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吉卜林《如果》中人物心理解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029 浏览:157642
论文导读:
一、引 言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短篇小说家,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并且是历史上最为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艾略特对吉卜林曾这样评价:“他是一个无冕的桂冠诗人,是个被冷落的名人。”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他被看做是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辩护人,承受着帝国主义作家的骂名。正是出于这一情况,中国很少有人论及吉卜林。吉卜林幸福的童年是在印度度过的,但是直到今天,他在印度仍然没有正面的声誉,这是因为在印度人看来,他的作品帝国主义色彩十分明显,特别是那些一战前几年的作品。在印度大学教育中开设的英国文学的课程,除去吉卜林作品中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他的很少涉及,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学在必须书目里收录了吉卜林的作品,英国其他作家的作品并没有像他这样。在对帝国主义理论课程进行研究时,吉卜林的作品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在英国,吉卜林也被视为一个非常难以进行定位的作家,虽然他作为大英帝国时期的作家,难以避开地表现出帝国主义色彩。吉卜林所处的历史时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其作品不能仅仅被视为帝国主义文学。在我国,有些学者也认为吉卜林作品中的帝国主义与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英国所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不尽相同。虽然在进行帝国主义军人培养的联合服务学院,他曾经接受过严格的帝国主义教育,帝国主义意识是十分强烈的,然而他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让他的帝国主义产生了独特之处。

二、特殊的人生经历

1933年,吉卜林曾经有过一次讲话,当时他已经将近70岁,身形消瘦,胡须浓密。他认为,我们同木材是相同的:木材里的每一个罅缝和节疤,都是树木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某种伤害或某种疾病的印迹。那吉卜林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又有过什么样的遭遇呢?吉卜林于1865年在印度孟买出生,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幸福快乐的6年童年时光。在其晚年创作的回忆录《我的一些事》中他这样写道: “我的眼睛最一开始捕捉到的是黎明、阳光、色彩和肩上方那紫金色的水果。我还清楚地记得,清晨我和保姆赶去孟买的水果市场,后来我们还将坐在童车里的妹妹带上了。回来的时候,我们的筐装得满满的。傍晚的时候,我会和保姆、妹妹一起到海边散步,十分惬意,在这里能够听到夜风拂过棕榈和香蕉叶的悦耳之声和树蛙的歌声。”从这些描绘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吉卜林对印度的无限眷恋以及他对短暂的幸福童年时光的珍惜和怀念。吉卜林一边学习英语,一边从保姆和挑夫那里听到了很多印度故事和印度歌曲,同时学习了印度语言,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启蒙。按照当时英印社会的风俗习惯,未满6岁的吉卜林和他的妹妹被送回了英国去接受英国的教育,以便避开他们被印度所“污染”。但是,吉卜林在印度生活的经历让他不被英国的亲朋好友所欢迎。在英国生活的吉卜林是孤独无依的,遭受了房东的,而英国的学校教育也让他感到十分压抑。在他的自传中,吉卜林将离开父母的12年称之为凄凉屋里的恶意折磨。他的这些生活经历让他的内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联合服务学院,吉卜林接受的是大英帝国培养殖民人才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的影响下,一种殖民地印度形象将吉卜林童年记忆中的印度形象取代了。我们应当肯定吉卜林对印度所持有的态度,他一方面深深折服于印度文明的古老神秘和文化智慧,另一方面又对无力自治的“政治侏儒”的印度十分鄙视。在他的印度题材作品中,这种矛盾的心理体现得非常充分。国外有关学者指出,吉卜林的人生经历在其性格形成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黑羊咩咩》是他早期的作品,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如果对他的自传进行细读后,就会发现他的生活经历是这个故事的创作基础。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都表现出一种自我认知断裂和被出卖的感觉。他在凭借殖民帝国的梦来进行自我倔强性格培养的同时,也在以创作来对自我内心的身份困惑进行表现。

三、吉卜林《如果》中的人物心理

《如果》是一首励志诗,是吉卜林写给自己12岁儿子的。目前有27种语言的版本,深受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常用它来激励自己,不断向前。

(一)独立深思的精神

要想实现独立深思,就要经历如下过程:首先拥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排出万难并最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所谓独立深思,就是指创造者、思想者内在的一种心灵、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是一种非依从状态、非奴隶状态的思维,是一种思维破除束缚后的自我开展和成全,是思维从已知向未知领域的自我舒展。独立深思是尤为可贵的精神品质,往往有如下表现:对传统不盲从;对私念不屈服;对权威不迷信;对权贵不惧怕;能够对所有事物进行自我审视;能够自主的观察世界;独立的深思理由;根据客观规律进行理性的判断。吉卜林对儿子的期望同独立深思的特征是相同的。
独立深思的哲学精神在批判现实时往往表现出真善美的特征。所谓真,说明这种批判不是出于任性和冲动,具有充分的历史必定性和理性的力量。而“善”则表明对于现实的批判不仅仅是为了批判而批判的表面行为和现象,其价值目标是明确的,是一种本质性批判。“美”则意味着这种对于现实的批判能够推动人的解放和自由,是依靠感性的形式展开的。对于英国,吉卜林是满怀爱意的,他曾经说,英国独立后的15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很大的,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这就是吉卜林所坚信的“真”。因此,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祖国被德国践踏,这是“善”。当德国入侵者即将践踏自己的祖国时,他满怀愤慨进行演讲,鼓励人们抵抗入侵,并支持儿子参加抗战。儿子牺牲后,吉卜林在感到悲伤的同时也充满安慰,因为他的儿子用生命捍卫了“真”,这份“美”是无法超越的。在英国文坛上,鲁德亚德·吉卜林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是英国文学学者从来不将他的作品和同时代的狄更斯、哈代的作品相比较,因为在他们看来,吉卜林是神秘的。吉卜林在中国是以帝国主义作家的身份被认识和接受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吉卜林吉卜林《如果》中的人物心理解读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西方评论界又进行了重新审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其作品来多角度阐释吉卜林是具有必要性的。吉卜林《如果》中的人物心理解读论文资料由论文网{#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fxlxlw/lw1526.html上一论文:研究论教育学专业学生报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