事件开始并不是很严重,但是管理者固守传统处理理念,逃避媒体,回避舆论,造成事件不断发酵,使事态恶化。值得警惕的是,事态的恶化造成政府部门与民众的对立,使政府合理的措施也执行不下去,导致处处被动。
4.导致国家形象受损。如果一些突发事件不理不当,严重的会损害国家形象,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三鹿奶粉”等食品安全理由,导致我国北京奥运会树立的良好形象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国产奶粉从此一蹶不振,民众疯抢进口奶粉,致使我国国际形象进一步下降。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wpllw/lw36136.html上一论文:论论新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特征和制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