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社区老年慢性病心理护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07 浏览:31594
论文导读:们必须要通过发挥社会余力广泛参与,才能有效进行干预性心理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按照我们上面研究显示的,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和策略,制约老年人慢性病的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由于心理抵触或者常识性缺陷、日常性医疗措施不足等造成的各种危害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
摘要:目的 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心理护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观察并实现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有效心理护理。策略 通过抽样分析调查策略,并运用社会统计SPSS软件进行心理护理分析研究,对社区13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提取相关分析数据,进行比对,在一定时间段内(通常为1年)对心理护理前后遵医率、日常生活能力、抑郁情况,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可操作性评分量化比较。结果 心理护理后各项指标较心理护理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均有明显的帮助。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慢性病;社区;有效性
我国正在并日益进入人口老龄化的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理由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在中国社会尤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由。为了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解决该理由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心理护理配合正确的身体药物治疗,是全球公认的积极推进老年人医疗水准和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如今这一课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并日益成为社会广大医疗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本文试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入手,通过若干社会学统计分析策略和心理学知识,对某社区13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有关过程、策略和结果讨论分析如下,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1 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通过对某社区医院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2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观察,其中男性有70例,女性62例,年龄62~76岁。患者中60例为糖尿病,45例为冠心病,13例为高血压、另有6例脑血栓后遗症,1例阻塞性肺气肿,5例肿瘤术后,活动受限者2例。
1.2策略
1.2.1健康心理教育 一般来说我们会采用心理疏导和集体心理学课堂讲座,就慢性病涉及到的合理饮食、如何预防疾病、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正确就医,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普及健康保健常识等。在心理疏导和集体心理学干预的辅导讲座上我们会利用多种形式,生动开展各种辅导,如针对老年人视力退化、行动不便等自然规律理由,我们在心理护理时采用幻灯、挂图、板报、广播、散发健康处方等策略补充。
1.2.2我们还会建立专门的医疗队伍,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有相关业务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医生、护士,因地适宜地进行心理护理方案的规划、制定,为每一位患者建立医疗档案,并着手对每一位患者进行上门服务,定期开展日常身体检查和预防保健,同时定期上门进行沟通和心理疏导,对于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还给与特殊的社区照顾,比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每一位老人建立24h电话心理疏导等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1.2.3对于每一位慢性病老年患者,建立详细的家庭康复档案,包括患病时间、病史、过敏史、用药种类、数量、效果、饮食、情绪等情况。
1.2.4要求每一位慢性病患者要提高自我防护能力。通过相关的心理护理,为每一位老人提供周到细致的各项日常检测的计划,如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自测血糖,倡议家庭配备专门的血糖仪自测,高血压患者除定期定点吃药外,还要注意日常饮食,锻炼和血压检测。对缺乏自理能力的患者,不仅指导其家属掌握护理基本操作,还要培养其常规观察病情,比如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前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憋气加重、痰液性状转变等。理解能力差的患者或家属应给予多次现场强化训练,发现错误立即纠正,直至掌握。
1.3观察心理护理指标 1年后(一般指12个月),对于心理护理前后遵医率、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各项指标比对分析。
2 结果
心理护理后各项指标较心理护理前有明显改善,具体体现在遵医率(规律服药、功能锻炼、定期检查)有明显的改善,并普遍高于干预前的平均数。日常生活能力、心理抑郁及生活质量指标均呈良好发展态势,说明心理护理产生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并已逐渐成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福音。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理由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关切,如何在合理实现人口有效制约的同时,不断提高全民特别是老年人口的幸福指数,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理由,而且也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理由。解决这一理由,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老年人身心健康理由,是我国政府和社会、社区乃至每一个家庭的一项重要工作,不可小视。特别是随着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医疗单位的治疗和护理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基层社区和每一个家庭,让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加入到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上来。通过开展社区心理护理,在有限医疗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放大资源的共享性和生成性,营造良好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护理环境,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减少不必要的痛苦、生离死别和社会矛盾,不断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
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定是一个具有较多老年人口的国度,在还没有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前,我们需要更多的医疗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参与,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政府、医疗部门不可能完全涉足的心理护理领域。通过发挥老年人口聚集社区、家庭中每一位成员的参与热情,扩大心理护理的主导参与领域和覆盖面。我国于1958年成立了第1个高血压人群社区防治基地,1999年国家卫生部将社区慢性病干预(含心理护理干预等)纳入日常工作,国内进行慢性病干预研究主要有单病种干预和慢性病综合干预等。老年慢性病心理护理的病种主要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恶性肿瘤等,因为这几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我们必须要通过发挥社会余力广泛参与,才能有效进行干预性心理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按照我们上面研究显示的,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和策略,制约老年人慢性病的复发、提高生活质量和平均寿命,减少不必要的由于心理抵触或者常识性缺陷、日常性医疗措施不足等造成的各种危害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合理的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说明社区心理护理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着眼于预防、健论文导读:009,23(7B):1869-1871.孙明艳,刘纯艳.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的研究目前状况.上海医学,2006,6(2):56-59.中.韩国家庭护理机构的概念.护理研究,1993,32(4):16-20.杨莉君,工立,工亚平.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效果评价.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03,6(8):750.编辑/哈涛上一页12
康教育、降低住院率、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对服务对象提供推动健康、维护健康、健康教育、管理、协调和连续性照护,可有效改善和处理老年慢性病患者生理、心理与社会理由,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护能力,从而维护其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陈绪新,罗红.社区老年慢性病及其家庭护理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 (7B):1869-1871.
[4]孙明艳,刘纯艳.社区老年慢性病护理干预的研究目前状况[J].上海医学,2006,6 (2):56-59.
[5]中.韩国家庭护理机构的概念[J].护理研究,1993,32 (4):16-20.
[6]杨莉君,工立,工亚平.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效果评价[J].中国煤炭医学杂志,2003,6(8):750.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