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如何营造图书馆“第三空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83 浏览:118774
论文导读:
【摘要】图书馆作为区分于家庭与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的认识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营造可从环境设计、布局划分、读者活动、休闲服务等多种途径入手。
【关键词】图书馆 第三空间 营造
2095-3089(2014)11-0034-01
人的日常生活主要分布于三个生活空间,即第一空间(居住空间),第二空间(工作空间),第三空间(购物休闲场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必须从三个生活空间同时去考虑。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往往表现为第一、第二生活空间的逗留时间减少,第三生活空间的活动时间增加。社会的进步往往带来的是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能缓解压力、修身养性和带给人们平静、 安全和愉悦的“第三空间”,图书馆越来越成为“第三空间”营造的重要载体和践行者。营造图书馆“第三空间”也成为了图书馆建设的一种趋势。

1.第三空间:从星巴克到图书馆

1.1 “第三空间”概述

最早提出“第三空间”概念的是美国地理学家爱德华·索雅,他在《第三空间》一书中以洛杉矶的都市研究为分析背景, 讨论了后现代世界中日常生活与都市理由, 并重新界定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和标识了后大都市的六种话语。 他认为第三空间既不同于物理空间(第一空间)和精神空间(第二空间),它包容两者,进而超越两者。在第三空间里, 没有等级意识, 没有家庭角色的束缚,没有职场的等级压力,它是自由、宽松、便利的,人们可以自由地释放自我。

1.2 引进星巴克“第三空间”的成功模式

1971 年的时候, 星巴克还只是一家开在咖啡豆集贸市场旁边以出售高级咖啡豆为主的小店铺, 而现在星巴克已经是在全球拥有 11000 多家咖啡店的上市公司了, 并以年增长率为 30%-50%的速度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迅速扩张,成为了过去十余年全球成长最快的公司,被誉为 21世纪的美国企业神话。 星巴克的成功之处就是定位为介于顾客家中和办公室之间的休憩场所的 “第三空间”,重视伙伴与顾客的互动, 在提供完全放松的气氛及优质咖啡之外, 还提供可带走的咖啡服务和突出的门店风格亦提升了星巴克顾客体验。同时,在星巴克,顾客不但可以品尝到星巴克所提供的美味咖啡, 还可以倾听咖啡师傅细心的讲解咖啡知识,他们还会推荐合适的咖啡品种,让顾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咖啡。星巴克甚至在中国的 400多家门店内开设了定期的“咖啡教室”,邀请顾客积极参与,向他们讲解咖啡知识,分享经验。 但星巴克几乎从来不打广告,也不做传统的营销活动,其成功依赖于“顾客”对品牌衍生的忠诚度。 此外,星巴克在门店设计、地方食品和饮料供应等方面, 也非常重视将当地习俗融合到星巴克顾客体验之中,还特别重视食品饮品本土化,以提升星巴克顾客体验的品质与满意度。 以至于有顾客感叹“全世界最美妙的咖啡体验与休闲文化似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2.图书馆“第三空间”的营造途径

2.1引入先进的服务理念。“第三空间”的开展需要引入全新的服务理念,让所营造的“第三空间”带给用户耳目一新的感觉。
2.2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图书馆基础业务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实现人性化的休闲与学习服务。
2.3 科学划分图书馆物理格局。对图书馆的物理格局进行科学划分,传统的以学习为主的单一物理划分格局进行重新整合。在传统的借阅室、 自修区格局划分基础上科学的加入以休闲为主的电影院、咖啡厅。
2.4 营造休闲、愉悦的“第三空间”环境。图书馆的“第三空间”环境设计既要根据建筑布局营造轻松、舒适、和谐的氛围,还需注重在功能布局上实现顾客的主要需求,即主要以读者为主的顾客所需的兼顾学习、社交、休闲等多种需求。以丰富的纸质化与数字化馆藏资源、轻松的交流空间、休闲的服务环境,以保证读者在图书馆既有安静阅读的空间,又有交流的独立场所或短暂歇息的去处,也能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互动。
2.5 以多种活动打造图书馆“第三空间”社交平台。图书馆要更加积极地举办各种读者活动,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活动学习新知识,进而增加对图书馆的归属感,另一方面,读者可以通过活动获得社交的机会,拓展社交范围。 如开展大量的读者阅读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主题展览、阅读比赛。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读者互相认识、锻炼自我,图书馆还需给予读者更多的参与表现机会,如可以提供空间支持,让读者策划开展一些诸如读书经验交流会、好书分享等服务活动。 此外,图书馆应重视网络虚拟社区的构建,从而实现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2.6开展多样化休闲服务。图书馆可专门开辟某层楼的局部空间作为咖啡吧,读者可以在学习、生活之余,来到这个环境清静、悠闲的咖啡吧享用所提供的咖啡、饮料及面包,宣泄工作生活的压力。
2.7需要多项制度的保障,如经费制度、服务制度、管理制度等,有了好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图书馆“第三空间”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郭育凯.从“星巴克”看高校图书馆营造“第三空间”[J]. 图书馆建设,2009( 12) : 65-71.
作者简介:
孔德刚(1973-),男,河南济源人,副研究馆员,发表论文多篇。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xlxlw/lw43240.html上一论文:论中学图书馆在学生阅读教育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