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康海《中山狼》杂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616 浏览:20738
论文导读:
康海《中山狼》杂剧论文相关文献袁行霈-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马美信,韩结根;《中山狼》杂剧与康、李关系考辨[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周媛-汉民族尚“三”现象的传统文化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素质教育研究);、林继富;文化流程中的“中山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穆甲地;杂剧《中山狼》思想实质剖析[J];唐都学刊;1998年02期、张正学;元剧套曲曲调、引子与尾声特征散论[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赵义山;关于康海的散曲创作[J];文学评论;、张中;为李梦阳辨诬——谈明杂剧《中山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龚喜平;康海《中山狼》杂剧的艺术特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俞为民;北曲曲调的组合形式考述[J];艺术百家;【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白亚仁;略论李澄中《艮斋笔记》及其与《聊斋志异》的共同题材[J];蒲松龄研究;、王光福,梁绪敏;性张力下的恶之花——焦母、沈氏、曹七巧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朱振武;论“聊斋”创作的心灵流变[J];蒲松龄研究;、孙洛中;脱弃陈骸自标灵彩——谈《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J];蒲松龄研究;、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李延年;马玉坤-是捍卫人性尊严,并非趣味低级——《聊斋志异·犬奸》新解[J];蒲松龄研究;、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张凯-《青凤》中民间故事叙事特点的体现[J];蒲松龄研究;、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栗亮-从《罗刹海市》看蒲松龄的人生理想[J];蒲松龄研究;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C];刊全文数据库前7条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念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舒志武;数词“三”的文化作用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何丽萍;东西方数字“三”的文化对比分析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江加宏-数字的文化承载功能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吕晓;陈洪绶的《陶渊明故事图》——兼论陈洪绶与周亮工的交往[J];荣宝斋;、黄仁生;论王九思及其杂剧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02期、黄仁生;论康海的杂剧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03期【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谭坤;叶宪祖的杂剧创作[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杜桂萍;于建慧-论白朴拒荐理由及对其杂剧创作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王祥云;关汉卿杂剧教化思想臆说[J];社会科学辑刊;、杜桂萍-遗民心态与遗民杂剧创作[J];文学遗产;、丁一清-论关汉卿杂剧中的诙谐手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王平-萧德祥与元末明初杂剧的“改编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胡小成-论马致远杂剧的文人化特点[J];江汉论坛;、宋子俊;明清杂剧创作“衰微”说质疑[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2期、郭保红-试论石君宝婚恋杂剧中的三位妇女形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黄爱华;高利华-论徐渭《四声猿》及明杂剧之复兴[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01期 前1条 赵相璧-蒙古族元曲作家杨景贤及其作品[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论文目录
摘要4-6
ABSTRACT6-10
引言10-19

一、康海生平及其文学创作概述10-13

二、康海《中山狼》杂剧研究目前状况述评13-17

三、论文选题作用及研究策略17-19

第一章《中山狼》杂剧讽刺李梦阳说相关文献考辨研究19-31

一、“刺李”说的由来19-22

二、正史相关文献的“中立”态度22-25

三、康、李两方相关文献的“偏袒”态度25-27

四、康海与刘瑾关系考27-29

小结29-31
第二章《中山狼》杂剧与同题材作品比较研究31-47

一、《中山狼》杂剧与同题材民间故事比较31-40

二、《中山狼》杂剧与同题材文人作品比较40-44

三、《中山狼》杂剧在明代以后的改编传播44-47

第三章《中山狼》杂剧宗元复古倾向研究47-61

一、《中山狼》杂剧音乐形式上的复古47-55

二、《中山狼》杂剧对元杂剧精神的继承55-61

第四章《中山狼》杂剧的“哀境”研究61-74

一、中国古典文艺理论中的“哀境”与“以哀衬乐”61-63

二、“哀境”的结构功能63-65

三、“哀境”的再现功能65-68

四、“哀境”的喜剧功能68-74

结语74-76
参考文献76-80
致谢80
康海中山狼比较宗元哀境
参考文献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刊全文数据库前7条刘福泉;王新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三”理念对巴金《家·春·秋》创作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舒志武;数词“三”的文化作用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何丽萍;东西方数字“三”的文化对比分析及其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江加宏-数字的文化承载功能探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吕晓;陈洪绶的《陶渊明故事图》——兼论陈洪绶与周亮工的交往[J];荣宝斋;、黄仁生;论王九思及其杂剧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02期、黄仁生;论康海的杂剧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1989年03期【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谭坤;论文导读:剧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的杂剧创作;湖南师范大学;上一页12
叶宪祖的杂剧创作[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杜桂萍;于建慧-论白朴拒荐理由及对其杂剧创作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王祥云;关汉卿杂剧教化思想臆说[J];社会科学辑刊;、杜桂萍-遗民心态与遗民杂剧创作[J];文学遗产;、丁一清-论关汉卿杂剧中的诙谐手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王平-萧德祥与元末明初杂剧的“改编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胡小成-论马致远杂剧的文人化特点[J];江汉论坛;、宋子俊;明清杂剧创作“衰微”说质疑[J];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02期、郭保红-试论石君宝婚恋杂剧中的三位妇女形象[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黄爱华;高利华-论徐渭《四声猿》及明杂剧之复兴[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0年01期 前1条 赵相璧-蒙古族元曲作家杨景贤及其作品[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前5条 杜桂萍;晚明以后文人杂剧的文体选择及其书写形态[N];光明日报;科举杂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单折讽刺杂剧研究[D];中南大学;杂剧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的杂剧创作[D];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