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混沌学视角下语言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31 浏览:20643
论文导读:指出,“静态转向动态”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动态”指的就是混沌理论中开放的动态系统,亦即复杂系统。由此可见,本世纪的语言研究开始注意到语言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复杂性,而混沌理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新视角。二、混沌学与语言研究混沌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首先产生于自然科学领域,是探索复杂系统行为规律
摘 要:传统语言学研究深受经典还原论影响,割裂了语言内在和外部的联系,简化了语言研究,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混沌学理论作为研究复杂系统行为的理论,为我们研究语言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混沌学理论的框架下,语言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依存于人类信息交互系统中,是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互相联系的一个统一体,具有开放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混沌学;信息交互系统;语言能力;语言行为
一、引言
传统的语言研究往往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然后再把它分成若干部分逐一去研究,以便更深入地去认识它。通过这种策略,人们实际上在过去的语言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它忽略了语言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外在的联系,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1]。张公瑾认为,混沌学理论恰好适用于分析语言或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复杂性[2]。王铭玉在谈及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研究趋势时也指出,“静态转向动态”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动态”指的就是混沌理论中开放的动态系统,亦即复杂系统。由此可见,本世纪的语言研究开始注意到语言的整体性、开放性和复杂性,而混沌理论恰恰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新视角。

二、混沌学与语言研究

混沌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首先产生于自然科学领域,是探索复杂系统行为规律的新兴理论,后来迅速地被运用于社会学各个领域。混沌理论革新了经典的科学观和策略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揭示了确定性与随机性、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使得现代科学研究摆脱 书目前,混沌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语言习得研究中,也有些研究直接运用混沌理论来理解语言本身。这些研究在混沌学理论的框架下为语言学研究开创了新的视角。但是,在对语言本身理解时,有的研究仍然倾向于把语言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把涉及语言的一些方面看作是语言系统中的因素,这其实是把语言研究简单化了,并不能真正体现语言复杂的本质。我们认为,必须把语言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系统中去研究,就如同科学家们要研究一个漩涡必须把它放到溪流中去研究一样。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理解语言的动态的或者说复杂性的本质。

三、信息交互系统中的语言

语言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系统,它依存于人类的信息交互系统之中(实际上,人类信息交互系统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语言系统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交互过程中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体,是开放的、复杂的。这里我们借用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这两个概念。然而,乔姆斯基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对立起来,认为语言能力是规则的,应是语法规则描写的对象,而语言行为充满了无规则的现象,所以不是语言研究的对象。这其实忽视了语言系统的开放性和复杂性。我们认为,语言能力是语言的潜在,语言行为是语言的实在,两者有机地统一在人类信息交互系统中,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不是互相独立的两个方面。
语言能力是语言行为的基础,它提供了语言行为的可能性;而语言行为则是语言能力在人类信息交互系统中的具体表现。在实际的信息交互中,语言能力内化于信息交互主体(信息交互中的人),这个内化的过程则是信息交互系统中以语言为主的各种因素共同作于信息交互主体的一个持续过程,它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语言行为则是信息交互主体的语言能力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外现的过程,它虽然是以语言能力为根据,但是它对交互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是开放的,始终受到它们的影响,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
语言内化于信息交互主体成为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外现又成为语言行为,语言能力的内化和语言行为的外现不是互相独立的两个过程,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一个统一体:一方面,语言行为的外现必须以内化的语言能力为基础;另一方面,语言能力的内化发生于语言行为外现的过程中。因而我们可以说,最初对信息交互主体语言的输入(婴幼儿语言习得初始阶段),最终引发了这种由内化到外现、再由外现到外现的无限递归的循环。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混沌学理论框架下,语言不是一个抽象的、独立的系统,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人类信息交互系统中,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开放的,复杂多变的;语言是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的统一体,语言能力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语言行为的外现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公瑾. 走向21 世纪的语言科学[J ]. 民族语文,1997 (2) :1-7.
[2] 王铭玉. “二十一世纪语言学的八大发展趋势(中)”[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5):1-5.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zxlw/lw48069.html上一论文:简谈王肇民与刘寿祥的水彩静物画表现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