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媒体在科学传播中角色与功能建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291 浏览:84590
论文导读:
[摘要]科学传播不仅是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必定途径,而且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由于媒体所具有的大众传播功能及优势,决定了其在科学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特殊功能。本文通过梳理科学传播与媒体相关理论,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媒体与科学传播的关联,试图理清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角色和功能,即主体角色、载体渠道和桥梁枢纽,并承担信息传播、原理解读、沟通分享以及舆论引导的功能,以期为提升包括媒体在内的国家整体科学传播能力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媒体 科学传播 角色与功能 科学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依法报道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2BXW019

一、理由提出

近年来,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愈加重视媒体在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文化方面的作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加强科学传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媒体具有传递信息、文化传承、舆论监督和娱乐休闲功能,其传播载体的优势和社会功能让其在科学传播中义不容辞。当然,媒体在科学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值得探讨。

二、相关理论梳理

(一)科学传播

科学学研究的鼻祖J.D.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指出科学传播是科学一项重要的社会功能。国内科学传播理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00年,刘华杰和吴国盛先生,先后发表文章,提出了科学传播的概念。黄时进在《科学传播导论》中归纳了科学传播理念的发展进程:知识传播-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具体到科学传播的内容层面,田松博士认为:科学传播对象广泛,应该包含技术知识、科学精神、思想策略等。
由此,带来进一步的理由,究竟谁是科学传播的主体?政府,NGO 组织,还是科学家,大众媒体亦或是公众?
长期以来,科学传播的特权保持在科学家手中,科学传播通常是由科学家到公众的单向流动。然而,科学传播必须要保证公众理解和参与科学的权利和方式,因此,媒体的桥梁、载体作用凸显,成为沟通科学家和公众的中间角色。
在科学传播这样一个多元体系中,笔者认为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本研究更关注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角色和功能。

(二)媒体的特殊性

媒体所承担的传播功能外化为其具体报道,去影响公众的认知进而影响其行为。相比于其他行业,媒体担负着特定的社会责任,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大。他们是耳目喉舌、社会守望者、第四种权力……在现代社会中,新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徐新平在分析新闻职业的特点时指出,影响巨大是新闻职业特有的劳动效果;责任重大是新闻职业的压力与光荣。
在科学传播中,根据传播学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理论,加之创新的普及与扩散原理,要让公众理解科学,首先要让传媒理解科学,也就是让新闻工作者理解科学。媒体一方面要能够理解科学概念、原理和策略,另一方面还要准确而又通俗易懂地告知公众。

(三)媒体与科学传播(角色定位)

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科学与媒体间已逐渐地演变出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笔者认为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角色定位,主要是主体角色、载体渠道、桥梁枢纽。

1.主体角色。

作为科学传播的主体之一,媒体正在成为独立的力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转变着科学传播的进程,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及社交媒体的异军突起。英国皇家学会指出:“传媒对公众理解科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媒体已成为科学传播的传播主体,参与主体也是沟通主体。

2.载体渠道。

从实践上说,传媒本身是大众传播的既有渠道,也自然会成为科学传播的渠道。
2010年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我国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主要有:电视(87.5%)、报纸(59.1%)、互联网(26.6%)等。研究表明,美国人获取科技新闻的途径依次是,电视,网络和报纸杂志。英国是个媒体饱和的社会,各种媒介都参与了科学传播,很多报纸上都有科学记者或科学家的投稿。在日本,发行量最大的三家报纸《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都有科学报道专栏。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科技日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设有科技专栏,成为科普的主力军。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拥有科技博览、科学世界等十几个科技栏目。综合类门户网站如新浪网等也有专门的科技频道。
媒介即讯息,从文字、语言、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再到新媒体时代,媒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不断为科学传播提供新的载体和渠道。

3.桥梁枢纽。

媒介技术革命不仅拓展了科学传播的载体和平台,也让科学传播方式从单向变为互动,线上线下融合。媒体是科学传播中的意见领袖,担负着科学传播两级传播的中间层,让科学由精英到大众,实现创新的扩散和普及。媒介作为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桥梁和枢纽,提供了科学传播开放的网状传播模式,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公众主动选择、接受科学信息的可能,使得科学传播真正变为一个双向互动的传播。

三、案例分析(功能建构)

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功能建构,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报道实现的。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呈现不同层面的功能分析。

(一)信息传播,告知科学动态,解读原理政策

最近的热点科技新闻“嫦娥三号”相关报道中,报纸专题报道,提供权威解读;网络滚动信息播出“嫦娥三号”的实时动态;电视全程直播,完整情景再现,让科技新闻几乎家喻户晓,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重大突发事件中媒体科学传播的信息告知功能更加明显,可以稳定人心。实践表明,当公众面对极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最信任的是科学。2013年4·20雅安地震中,媒体首先报道的是伤亡情况,提供基本事实数据,避开恐慌。紧接着是如何有效地救治被掩埋的生命,如何恢复外界与灾区的通讯。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角色与功能建构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再到如何防止疫情的爆发,怎样对灾民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等。不同阶段科学传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fxwlllw/lw38935.html上一论文:关于流媒体技术在广电节目网络传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