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述教师应适时隐蔽教育意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3424 浏览:107163
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两节班会引发的深思
案例1:
六年级的班主任发现自己班的学生有践踏草坪、攀折树枝等不爱护周边环境的现象。为了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环境的情感,引导学生做有责任感的公民,决定召开“做有责任感的小公民”的主题班会。班会之前,她让同学们搜集“什么是公民意识?什么是责任”的资料,并用一句话概括自己对责任的理解。班会第一环节是“资料展示”。运用幻灯片展示学生的资料,并由本人读给同学们听,总结公民意识的正确含义,并齐读公民意识的正确含义。第二环节是“一句话说责任”,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的“责任”的含义。
案例2:
五年级的班主任发现学生缺乏自信,有的因为身体肥胖不自信,有的因为学习成绩差不自信。于是,决定召开“扬起自信的风帆”主题班会。首先,由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五年级了,这个阶段本应该是展开自信的笑颜、努力进取的年龄,可大家的脸上却看不到什么自信。针对伙伴们不自信的情况,我们举行这次班会。”随后,通过诵读名人名言、阅读自信故事、写自信卡片、张贴优点卡片、自信支招等环节完成班会。
在这两个案例中,班主任发现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理由,比如:爱护环境意识薄弱,自信心不足。为此,引导学生爱护环境、提高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就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目标,也是教师期待实现的教育意图。但是,在上面两个案例中,教师的教育意图过于外显,开篇就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公民意识”、“什么是责任”,告诉学生“针对同学们自信息不足的现象,开展此班会”,很难起到预期的教育作用。
教育意图过于外显的弊端
不易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育之道在育人心。一个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需要经过认可、接受与内化三个阶段。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要素综合影响的作用下才能形成道德人格。因此,相对于学科教学而言,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深入人心。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校一直借助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的价值取向。但在活动的组织上,往往先向学生讲明活动的目的和作用,期望提高学生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或者在开展活动时,习惯用“**主题班会现在开始”作为开篇。为此,活动还没有开始,学生就知道教师的教育意图,对活动失去了参与兴趣,不易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虽然教师为了实现教育意图,设计了诸多体验活动,如拍手游戏、比赛记单词、优点大轰炸等,但由于教育目标“先入为主”,学生已经了解教师的“教育期待”,因此,教育活动不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参与性和主体性发挥。
不易走向对话。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性活动。教师乃是社会的代言人,是他所处时代和国家的重要道德观念的解释者。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社会代言人”的角色会不自觉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力性影响力,这种权力性影响力在低年级阶段尤为显著。权力性影响力有助于教育过程的顺利开展,但对于学生思想教育来说,更需要注重人格力量等非权力性影响力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如果教师把教育意图过于明显化,教育目标过于清晰化,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权力性影响因素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为了“迎合”教师,会按照教师预先设计的教育意愿和教育轨迹行进,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学生行为上参与了活动,但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参与,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对“教育意图”进行隐藏,淡化教育痕迹。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不先暴露自己的教育目的,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在充分参与中领悟教育内容。比如:在“做有责任感的小公民”的主题班会中,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公共责任意识的场景,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学生有平等的话语权。借助真实的情景以及开放的对话,“什么是公民意识”、“什么是社会责任”自然会成为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对话中实现自我完善。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不易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康德曾说,教育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教育是以人格影响人格,以心灵影响心灵。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前提。教育意图的明显化无意中强化教师的绝对中心和权威地位,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的心理“劣势”使学生被动屈从,不敢自由发表观点。不平等的对话氛围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和抵触,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以至良好的教育愿望却带来相反的教育效果。教育活动通常是针对学存活在的重大的、迫切的理由而开展的活动,试图解决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集体、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然之间的理由。对于这些话题,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就某些话题展开争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既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深思理由,又能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领,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使学生在多维对话中实现道德建构。
隐蔽教育意图的策略
生活化内容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隐蔽教育意图就要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了解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生活差异性。从儿童生活世界中确立教育切口、寻找教育资源,把教育意图教师应适时隐蔽教育意图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隐含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中,减少刻意、人为的痕迹,在自然和谐的情境氛围中唤起受教育者内在的需要和情感上的共鸣。比如:五年级班主任发现,随着学生心理发展趋于成熟,他们对教师工作有了自己的看法,出现学生从个人角度错误评论教师的行为,为此,班主任想借助活动让学生理解教师。为了让学生体验教师工作的艰辛,读懂教师的心理,班主任设计了诸多活动,比如:选择一组学生体验教师教学工作,判一项简单作业,完成改错,并计算时间。选择一组学生体验教师教育工作,针对班级中个别学生出现的理由进行教育,并计算时间。选择一个学生体验教师班级管理工作,从早进校、课间操、午休、晚点评、值日等方面进行管理,并计算说话句数和实论文导读: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践。让学生提出一种自己最不理解的教师行为,同时让学科教师说出一种自己最不满意的学生表现,借助班会展开师生对话,增强彼此间的相互理解。在生活化体验中,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认同教师,对教师的教育情怀有所体会,从而激发自我责任意识,教育意图不漏痕迹地渗透在学生生活中。
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如果要转变一个人的行为,必须激发他积极的情感,使他在情感支配下强化意志,从而不断转变行为。传统“美德袋”理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学生不再视教师为绝对的权威,因此,为了在平等对话中打动学生内心世界,教师应借助活动体验激发学生正向情感、强化正确认知。五年级的老师发现学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为了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设计了系列活动。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体验“撕纸游戏”,让学生感受时间短暂,增强努力学习的紧迫感。然后,让每个学生按照时间段列出上周末时间安排情况,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合理安排和不合理安排的时间表进行对比。相比于教师与学生讨论时间的重要性而言,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更有触动。在体验中,学生会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反思原有行为是否正当。在体验中,学生会对自己的认知和情绪进行积极调节,强化对正确行为的认知和实践。在体验中,积极的情绪在学生之间传递,学生也会从他人积极的情绪中获取有作用的信息。
给学生深思的空间。隐蔽明显的教育意图就要给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自主发现中增进深思力,实现教育意图的内化。教育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于一个人的思想成长来说,更需要给予学生了解、发现、澄清、明晰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自由、平等、开放的对话空间中逐渐达到社会对他的要求。封闭、指向明确的教育容易走向教育者的单向说教,学生主体性不易被激发,影响教育效果的实现。只有在对话中,学生才会从“要我做”转向“我要做”,把教育的外在要求转变成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
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