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究中国古诗语言特征及其影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265 浏览:12576
论文导读:阅者通过如此分明的对偶,12下一页
【摘要】中国古诗以其意境深远的抒情闻名于世,汉语的语言特征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字一音一义的特性,汉语声调变化具有的辨义功能以及分析性语言造就的想象空间共同影响着中国古诗的发展。
【关键词】汉语;古诗;形位;声调语言;分析性语言
【】A
中国诗歌的抒情传统举世闻名,长久以来的中国社会传统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其发展的肥沃土壤。值得注意的是,汉语的诸多语言特性也为中国抒情诗传统的形成出了一份力。中国古诗由于采用汉语言进行创作,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视觉美、音韵美,以及不可多得的想象空间。

一、一字一音一义

在汉语中,每一个汉字都能代表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的一个形位,这就意味着汉字能够做到一个字一个语音,并且带有一个或多个概念作用(conceptual meaning)。而英语等其他语言则不同,以英语为例,英语中一个字母往往难以构成有作用的一个词(word),即无法构成形位(除非是个别像“a”这样的词)。这就决定了英语中的词多数情况下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音构成,也就是说,在英语中,发挥与汉字同等效力的词往往有着多于一个的语音,一字一音就无法实现,更谈不上“一字一音一义”这样整齐的对应了。
汉语言的这一特性对古诗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视觉美
诗歌的格律往往伴随着诗行长度的统一或有规律的变化。例如英国的十四行诗,无论是“皮特拉体”还是“莎士比亚体”,都追求的是音节上的一致性。前者每行由11个音节构成,后者为10个。以短小著称的日本俳句由17个字音组成,多为“五七五”句式。法语诗歌同样讲究诗行中音节数的一致。这些诗歌诗行长度的一致往往是在听觉上实现的,而在视觉上却受到语言的限制无法实现绝对的整齐。但是,中国的古诗却能够依靠“一字一音一义”的优势实现诗歌在视觉与听觉上的彻底整齐。将中国古诗的这种独一无二的整齐特性置于世界诗歌中,无疑有一种无与伦比的视觉美。
(二)凝练美
在世界诗歌中,中国古诗向来以其形象性与具体性著称,其核心便是“意象”的选用。与西方抒情诗依靠大量细节铺陈的特点不同,中国古诗对于意象的运用有着一种凝练简洁之美。以张继的《枫桥夜泊》为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短短二十八字,竟囊括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夜半钟声”等意象,用无限凝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愁绪。正是由于汉语言“一字一音一义”的特性,才使得这些充满情感色彩的意象得以准确而凝练地呈现,也正是由于这准确而凝练的呈现,整首诗才如此情韵悠远。

二、平仄之律与听觉之美

发声语音学中提到,音素在发声或使用时有变体(phonetic variation)。在英语中,音素存在送气音,也存在声调的变化。此时“音素送气与否和音调变化与否没有辨义功能,但汉语是‘声调语言’(tonic language),声调变化具有辨义功能”(熊学亮,2010)。汉语的语音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同一个字的不同声调能够产生不同的作用,这就是声调变化所具有的辨义功能。不仅是汉语言,越南语等亚洲语言,乃至非洲一些地区的语言也具有辨义功能。但是,当声调语言被运用到诗歌当中的时候,中国诗人却凭借汉语言的多种语音特性创造出了错综复杂的“平仄”之律。
由于受到语言其他条件的限制,在越南语等语言的诗歌中,平仄交替多是重复的,并不像中国古诗的平仄律那般抑扬起伏、上下呼应。
汉语言中,平声即“平”,“上、去、入”三声皆为“仄”。古诗句中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拍节,每两句构成一联。在句内,以拍节为单位构成平仄对比;在联内,上句和下句之间也必须构成平仄对比;而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又必须保持平仄一致,使得联与联也同样构成对比。以五言诗为例,基本的平仄关系应当如此: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当然,在具体的诗歌创作当中还有着关于音韵的其他变化规则,诗歌创作未必要刻板遵循既定的平仄律。不过,正是这样一种对比与平衡的协调,“构成了一个忽而交错忽而重合的音调变化的整体,给人以极为丰富的音调美感”(邵毅平,2008)。

三、分析性语言与想象空间

中国古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表现力、最具感彩的诗歌。不仅是因为其凝练美和音韵美,更是因为其语法特性造就了阅读的想象空间。
汉语言与印欧语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词性的变化,印欧语系的语言作为一种综合性语言,其语法结构中词的变化都需要相应的形态变化。而汉语却是一种极为分析化的分析性语言,语言中的各个要素可以被清楚地区分出来,其变化往往依据词序和虚词,而不是通过词根和词缀的屈折变化(比如英语),更不能通过粘着方式构词(比如日语)。因此,汉语言便具有了一种有限、孤立,甚至是支离破碎的特点。这种语言特性对于中国的古诗创作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一)意象叠加

中国诗人对于意象的运用并非简单地堆砌,而是巧妙地将各种意象融为一体。要做到这一点,汉语的孤立、破碎无疑帮了大忙。汉语的孤立、破碎使得凝练的意象可以无需语法联系而并置在一起,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下产生思维的留白,留下想象的空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著名的《天净沙·秋思》之所以流传千古,使阅者宛若身临其境、无不怅然若失,便是拜意象叠加所赐。这种类似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诗歌创作,其实是最接近诗歌本质的表现形式。

(二)对偶分明

对偶是诗歌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但世界上其他语言的诗歌创作往往只能做到作用上的或只能做到音节上的对偶,很难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中国诗歌则不同,由于汉语言的“一字一音一义”的特性,使得诗歌的对偶能够做到形式和内容上的完全成对。更因为汉语言的分析性,所以在诗歌创作时既不需要刻意考虑词性的变化,也可以依照需要尽量减少语法性的虚词。这样一来,即使是在短小的五言诗当中,也能做到每字一对。比如李白的这句:“六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上下句之间不仅词性相对,词义也能相互呼应,最重要的是,阅者通过如此分明的对偶,论文导读:
仿佛真有一种看到杨柳之中国古诗的语言特征及其影响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嫩,闻见梨花之香的感动。

(三)想象空间

汉语言的这种孤立、破碎性,使其诗歌的丰富度、灵活度大大增加。中国诗人总喜欢把诗句当中的主语和人称省略,甚至喜欢省略语法性的虚词。由此产生的效果便是令读者将自己置身于诗歌所呈现的场景之下,从而得到共鸣。如此一来,思维的留白使得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为他人所感受,而他人又可以经由自己的想象而产生与前不同的情感体验。
以王维的《鹿柴》为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此诗省略主语、介词,营造了一种寂静、空旷、恬适的氛围,读来意境深远,意味深长。 下面是这首诗的英译版“Deer-park Herm Itage”(董丹萍,2008):
There seems to be no one in the empty mountain…
And yet I think I hear a voice,
Where sunlight entering a grove,
Shines back to me from the greenmoss.
由于有了主语的呈现,这种情感表达显得更为个人化,因而其传递的想象空间与中文版相比自然逊色不少。虽然英译版同样传递出了一种恬适的感觉,但却多了几分确切,少了几份禅意。
四、结语
中国古诗的抒情传统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以汉语言为重要的辅助手段。汉语的具象、凝练、孤立与破碎塑造了中国抒情诗的各类修辞,同时造就了其独特的视觉美和音韵美,以及含蓄而丰富的抒情体验。
语言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被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因而也是与国家、民族的传统相交融的。艺术的表现形式就是在这样的交融中日臻精美。中国古诗文化正是在这样的交融中成长壮大起来,可谓浑然天成,充满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董丹萍.思维留白遭遇逻辑困境——中国古诗英译技巧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9(1).
[2]蒋洪新.叶维廉翻译理论述评[J].中国翻译,2002,23(4):26-29.
[3]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8-86.
[4]熊学亮.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21-76.
[5]叶维廉.中国古典诗与英美现代诗——语言与美学的汇通[M].中国古典文学比较研究,191-192.
(编中国古诗的语言特征及其影响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