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沟通师生情感桥梁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00 浏览:156562
论文导读:
小学五、六年级这一年龄的学生,已经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随着身心的发育和社会实践的增加,他们的心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变化之一,是他们的心里有了一定的闭锁性,言论也开始有了一些隐蔽性。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因此,思想上出现一些理由也容易被发觉。再者,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给予子女过多的爱。“太多”的爱有时会变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物资拥有量的过剩与情感、精神营养的不良,会使孩子发展失衡。现代城市居住方式改善了居住条件,同时高层住宅又使孩子缺少思想碰撞、锻炼以形成良好性格的这些必须环境。由于这些理由,学生就容易产生一些不正确的想法和一些模糊的认识。所有这些因素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它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尊重、真诚、理解的关系。所谓尊重,体现在对学生的接纳与关注上。接纳:是教师将学生看作能够相互平等交流、沟通的朋友。关注:是尊重的一种表达。在活动中,教师要专心聆听学生发表意见,不要轻率地对学生的观点横加评判。真诚:是辅导者与学生建立信赖关系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胸怀坦白,绝不要掩饰自己。活动中教师可以以集体一员的身份谈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觉得可亲可信。所谓理解:则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会、认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把这种感受传递给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
每当课间我与学生在一起活动、谈心接触中,发现有很多同学偏科现象非常严重,更有甚者,有的同学产生厌学心理,感到学习很苦,这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又是一种有益于未来发展的活动,并教育学生以苦为乐,同时体验成功的艰辛和乐趣呢?让学生敢于敞开思想、谈出看法、说真话。我选择了《学习的苦与乐》一课为试金石。在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工作。如,小品表演,同学的发言,有关学习方面的名人名言,科学家的小故事等。可是,在教学中,同学表演了小品后,让同学们讨论谈看法时,他们并不愿意讲心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里话。我见此情景,觉得学生对老师还存有戒心,才不肯讲出真实的想法。于是,我就把自己小时候如何不愿意学习、怕考试等心理压力都讲出来,后来是在老师的帮助、关怀下消除了顾虑,懂得了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需要花时间,下功夫……由于对学习有了正确的认识,又很努力,终于成为一名教师的这些体验和经历,并告诉学生,学习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心理历程。它既能催人奋进,使人享受获取知识和本领的愉悦和欢乐;同时又需要无悔的付出,品尝脑力劳动的艰苦,经受意志的磨练。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染了学生,在此基础上,我又给学生讲了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学习成功的典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苦,也有乐,让学生意识到“苦尽甘来”,“乐在其中”则需要自身的积极体验。当时,课堂沸腾起来,同学们不再对我有戒备心和怀疑,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信任。此时,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了能够相互平等交流、沟通的朋友了。在此情形下,大家畅所欲言,把不愿意学习的种种理由都讲了出来。有的同学说:“我的成绩不好,老师批评我,家长总是责骂我、打我”。有的同学说:“学习好坏无所谓,长大做买卖也用不着文化,照样挣大钱”。还有的同学说:“学校经常考试,怕考不好,使我压力很大”……面对同学们的种种苦恼和想法,我耐心地引导他们,要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和家长积极沟通;长大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才会把所从事的工作做得更好;考试只是检验你们学习效果的一个手段,不能代表你们的全部,不必背上学习的包袱……使学生顿开茅塞,并决心今后努力刻苦学习。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真诚。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以后,同学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各方面的活动,都能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你追我赶。经过考核,都相应的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林同学,过去上课不听讲,作业不是不写,就是抄袭别人的。现在他不但上课自己认真听讲,而且还能自己完成作业了。虽然质量不高,但确实是自己认真做的,他的进步很快,还当上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科代表。看到他的进步,同学们笑了,老师笑了,家长也笑了。我与同学们成了知心朋友,学生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和我讲,同时也化解了许多的矛盾。
总之,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老师用爱心换来了学生进步的信心;老师用真心消除了学生的戒心;老师用热心、诚心赢得了学生们: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颗纯真的心。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fxlxlw/lw39000.html上一论文:关于交互设计的审美心理与认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