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议汉语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创新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4109 浏览:157504
论文导读:
摘要:本文《当代文学》为例,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理由,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材选用、课程设计等方面提出汉语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倡议。
关键词:课程;创新;当代文学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构成。高等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核心关键环节,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整体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提升乃至整个专业的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之后,现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的理由、弊端日益突显出来。因此,高等教育的课程和内容以及教学策略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针对自身的缺失而改革。
《当代文学》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以讲授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陆的文学现象和创作为基本内容,是中国从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的二十现代化框架中为时最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共同构成文学类理论课程的基本框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文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当代文学的发生、历程、性质、成就、特点以及经验教训的讲述,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状况

自从许多高校纷纷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以来,特别是随着人才市场对毕业生要求的不断变化,《当代文学》这门传统的专业必修课面对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理由,归纳起来,大致的理由主要有:

(一)课时数被不断压缩,其影响力和重要性被不断弱化

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发生来根本性的变化,由原来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变成了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都特别重视所谓的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学科的专业性在渐渐淡化,其显著表现就是以基础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的总量在逐年下降,二实践课程的总量却在不断上升。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的《当代文学》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现当代文学的课时总量在200课时以上,而如今却只有124课时,几乎下降了一半。全国其他高校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下降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众多课程一样,《当代文学》现行的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的,具体表现为“文学史+作品”,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对文学史知识的介绍和对作家作品的自言自语式的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阐释和评价的参与,学生成为文学知识和作品分析的被动接受者,无法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这种模式对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是适用的,但却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过更无法满足新世纪信息爆炸背景下学生的求知欲。
(三)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宗旨的《当代文学》难以承担起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职责
当下的大学生在就业形势巨大的压力下,往往重实用、轻人文,对短期社会需求性强的实用性课程过分迎合,因而,他们大多把功夫花在考级、考书上,专业意识不强,也难于集中精力去阅读大量的文学文本。另外,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影视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快餐文化”占据了学生有限的文化阅读空间,他们根本无暇也不愿意花费时间读原著,更不可能认真地细度、精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匮乏”,他们对文学文本表现出“麻木,默然,没有感觉,不能讨论与争鸣,不能形成观点的交锋、观念的碰撞”。这样,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自然失去了学习文学的兴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更加削弱了文学“经典”的影响力,学生把更多的阅读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网络盛行的作家作品上。

(四)是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时展,没有体现出课程本身独有的时代性、开放性的特点

《当代文学》的教材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总共大概不下几十种,比较而言,相对比较有价值的,并且受到普遍欢迎的有: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以及王庆生的《当代文学史》(上、下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这些教材与其他教材一样尽管有不少优点和长处,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一是涉及到的作家作品过于繁多,学生望而生怯,比如王庆生的《当代文学史》就显得庞杂而无序;二是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编写者没有考虑照顾到新世纪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审美需求,比如,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作品介绍不足,而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十七年文学”所占比重依然很大等;三是教材内容缺乏开放性。当代文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它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文学史,随着历史的进程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但现行的教材没有注意到当代文学这一特点,内容更新严重滞后,特别是对网络文学的兴起视而不见。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内容的调整

汉语言文学专业曾经是我国大学专业体系中最稳定的专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它的存活和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打压和排挤,且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汉语言文学专业要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打破固有的学科中心化的思维模式,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的转化。
要实现这个目标,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二是重新调整课程内容。以郑州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在广泛的调查基础上,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课程体系分为两大类别四个板块来建设:两大类是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四大板块是主干基础课程、基础性选修课程、研究性选修课程、特色性选修课程。根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和现阶段师资力量的实际,先行重点建设主干基础课程和基础性选修课程;根据教师的科研方向,有步骤地建设研究性课程和特色选修课程,这样就论文导读:
能有力保证实现“厚基础、宽视野、重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内容,坚持“文本为本”。对于《当代文学》来说,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手段、考试机制等方面都要立足文学文本,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突出文本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具体来说,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强调以“文本为本”,就意味着减少文学史其他部分的教学,具体的做法是:文学史的部分,即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团体流派等理由,在课堂上少讲、或精讲、或宏观讲、或粗线条地讲,余下的部分则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自学,通过自学让学生自己去补充、细化文学史的教学。这既保证了文学史的明晰、完整、系统,让学生受到了文学史的教育,获得了史识与史鉴的素质培养,也加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突出文本即文学作品的讲授,确保了文学史教学的文学性,避开了将文学教学变成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