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论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要点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376 浏览:82761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产生的不利因素,然后从针对施工中的不利因素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论述,并介绍了隧道洞口施工的策略,对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合理选择安全的进洞方案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隧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设规模越来越大。隧道规模越大技术也相应复杂,因此对公路隧道建设的技术水平要求也相对较高。根据公路隧道的结构特点和运营、养护的要求,隧道的各分部工程中,洞身开挖、支护、防排水、衬砌宜列为主要工程,对其质量应严格制约,以确保隧道的运营安全与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公路隧道洞口施工的不利因素分析

公路隧道洞口施工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隧道洞口处于浅埋、偏压段隧道洞口的位置因地形、地貌的限制,普遍存在浅埋、偏压的情况,隧道结构一般呈马蹄形,由于地形不对称或者地质岩层因素,造成隧道结构两面荷载不对称,就形成了浅埋、偏压。埋深浅、偏压给隧道施工带来了难度,如果施工策略不当,开挖支护不及时,极易出现洞口垮塌滑坡等安全事故。
2、地表水、地下水隧道洞口的位置一般选择在沟谷和山凹处,往往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汇聚之处,地质构造大多为软弱破碎。这样势必给后期施工带来难度。所以在设计期初洞口位置应尽量避开沟谷和山凹的中心,尽量在突出的山坡附近进洞,同时对地表径流作妥善。处理,加强洞口的防、排水措施。

二、施工准备期的技术准备分析

1、施工环境的勘测。一是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审查围岩分类,分析工程地质特征,特别对岩层走向、褶曲、断层、地下水、特殊土可能对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有充分的预估,以书面形式提出理由,要求承包商有充分的处治措施。二是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气象、供水、排水、原材料、动力供应、运输条件、弃渣、场地的核查。特别是洞口及浅埋段风化堆积层可能的滑动及偏压;通过沟谷的发育、冲刷、淤积情况;洪水最高位;砂石集料的蕴藏量及质量;供电及运营期配电方案;运输便道的修筑:弃渣与环保、农田补偿等方面。
2、施工材料设备和方案的准备。一是业主与承包商签定合同后,监理工程师就依据合同督促承包商按合同承诺的人员设备到位,开展临建、制约测量等筹备工作。要求工地实验室限期达到质监站临时资质审批的软硬件要求,包括齐全的实验设备、技术人员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标准及原材料实验超前进行,为早日备料、开工奠定基础。二是承包商及时按合同规定的日期上报总体、阶段性进度计划和实施性施工设计,监理工程师在调查、分析后提出理由与承包商讨论、澄清、修改,主要针对工期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施工准备的可靠性、计划目标与施工能力的适应性。三是开工前监理工程师对两端反外制约点复测、联测,增设的所有基准点进行检查并复测,每个洞口附近设不少于三个平面制约点和两个水准点以及制约隧道中心线的方向桩。

三、公路隧道洞口施工原则及所采取的措施分析

1、道洞口施工必须坚持18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侧”,这也是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则。
2、必须坚持采用弱爆破或人工、机械等开挖的方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护围岩的完整,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3、洞口施工前应做好各项施工辅助措施:做好洞口修建前的地形、地质条件调查,提前采取措施应对不良地质灾害;提前做好防排水系统,尤其是含水量大的地区以及雨季施工的时候;尽量少开挖边仰坡土石方保护好既有的植被,生态环境;提前编制进洞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4、要高度重视洞口超前支护和超前预加固处理措施:超前支护主要包括管棚加固法、超前小导管加固法、超前锚杆法、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封闭法、抗滑桩等;超前预加固中主要指的是超前预注浆,包括地表注桨和洞内超前钻孔注桨。

四、进洞前施工准备工作分析

1、清表和清除危石:进洞施工前应将洞顶地表范围植被清除,特别是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术及山坡的危石。
2、做好截水沟施工:部分洞口地表地势较平缓,大部分又处于沟谷,雨水经常汇集洞口,故进洞前应认真施作截水沟,以及时截除地表水。尽早完成洞口排水系统。
3、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的放线刷坡,自上而下的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开挖中对地层动态应进行监控量侧。
4、尽早施工洞门端墙,防止边仰坡滑塌,避开落石对施工人员和机械伤害,损坏,确保施工机械、人员的安全。
5、地表加固:根据洞口地表表层岩石风化破碎情况,为了确保隧道进洞施工安全,在进洞施工前,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地表加固。

五、单向进洞法分析

单向进洞法是尽量采用小导洞进、出洞,而后扩挖的方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出洞施工安全。

六、施工验收阶段技术要点分析

1、从源头上解决隧道施工技术质量的隐患。因隧道工程属隐蔽工程,在目前工程技术条件下,对竣工隧道工程质量的检测,相当一部分检测数据来源于施工或监理记录。所以,严格制约施工过程,力争从源头上把好隧道工程质量关才是保证隧道工程质量的根本手段。
2、质量检验技术评定的内容。倡议从总体上将隧道工程竣工检测划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室外量测部分和室内抽查质量保证资料部分。隧道工程的最终得分为这两部分的加权平均分。室内抽查质量保证资料则主要集中于检查资料的有无和齐全与否。至于隐蔽工程项目,若在施工过程中有具备检验评定资质的检测单位做过详细系统的检测评定,则可以将其结果参与竣工评定,否则不予评定。
七、结语
1、“半护拱法”是在隧道洞口轴线与地面等高线斜交时,受地形限制,也为了减少开挖,护拱只做拱部一部分,将护拱基础修筑在稳定基岩上,若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偏压理由时,应首先修筑档墙。然后开挖进洞的施工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适应地形变化,减少洞口开挖量。
2、对于遇到不良的地质条件,洞外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采取的措施有清除坡面危石和抗滑桩等措施;洞内要采取超前支护,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洞内同时要缩短开挖进尺,加强初期支护和及早成环封闭等技术施工措施论文导读:
,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工程进洞的安全。
3、进洞施工安全与超前支护、洞内开挖及洞内支护三个方面息息相关,这三者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保证洞口结构安全。超前支护设置弱了,可以通过缩短开挖进尺,加强洞内支护来弥补。同样,要加快开挖进度,就必须借助强有力的超前支护和及时的洞内支护。
公路隧道由于在设计期初受设计选线、地形、地质等客观条件制约,致使隧道洞口位置设置在山体一侧的坡脚或沟谷的一侧,从而使得洞口工程在施工后出现浅埋或偏压的情况,施工难度加大。公路隧道的进洞、出洞是隧道施工工况最复杂,也是质量、安全隐患最多的地段。合理选择安全的进洞方案至关重要。在进洞时同时借助一些辅助施工措施和转变隧道施工策略,最大限度的减少洞口工程的土方开挖量,力争做到自然进洞能有效避开刷坡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稳的现象,即大大减少洞口防护工程量,节约了建设成本,又减少了植被的破坏,做到“零开挖”对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