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有关于戴维·洛奇小说《换位》叙事语言技巧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758 浏览:21583
论文导读:
摘要 《换位》是一部在国内外文学创作方式上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小说。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从聚焦模式、故事线索、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对《换位》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浅层次的两组人物对立,到深层次的二元文化对立、沟通、接纳,将传统写实主义小说与后现代小说写作技巧相结合,深刻揭示文章主旨。本文的研究对日后读者准确把握《换位》的思想主旨及写作方式,甚至是洛奇小说的整体风格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戴维·洛奇 《换位》 叙述
:A
《换位》是戴维·洛奇的校园小说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它也奠定了戴维·洛奇的英国最佳优秀小说家之一的优秀地位。这部小说在文学创作手法上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利用后现作技巧,从多维的叙事视角,采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运用熟练的反讽调侃式笔调,以轻松幽默的文风叙述了当时美国风行的“”风。本文从聚焦模式、故事线索、人物塑造这三个方面对《换位》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可作为日后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之前的先行读本,这样更利于读者去理解体会小说的思想主旨及人物性格特质。

一、灵活多变的聚焦模式

“叙述视角”理由是小说技巧中最为复杂也是最为重要的理由,“叙述视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叙述聚焦”,一部小说的聚焦模式的选择影响整部小说的叙述。本文采用的是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对戴维·洛奇的小说《换位》的聚焦模式进行分析。
《换位》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飞行”是从这样的叙述开篇的:
一九六九年的的第一天……除了这部双重纪事的叙述者。
再看“飞行”一章中这样的描述:
“我们可以从我们有利的叙述高度(比任何喷气飞机还高)一眼看出众多区别中的一点。”
这两段描述非常巧妙地显示了叙述者至高的位置,运用热奈特的空间概述理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得知“这部双重纪事的叙述者”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叙述者,即全知叙述者。但是究竟这位全知叙述者的叙述是否可靠和真实,洛奇有了这样的描述:
“双重”,既有广义的“两重”之意……也不足为奇。
这一段描述通过叙述者对“双重”这一概念的全面解释,既让读者知道了“双重”这一对本文理解非常有用的信息,也揭示了叙述者的学识丰富,见识广博,说明了叙述者叙述地位的可靠性,其所叙述信息的真实性,增强了叙述着的权威性,使得读者更加信服。
洛奇赋予了小说中的全知叙述者一种神秘色彩,他既描述小说中人物的动作,也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不仅可以预见主人公将来的可能结局,也熟知主人公过去的情况。更为神奇的是,这位全知叙述者还可以进入人物的潜意识中,探索人物更深层次的思想世界,解释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下面的叙述:
他从没想过与蜂拥在卢密奇英语……则尚无相关的零星暗示到达菲利普的本我。
这位全知叙述者潜入菲利普的潜意识中,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这种潜意识具有预示作用,它暗示了菲利普的潜意识也有可能进一步转化变成实际有意识行动,这是由美国的文化决定的,发展结果具有必定性。但是潜意识的这种预示作用并非是无条件、必定的,上段中“果真如此”的运用巧妙地说明了这一点。
全知叙述者的全知视角会在某个时候受到限制,因此,本文在叙述上还使用了内聚焦叙述。内聚焦有三种类型:固定式内聚焦、转换式内聚焦、多重式内聚焦。本文中仅以多重式内聚焦为例进行说明,所谓多重式内聚焦是指小说中不同的人物以不同的视点多次对同一件事情进行叙述。小说第三章“通信”中关于斯沃洛和梅勒妮之间的风流韵事,通过第三人称叙述和文章中四个不同的人物进行了五次叙述。这种叙述方式除了第三人称的叙述陈述的是客观事实,其他人物的叙述都带有主观意识,可靠性不高。但是,透过不同人物的描述,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窥探人物的内心,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外聚集叙述的特点是叙述者只充当“摄像机”的角色,所做的叙述比人物知道的少。小说的第四章“读报”采用了这种聚焦模式,这一章是由报纸剪辑拼贴而成的,客观地描述了美国尤州和英国卢密奇两地的相关人物,为后文的叙述做了铺垫,也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小说的第六章“结局”中也使用了外聚焦模式,“结局”一章以电影剧本的形式展现给我们,刚开始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等要素,在人物介绍时,只对人物表面状况如:动作、表情等进行描述,至于人物内心世界等则需要读者自己去领悟。这种叙述模式的运用,增强了小说的悬念性、客观性,充分实现了作者的创作主旨。

二、平行、对称的故事线索

《换位》讲述了两位教授扎普和斯沃洛分别去英国卢密奇大学和美国尤福利亚洲大学进行学术交流的故事。故事的开展基于两条主线:一条是关于扎普在英国的经历;另一条是斯沃洛在美国的故事。在这两条主线的基础上,小说中每一章都叙述了同一时刻两人的不同经历,两条故事线同时展开,对称发展。在“飞行”一章中,先说斯沃洛在去美国的飞机上碰到了布恩;与此同时,接着叙述了扎普在前往卢密奇的途中结识了美国姑娘玛丽。更为明显的平行故事线索是在第一章结尾,扎普和斯沃洛乘坐的两架飞机在美英两地同时着陆。在下一章“安顿”中,对称的故事线索更加明显,先叙述了斯沃洛租房,去尤福利亚洲大学视察工作环境,在朋友的酒会上结识了德丝蕾(扎普的妻子),与梅勒妮发生性关系,最后去看表演。同时,扎普在英国做着类似的事情,先是租房子,前往卢密奇大学熟悉工作环境,认识了希拉里(斯沃洛的妻子),得到伯纳黛特的性暗示,最后也去看了表演。在第三章“通信”中,斯沃洛的妻子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获知斯沃洛和梅勒妮之间发生了性关系,斯沃洛给妻子写信解释;与此同时,扎普的妻子也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获悉扎普与玛丽之间的暧昧关系,扎普写信向妻子解释。在“读报”一章中,斯沃洛的房子因滑坡惨遭毁坏,又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扎普的遭遇与此类似,戴维·洛奇小说《换位》的叙事语言技巧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同样是房屋因冰冻而毁坏,被选为学生运动的调节者。在第五章“交换”中,斯沃洛和扎普的妻子发生了性关系,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扎普和斯沃洛的妻子发生了性关系,同校长进行交流。在“结局”一章中,故事中的四位主要人论文导读:件发生的同时性、全知叙述者对事件处理方式的同一性,使得两条故事线索在本质上具有趋同性。平行而对称的故事线索是《换位》这篇小说的重要特色,强调主人公行动的相似性,成为小说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旨揭露的重要方式,这种平行的故事线索暗示出洛奇故事情节的人为安排,突出小说并非真实的。三对立、互补的人物洛
物决定一起商讨四人未来的关系状况,在前往纽约的途中,乘坐的两架飞机险些相撞。通过以上对各章主要事件的叙述,不仅完全展现了小说的平行、对称的故事线索,而且关于斯沃洛和扎普两位主人公的故事基本成线性发展。但在小说中,这种线性模式又因为在一个事件发生的同时另一个事件的插入等因素而产生中断。在小说中,新的故事情节通过“同时”等词语被引出,新的事件与原来在戴维·洛奇小说《换位》的叙事语言技巧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叙述的事件具有同时性,但是新的事件的出现中断了文本的线性叙述模式。两条故事线索主人公不同、环境不同,结果也必定不一样,但是由于事件发生的同时性、全知叙述者对事件处理方式的同一性,使得两条故事线索在本质上具有趋同性。平行而对称的故事线索是《换位》这篇小说的重要特色,强调主人公行动的相似性,成为小说情节发展、人物塑造、主旨揭露的重要方式,这种平行的故事线索暗示出洛奇故事情节的人为安排,突出小说并非真实的。

三、对立、互补的人物

洛奇在多次访谈中都提到了其在小说创作中倾向于二元对立结构,这种创作主张在《换位》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说中,两位主要人物扎普和斯沃洛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这是通过“双重纪事的叙述者”的叙述来告诉读者的。
洛奇在人物设计上是别有用心的,这一点从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人物名字即可以反映出其性格特征。斯沃洛的英文为Swallow,其含义是“忍受,忍气吞声”,名字暗示这个人物性格上的懦弱与逆来顺受,与小说中斯沃洛的形象非常吻合。扎普的英文为Zapp,是Zap的同义词,其含义为“杀死、攻击”,这个名字暗示扎普这个人物具有攻击性,从小说中我们也很容易发现扎普这个性格特征。原文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扎普充分具备那种职业杀手才有的本能”,这句话完全能够揭示扎普的攻击性性格特征。洛奇对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设计具有对立性。
除了名字对人物性格的暗示外,《换位》这部小说也通过人物外表来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第三章“通信”中,德丝蕾在其信中这样描述斯沃洛:“菲利普·斯沃洛大约六英尺高……只是握手时候手有点软绵无力。”通过这样的形象的人物外形描述,斯沃洛高、瘦、弱这样一个人物外表呈现在脑海中,并且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斯沃洛的性格特点。小说中在描写扎普是这样写:“短腿,长相有点像原始人”,“体格健壮”,“40岁的发福之人了”。通过对扎普形象的人物外形刻画,扎普矮、胖、壮这样的一个人物外表跃然纸上,这一人物外形与斯沃洛大相径庭,但是却与扎普带有攻击性的性格特征非常吻合。这既是人物外表上的对立,也是有外边上的对立而显示出深层次的人物性格特征的对立。
小说中的对立人物除了两位男主人公之外,斯沃洛的妻子希拉里和扎普的妻子德丝蕾也是很明显的对立人物。她们的对立体现在外形、性格等诸多方面。在身体外形方面,文中描述希拉里有着“瓜状的大”,而德丝蕾是“平胸”;在性格特征方面,希拉里为人做事比较“拘谨”,这决定了希拉里是家庭型女性,而德丝蕾却“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这暗示了德丝蕾有着事业型女性的特质。但是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却随着环境变化、故事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希拉里随着与社会接触的增加,见识越来越广,在莫里斯的影响下,逐渐找回自我,虽然仍是以家庭为中心,但是变得自信、独立、有主见。德丝蕾在斯沃洛回来后,由于丈夫照看孩子,她就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妇女解放运动,在社会大环境的熏陶下,她的身心得到了彻底的自由,变得更加自信、自强。
对立的外表、对立的性格塑造成了对立的人物,主人公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斯沃洛和扎普的差异不是偶然的结果,而是由于英美两国文化的不同而造就的。他们最初的性格特征正是所在国家的形象代表,但是随着斯沃洛和扎普受异国文化的熏陶,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说中斯沃洛这样评价自己:“我不觉得自己是个英国人了。”与此及其类似的是,扎普也在认真的深思自己是否要回到美国去。因此,《换位》这部小说通过斯沃洛和扎普两位男主人公以及希拉里和德丝蕾两位女主人公两组人物的对立互补的外形、性格特点,体现了两种国度文化的沟通、对话、交流直至最终的接纳,也诠释了洛奇所支持的二元对立结构的文学创作方式。
四 结语
上文中,我们通过聚焦模式、故事线索、人物塑造三个方面深入透彻地分析了戴维·洛奇《换位》这部小说,对每一章的创作技巧也分别作了细致的阐述。多种聚焦模式、平行、对称的故事线索及对立互补人物的刻画手法的运用,揭示了洛奇传统写实主义写作手法与现代、后现作方式的相互结合的创作倾向,为当时英国小说的创作方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肖谊:《论戴维·洛奇〈天堂消息〉的元小说叙事策略》,《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3期。
[2] 尚必武、胡全生:《语言游戏、叙事零散、拼贴——论〈大大方方的输家〉的后现代创作技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 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
[4] 罗贻荣:《元小说与小说传统之间——评戴维·洛奇的〈换位〉》,《外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4期。
[5] 陈世丹:《库弗的元小说创作——〈电影院的幽灵〉和〈淡出淡入〉评析》,《外国文学》,2000年第6期。
[6] 王雅华:《论理论小说及其对后现代诗学的影响》,《外国文学》,2009年第5期。
[7] 吴立平:《戏仿罗曼司——戴维·洛奇及其〈小世界〉》,《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第3期。
作者简介:波,男,1979—,湖北襄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