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对水彩画本体语言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03 浏览:18077
论文导读:
摘 要:时代在发展,水彩画取得成绩的同时,水彩本体语言也应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水彩的本体语言入手,论述了水彩多元化发展下水彩本体语言的缺失和水彩画存活发展的基础。指出只有以水彩本体语言为基础进行创作,才能把水彩画发展的长久。
关键词:本体语言;材料;审美价值
1007-0125(2014)12-0196-01

一、全面的认识水彩的本体语言

所有艺术种类都有其自身的本体语言,由于本体语言的不同,画种与画种之间才有了界限。水彩画透亮、轻薄、清秀、空灵的特性,赋予了水彩画个性和独特的审美意境。让人在安静中感受到一种幽深致远的韵味,产生了像诗一样的境界。可以说水彩的这种语言是由水彩的材料工具、技法和审美观念决定的。
“韵”在中国古代的美学作用中代表的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不可言会的感觉,是一个理想的美。水彩颜料细腻透明,遮挡力较弱,作画时不易修改。在白纸上设色时犹如有色的玻璃纸叠加的效果。水是作为颜色的稀释媒介,水具有流动性和不定性,容易制造出自然变化的纹理,水与颜料相溶、相冲、色与色之间相互渗透、流淌,形成的变化莫测意想不到的绚丽效果。烘托出一种无形胜似有形的感觉。除此之外,水彩画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有一种不确定的美,由于水是动态的,艺术家们就会很难制约它的走向。这种出乎意料的画面效果会给观赏者一种想象,让观赏者浮想联翩,从而得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特征。
水彩画清透、轻松自如、明亮,具备动感美的特征。水彩画的艺术千变万变使人难以制约,然而水彩画的简洁,统一,整体又添加了层次的丰富感,虽然水彩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水彩纸不及油画的牢固厚重,也不能作巨幅作品,但水彩的笔墨表现力绝不低于任何画种。要求下笔前就需要成竹在胸,需要精深的素描功底及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能泼墨添彩也能细致入微,寥寥数笔就能表现出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和深奥奇幻的梦境与诗意。水彩画的艺术风格是其它自身审美价值的独立存在的精髓和生命,也是它自身本体语言的根髓。

二、中国水彩本体语言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种类的边界趋于模糊,水彩画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在水彩画创作中不仅在表现技法上进行大胆尝试与突破,它在工具材料上的运用也是在不断的变革更新发展。使用的纸张扩展到了卡纸、色纸以及高丽纸,材料上尝试使用撒盐,乳白胶,细沙,手纸、丙烯,立德粉等等。如美国画家马克·穆恩的《舵柄》,整幅画是利用水彩颜料、丙烯颜料以及宣纸拼贴等材料与技法综合制作而成的。画面效果表现出了一种岁月的流逝,宣纸的拼贴很好的表现出了老舵柄的岁月痕迹。在崔毅的《秋的记忆》中,较好的体现了水彩透明、亮丽的特性,但在白色部分运用了水粉白,以较厚的笔触进行描绘,形成较强的肌理感,丰富体现了亮白部的视觉效果。
水彩的多元化使得一些艺术家过于强调技法和创新。认为只要画面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应不择手段,无论用什么样的材料,什么表现手法。

三、本体语言是水彩画发展的基础

水彩作品创作,是水彩艺术语言的综合组织,也是一个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效果和自己的情感。真正的创作,以自己的审美方式和对事物本身的理解,并且能运用水彩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
对于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它不是固定的一个定义,它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水彩的本体语言有它的历史但同时又是发展的,与时代共同进步的。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万变不离其中”王肇民把中国传统的毛笔字笔法和西方绘画艺术的色彩相结合,体现出了中西合璧的魅力;陶世虎运用油画厚重法的画法把东北雪景描绘的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刘寿祥把现代装饰风格运用到水彩画上,营造了一种时尚现代的感觉,这些优秀的艺术家们很好的说明了如何坚持水彩本体语言和自己的独特见解。
我们只有辩证统一的把握好水彩本体语言,以水彩本体语言为基础,不断地扩展、丰富水彩画的表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水彩画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我们既要把握坚持水彩的本体语言,又要又要跟随时代脚步。不能麻木的模仿或是停留在简单、表面上的一些技术上面。重视它的发展和创新,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表达形式。
四、结语
在这个强调主观世界,强调创新,强调标新立异的时代下,水彩艺术这个历史曲折,从稚嫩、独立、慢慢走向成熟发展的艺术种类,要始终以最根本的艺术语言特色为基础。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面对时代的发展,我们要树立好正确的水彩艺术航向,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不伦不类,我们要把握住水彩的本体语言,始终坚持水彩的本体语言是其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水彩画的发展才能长久,才能独立。
参考文献:
[1]瓦尔费雷德·塞林.帕特丽霞·柏林.水彩综合技法(美)[M].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
[2]姚尔畅.绘画颜料与色彩指南[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3]杨云龙.水彩画[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4]诸迪编.中国当代水彩画艺术[M].江苏:今日中国出版社,1994.
[5]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lyylw/lw47995.html上一论文:论加斯:让语言更具迷惑与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