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文学翻译译者角色二重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952 浏览:16274
论文导读:糊糊地意识到“诚实”和“叛乱”似乎形成了翻译的双重性。事实上,愚蠢的“诚实”可能导致叛乱和明智的‘叛乱’可以推动‘诚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诚实”指的就是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一种消极的屈服,“叛乱”则指基于原作的积极创造。因为对于原作,在变成译文之前需要译者的忠实阅读和理解,同时又无法避开译者对原作的
【摘要】译者,作为文学翻译中最活跃的因素,总是在人们对翻译的探索过程中,成为关注的焦点和争论的话题。有的人会过分强调或夸大了译者的自由,同时也有人肆意贬低或轻视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本文中译者被置于一种既被动又主动的地位。这种地位即表现为译者的二重性。本文将分析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角色的二重性,以此帮助大家对译者角色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准确的定位,以便更好的从事翻译活动。
【关键词】译者 角色 二重性

一、关于译者角色定位的传统观点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文学作品的译文通常被看做是原作不同语言版本的复制。在翻译史上,由于翻译活动的特点以及人们翻译知识的有限,译者通常被置于“奴隶”的位置,在翻译中只能完全的忠诚和服从。另一种于此相对立的观点就是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这种理论系统的否定了以往结构主义所认为的结构与作用的重要关系。按照解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德里达的独特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原作的价值的取决于于目标语言文本。译者是其实应该的创造者。虽然德里达的翻译理论挑战了传统理论,并引起了人们对翻译内在理由的深思,但是解构主义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对翻译研究甚至产生了消极影响。因为它“否定结构稳定,准确的含义,作者的权威,甚至对源语言的独创性。”

二、译者角色的重新定位:二重性

当谈到翻译之痛, 中国翻译史上著名学者之一——许均教授,曾在他“Translation and I” 中写到,“如果我模仿原作者的一举一动,去解释原文,我会不自觉的违反和两种语言的独特魅力的特有规律(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但是如果我为了抓住其中精髓,却丢掉了原来的形式和风格,又会担心会产生出一个没有无形无神的怪异‘婴儿’。 现在,我开始模模糊糊地意识到“诚实”和“叛乱”似乎形成了翻译的双重性。事实上,愚蠢的“诚实”可能导致叛乱和明智的‘叛乱’可以推动‘诚实’。” 从某种程度上说,“诚实” 指的就是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一种消极的屈服,“叛乱”则指基于原作的积极创造。因为对于原作,在变成译文之前需要译者的忠实阅读和理解,同时又无法避开译者对原作的重新表达和重写。总之,译者必须尊重作者,读者和原作,又要有意无意的选择作者,影响读者和背叛原作。显然,译者的角色不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消极或者积极。事实上,原作和读者也会对翻译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这二者,因为“原作者与译文有着血缘关系,而译文的价值确实读者赋予的。”如果译者要想处理好这些矛盾,就要明确翻译的目的,处理好原作者、读者和原作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出于翻译的基本原则和自身的主动性考虑,他既要被动服从,又要主动去创造,这两种特性必定共存于译者的翻译活动中,这也就构成了译者角色的二重性。

三、译者二重性的体现在

1.与原作者的共存和合作。“与原作者的共存,最初在英国伯爵罗斯康芒的一首诗中有证明。他首先承认翻译不同于创作。他认为,翻译的困难来至于原作和作者对译者的想象和笔法的限制” 翻译开始前,译者会先“选择”作品这个过程,其实也是选择原作者的过程。译者总会不自觉的选择那些符合自己价值观和风格的作品和作者。 “苏姗·巴斯内特引用‘共存’这个词生动的代表了这种关系。自然的,这种关系就从截然对立变成和谐共存。”这种共存理论也强调了译者和原作者的互动。
2.受读者制约和制约读者。没有读者的阅读,译文也就失去其价值。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读者会对译者进行限制。一方面译者选择语言和词汇来表达时,需要考虑到读者民族、地区、宗教、年龄、受教育水平等的差异。例如书店里那些儿童读物与成人读物,一般读物与专业读物,文字表达肯定有着很大的差异的。对于翻译,也是如此,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读者的各种水平和差异。这些因素都要影响翻译的风格和结构。另一方面,当译者决定翻译某一个原作时,他也会通过译文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读者,甚至会利用译文去说服和转变读者原有的思想情感。如果读者选择了译者的译文,那就得接受译者所采用的语言形式和风格。从这个作用上说,译者与读者也是一种既被动又主动的关系。
3.解读、尊重和创造原作。在翻译中,无论是选择原文,译前准备,还是翻译和审查,都离不开对原文的阅读。换句话说,译者的工作是以原文为基础的。叶君健,中国著名翻译专家曾持这个观点:“做翻译时,译者必须理解作者的感情,推测并穿透所包含的作用和思想。” 当面对原文,译者要首先成为一个读者去解读其字里行间的意图和暗示。但是,即使是作为读者,也不是完全被动的。一篇文章,即使不脱离其语言和文化背景,也难保证毫无误差的传递作者的真正意图,因为还要看有着自己独特经历和个性的读者如何去解读。
英国翻译理论家斯坦纳也认为翻译运动包括四个步骤:信任,侵略,吸收和补偿。”当译者“侵略”和“吸收”原文时,他就是一名解释者。当他试图“补偿”时,他就是一名创造者。但是翻译并不是完全等同于真正作用的自由创造。译者必须在原作的框架之内重新解释和创造。但翻译与译者所处的主客观环境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导致译者会有意无意的背离原文。此外,即使最有经验最有学问的译者,有时也难免误解原文,难以用自己的语言去完全对等的表达原文的含义。这个时候,译者就只能付诸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了。但是无论译者怎么改写和创造,他都最终得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忠实。
参考文献:
[1]许均.论翻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定芹.翻译认知理论与译者的主体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xddwxlw/lw43584.html上一论文:试议“有一种X叫Y”的语言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