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价值观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559 浏览:66803
论文导读:社会层面出现了众多,如摔倒老人扶不扶等公众性理由。追求经济社会的单一性反射到学校就是有些师生普遍产生了实用主义思想,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没有太大的用处,可学可不学。部分教师也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个体差异性,不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使得大学生对于错误价值观没有
【摘 要】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不同阶段,价值观教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以及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价值观的取向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成长,社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教育的方式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的文化理念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网络这一技术平台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交流、碰撞。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新网络媒体时代的参与主体,这些网络信息蕴含着不同国家、不同制度的价值理念,如何教育大学生,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大学生价值观这一理由便突出地摆在了社会各界面前。

一、对于价值观的界定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和价值关系的观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和文化积淀中的信仰、信念、理想系统在人脑中的反映,反映了人们的存活方式、生活条件和实践经历。价值观是人们处理事务,评价人物,权衡的标尺。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精神所在,使人们的行为向导。谈到价值观不免要提到人生观,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自然,社会历史,人的思维等的一切现象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方面,是对人生目的和作用的根本看法。价值观以世界观为前提和导向,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会受到社会历史变革的影响。
价值观的结构由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评价构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其中,价值取向是人们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倾向性;而以社会目标为主导,以人生目标为核心、以道德目标为准绳、职业目标、生活目标为社会目标和人生目标服务,则构成了人们的价值目标。价值评价是人根据一定标准对客体价值做出的判断,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价值标准是价值评价的核心,决定价值取向,对价值关系的选择有重要影响。另外,价值观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不同特点等,进行专门的分类。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涵义及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价值观的涵义

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评判周围事物、现象、人物和自身价值的一种内在尺度。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在根据。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现为崇高信仰、远大理想、思想观念在社会实践中树立。大学生价值观的社会化是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积极地价值观可以防止大学生心理失衡,有利于其妥善处理生活学习上所遇到的理由。积极地价值观使大学生有崇高的信仰,清醒的使命感,独立的人格,可以推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容面对人生。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不断碰撞,多元文化的冲击,大学生价值观念也出现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简单来说,一方面,社会发展迅速,现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水平,在实践生活中大学生价值观的务实性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上主体性哲学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过分强调自身的主体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身利益,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较少考虑到自己应担负的社会责任以及对社会应作出的贡献。

三、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大众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网络为主的传媒时代的来临。大众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互联网、报纸、电视、书籍,等媒介在内的大众传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想动向和精神追求。如大众媒体传播的大量信息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推动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大众媒体在带来有利影响分同时也给大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消极影响。而与此同时,大众媒体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如宣传内容里包含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会使大学生对自我价值观产生怀疑。

(二)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便捷、多元,由此对人们的思想也产生重要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西方外来文化,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拓展了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知识,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而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则主要表现在多元文化使大学生的信仰缺失;西方的个人主义使大学生价值观价值取向功利化,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增强;西方发达经济文化使得大学生文化学习工作出现浮躁、偏激、虚荣的倾向等方面。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在的社会大环境对于学校的影响也是普遍而深刻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人们将主要目光关注在经济的发展方面,对于思想道德素质来说,在社会层面出现了众多,如摔倒老人扶不扶等公众性理由。追求经济社会的单一性反射到学校就是有些师生普遍产生了实用主义思想,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毕业就业没有太大的用处,可学可不学。部分教师也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个体差异性,不重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使得大学生对于错误价值观没有足够的鉴别和免疫能力。

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及策略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原则

1.以人为本,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要以大学生作为价值主体,价值观教育要在尊重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焕发个体意识,培养主体能力,发挥主体性作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价值观教育要理想价值和物质价值并重,价值观教育要贴近生活,接近实际。关心大学生身心发展,生活学习,就业理由。不断强化价值观认识,提高价值观的判断分析能力。社会学家密尔顿·罗基奇认为,“人们获取或转变价值观的渠道有三条:第一,个体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内化社会对个体的要求,发展这种社会要求和个人需要的意识,并从中意识到自己所期望的行为标准;第二,个体观察重复出现的行为,模仿这些行为,并从中意识到自己所期望的行为的标准;第三,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与交流,内化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以及社会期待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到实践对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作用。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qjylw/lw44196.html上一论文:试议法经济学运动对法学教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