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基于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希望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00 浏览:10886
论文导读:
【摘 要】阐述积极心理学与希望感,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的希望感进行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 学生 希望感
0450-9889(2013)11C-0123-02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素质主要指大学生应有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如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健全的人格等。相关统计表明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理由,其中有近10%的学存活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理由。这些数字给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必须加强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培育,提高其心理素质。本文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的希望感进行研究。

一、积极心理学与希望感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目前心理学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策略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希望、快乐、幸福、乐观等概念开始进入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希望被广泛地运用在心理健康的层面,被视为一种心理机制的运用。不同学者对希望感有不同的见解,Synder等提出的见解得到众人认可,他们认为希望感是基于内在成功感的动力状态,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达到个人目标的效能感的意愿动力和为了达到预期目标而制订计划的路径。Synder的希望理论认为,希望是对目标获得的积极期待,包括三个成分:目标、路径意识和动力意识。在希望获得的过程中,三者必不可少,彼此间相互影响,比如设定了一个重要的目标,会使个人的动力得到提升,而提升后的动力,又会激发个体想出更多新的路径。研究发现希望可以有效预测身心健康、学业成绩和运动成绩,希望理论可以广泛运用到心理治疗中,通过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职学生希望感研究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被试人数为300人。在选取被试时采取分层抽样的原则,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各100人左右。男女比例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希望感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照1∶1的比例来选取。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300份,其中有效问卷285份,大一100份,大二93份,大三92份;男性139份、女性146份。被试构成情况详见表1。
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其一,高职学生中男性的希望感较女性略高。其

二、高职学生大一至大三的三个年级中,希望感由大一开始递减。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ult Dispostional Hope Scale,ADHS),其属于自陈量表12个项目,适合15岁以上人测验,属四点计分。量表以Snyder等人的希望理论为构架,其中,有4个题目(1,4,6,8)测量路径思维,4个题目(2,9,10,12)测量动力思维。另外4个关于目标的题目用来转移被试注意,是干扰项,此4题不记分数。因此其总分在8~32之间。ADHS量表10周后再测信度在0.80以上。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高职学生希望感总体状况分析。经过对成人希望特质量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有效问卷285份,所得数据如表2所示。高职学生希望特质的平均分为2

2.43分(满分32分),最高分为27分,有8人;最低分16分,有1人。

2.高职学生希望感的性别差异性检验。高职学生希望特质的性别差异性检验详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希望特质在总分上经双侧T检验,P=0.049<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而在路径思维因子分和动力因子分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高职学生希望感的年级差异性检验。高职学生希望特质的年级差异性检验详见表4。表4显示,高职学生一年级到三年级,他们的希望特质在总分、路径思维因子分和动力思维因子分上经F检验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二年级学生的希望感得分均分最高,一年级学生均分最低。但三个年级的得分差距不大。
三、讨论
经过对成人希望特质量表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前做出的两个假设即高职学生中男性的希望感较女性略高;高职学生大一至大三的三个年级中,希望感由大一开始递减中,第一个假设得到了印证,关于高职学生希望特质的第二个假设在本次研究中并未得到印证。高职学生希望特质在总分上经双侧T检验,P=0.049<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男性学生的希望感量表总分比女性学生的希望感量表总分高1.143分。而在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两个分因子上男女性别基本无差异。由于对生活更为敏感,并且由于生理上的弱势以及社会地位、社会习惯的影响,女性更容易感到不安全感和失去希望。
此外,分析得出,当个体具有较高的希望感水平时,他在面对理由时可能会采取更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希望与其他积极心理品质有着显著相关。希望与乐观、自尊呈显著正相关,高希望个体有更积极的生活目标、更积极的心理暗示。个体的目标越明确,越希望能够达成目标,当他遇到理由时,个体越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方式去解决理由,达成目标,反之,个体则倾向于采用消极的方式去应对,比如逃避或否定等。
希望感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实际指导价值,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参加价值。因多方面的理由,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被试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偏态。本研究因时间、人力与财力的不足,仅在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选取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对其他高职院校学生是否具有全面的代表性有待商榷;其次,被试的样本数较少,所得到的数据可能缺少普遍性,这些方面期待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徐强.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健康学杂志,2010(2)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吴杰,李桂芝.国外的希望应用性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0(6论文导读: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桂工业院52号)【作者简介】彭辉(1974-),男,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责编苏洋)上一页12

[4]吴颖,邢月云.希望的研究综述[J].文学界(理论版),2010(1)
[5]陈灿锐,申荷永.应对方式:希望与幸福感的[J].中国心理健康学杂志,2009(2)
【基金项目】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桂工业院[2012]52号)
【作者简介】彭 辉(1974- ),男,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