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中西方灾难性新闻图片报道意识差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397 浏览:133922
论文导读:,照片的绝大部分背景是震后凌乱不堪的废墟,几乎看不出原貌,人物处于照片的右方,空间很小,只占据了图片的五分之一,人站在宏大的废墟面前,加上恐慌的眼神,给予受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说明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和无力。相比《时代》的现场感,《中国新闻周刊》以一种剪影的方式,没有了肖像的特写,无声地诉说着人们的无助,通
【摘 要】本文分别选取中美两国顶尖的新闻类杂志《时代》和《中国新闻周刊》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1月发生的海地大地震为案例,对比这两份媒体在大灾难新闻报道中对新闻图片报道的拍摄和选择上的不同,以及在报道程序和报道角度上的不同,分析出中西方媒体面对灾难图片报道的意识差异,并提出值得我国媒体借鉴的一些倡议。
【关键词】海地地震 灾难新闻图片 文化意识
新闻图片报道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片以其形象的画面再现和还原现场的真实感带给受众视觉上的冲击力,这是单纯的文字报道所达不到的。受众通过图文结合的阅读方式,能获得更全面、详尽的信息,一些图片的解读还能让受众感受到独特的含义。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关于图片报道的作用更加明显,受众需要也应该通过看图、识图受到视觉、感官的冲击,来体会心灵的震撼。
新闻杂志与报纸有所不同的是,在新闻图片的应用上,有更大的空间。图片的选取对于一份新闻杂志相当的重要,代表了这份杂志的编辑方针和风格特点,更能说明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内嵌的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值得分析的差异。因此笔者以海地地震这一灾难新闻为例,选取了两份中西方新闻杂志的代表——《时代》和《中国新闻周刊》,通过对比它们在图片报道上的不同,以寻求分析一些内在的差异。
岛国海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在地震之后,各大媒体迅速做出反应,纷纷派遣记者前往地震现场进行报道。
封面对比——“悲剧”与“呼救”
《时代》于1月25日以“Special report——Haiti’s tragedy”(特别报道——海地的悲剧)为封面标题做出报道,封面图片不是以往的全幅式占杂志的整个封面,而只占据了封面的三分之一。图片内容是一个当地男孩的特写,头部和肩部沾满了灰尘,灰尘的白与肤色的黑形成对比,使照片聚焦在人物的面部,眼神无助并充满恐惧,衣服破旧不堪,画面背景模糊,色调偏深。光线来自左上方,照亮男孩的面部,把眼神作为了图片的中心,画面是一个静止的叙事,以无声的手法暗示出灾难的无情。另外,封面的另外三分之二是藏蓝色的底色背景,除了标题和海地地震日期以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这样的封面设计更显出灾难的静默。
《中国新闻周刊》于1月25日以“海地呼救”为封面标题做出报道,封面图片也是人物特写,选取的是当地一名黑人,裹着鲜艳的头巾、穿着鲜艳衣服,表情痛苦,眼睛紧闭,眉头紧锁,背景明亮,有纯蓝色的天空和废墟上的白色十字架。图片占据了整个封面,“海地呼救”四字位于封面右侧,在十字架背景上。明亮的色调却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反衬出灾难的黑暗,以“十字架”作为背景,这一符号突出了人类在灾难面前呼唤神灵的援救。另外,在“海地呼救”这一大标题的下方,依然有三行与灾难无关的小标题,是《中国新闻周刊》这一期的新闻导读。这与《时代》的特别报道有着明显的不同。
对比封面人物的表情,《时代》以光线的明暗和黑白的对比,以及暗色调来突出了主体人物的眼神;相反,《中国新闻周刊》选取了一张灾民闭眼痛苦的表情,一个睁眼突出眼神,一个闭眼透露痛苦,相比而言,《时代》封面中人物的眼神更蕴含着一种让人联想的动态感,所谓“画龙点睛”,眼神可以表达出很多的内涵,比如灾民对灾难的恐惧、对未来的未知和一种信念的支撑。《中国新闻周刊》以灾民痛苦的闭眼表达出的是一种无助,渴望获救的祈求。
对比封面标题可以看出,两类杂志分别选取了两种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场灾难,《时代》以“悲剧”这一较为悲观的名词字眼,站在一种较为旁观的角度,客观地看待了这次灾难,直接并定性地说明了灾难的无情和海地人无尽的痛苦;而《中国新闻周刊》选取“呼救”这一动词,是站在海地人或者受灾者的角度,以一种动态式的、积极的、却未知结果的情感,来表达人类在对待灾难时应有中西方灾难性新闻图片报道的意识差异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的一种态度,有可能这种态度并不一定完全代表了受灾者真实的想法,但它符合了《中国新闻周刊》这一媒体的媒介诉求。
核心照片:理性报道与感性认知
《时代》和《中国新闻周刊》在报道中选择的第一张灾难现场的图片,都在杂志中做了放大处理,是灾难组图中的核心照片。
《时代》拍摄的图片的灾难现场感强,照片的绝大部分背景是震后凌乱不堪的废墟,几乎看不出原貌,人物处于照片的右方,空间很小,只占据了图片的五分之一,人站在宏大的废墟面前,加上恐慌的眼神,给予受众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说明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渺小和无力。
相比《时代》的现场感,《中国新闻周刊》以一种剪影的方式,没有了肖像的特写,无声地诉说着人们的无助,通过模糊处理蓝天和震毁的房屋,突出主体人物的仰天询问的动作,依然突出灾民需要援救的感情。
两图的对比依然延续了两份杂志在封面图片上不同的媒介诉求,一个注重客观、冲击力,一个注重站在灾民立场上祈求。很明显,从以上两图的对比可以看出,《时代》更注重客观的立场,还原现场,突出人与自然的冲突,趋向理性,而《中国新闻周刊》则强调人,强调人性的情感,趋向感性。
灾区的侧面选择:
体现媒体的深层意识
《时代》拍摄的是灾民争夺物品的混乱画面,灾民以最原始、最暴力的方式争夺食物,这也是一种灾难,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它确实是实实在在发生的。《时代》在海地发生地震之后,拍摄了很多海地在震后的混乱场面,这体现了西方媒体的忧患意识。
《中国新闻周刊》拍摄的是灾民互助的画面,体现的是人性之光的美好,人类在大灾难面前的团结互助精神。
现场的细节与宏大:
真相与残酷的平衡
西方摄影记者在表现灾难时,非常善于捕捉画面的细节,有时是一个表情,有时是一个动作,有时画面拍摄的只是一个局部,但画面所表现的作用却非常深远。而我国对很多灾难的拍摄都是通过比较大的场景来表现的。中西方灾难性新闻图片报道的意识差异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wpllw/lw1640.html上一论文:试议新闻操守与专业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