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述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弊端剖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630 浏览:156404
论文导读:
[摘 要]图书招标采购是高校图书馆近年来采购图书的主要模式,结合实际工作,分析其弊端,提出充分发挥采访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对图书质量进行有效制约,保证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图书招标采购;采访馆员;主观能动性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等法律及行业指南的出台,我校从2007年开始我校就积极进行着图书招标采购工作。它规范了图书经费的科学管理,保障了购书资金的专款专用;有利于图书馆选择资信优良的供货商,并获得更多配套服务;有利于扩大图书采购范围,拓宽了图书馆图书采购渠道;书商的越来越呈现合理,降低了图书采购成本,提高了图书经费的使用效益,维护了市场秩序。但它的弊端也不容忽视,采访馆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采购图书质量进行有效制约。

一、高校图书招标采购模式的弊端

(一)图书招标评标委员会人员设置缺陷是导致采购模式弊端产生的重要理由

政府采购部门根据学校图书馆招标的要求,从采购专家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实施各学校招标工作。但专家的组成并没有体现图书馆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为非专业人员的要求。该设置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七条有关专业人员应占到三分之二的法律规定。由于非专业人员都不太熟悉图书招标特点及对配套服务的需求,过分依赖图书折扣的高低,导致评价标准单一化,易出现不良书商中标,优秀书商落选的局面。

(二)图书采购特点与书商服务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是弊端产生的根本理由

图书馆采购图书要求品种多,复本量少,图书到馆的时效性;书商无法履行合同供货承诺,多数中标以后,图书到馆周期长,速度慢,再者就是图书品种违约,到书率低,重复配送现象严重。书商提拱的图书MARC数据不标准,书目数据不完备,欠缺ISO等数据转换文件的能力;缺少专业领域书商,书商为实现最大利润化,往往提供文学类等折扣较高的图书

(三)高校图书招标采购缺少实践经验是导致弊端产生的又一重要理由

1.中标合同精细化程度不高。中标合同条款太概括,图书馆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例如没有详细规定核心出版社的到书率、新书书目数据提供的比例;虽然有的采购合同规定了以上数据比例,但没有更进一步规定其实施保障和监督机制,及相应的违约责任。
2.中标依据划分不科学。图书馆由于经费紧张和购书任务重,倾向于选择低折扣书商,过分强调了图书的折扣,严重忽略其他标准,如采访数据完备与否、图书质量的好坏等等
3.对书商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评标专家组成员有三分之二是非专业人员,对图书采购的特点不甚了解,大多从书商投标书的制作和宣传中获得第一印象,盲目相信书商的夸大承诺,无法有效甄别、遴选书商,导致不具备资质条件的书商中标。

二、采访馆员主观能动性的内涵

(一)钻研精神:采访馆员是馆藏原则和方针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突出学校特色和重点学科优势,这就要求采访馆员对重点建设学科的各种文献书目进行收集和分析,馆员的这种判断文献价值的能力,面对众多来自不同渠道的书目信息,若没有钻研精神,就不可能对浩如烟海书目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总结与利用,对出版社发行信息的正确掌握,易于忽视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的著作,而这些著作往往是出版后不再重印。
(二)创新能力:采访馆员创新能力在思想上表现为观念创新,在工作策略上表现为技术创新。图书采购招标转变了传统采访馆员的工作重点,采访馆员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招标采购的必要性和必定性,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熟练利用网络与计算机相关技术,做好采访工作。
(三)强烈沟通能力:体现在与学生读者、院系老师、书商和同行之间的沟通。与院系老师沟通可以让采访馆员详细了解学科建设情况,为馆藏建设和学科建设做出合理决策;与同行沟通,可以扬长避短,合里补缺馆藏;对书商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书目信息,中标后期图书到货情况,特别是图书质量并以此合理评估书商,培育优质书商,为以后图书招标工作做准备。

三、采访馆员在图书招标采购中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一)采访馆员进行图书采购、招标法、招标知识和招标纪律等方面的培训,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就是拥有某一学科领域的扎实知识的图书馆馆员,与对口学科师生和院系领导以及学术带头人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对文献信息的各种需求,避开图书采访的主观性和盲目性,保证图书采购质量,使入藏图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更好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
(二)严格撰写规范化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对招标需求的描述必须尽可能具体明确,特别是服务要求,包括书目的来源、书目的覆盖率、到书率、到书周期、图书的质量等,不要有任何岐义和漏洞。招标书中的用户需求应明确指明标的文献内容、出版年份及比例,对一些连续出版物、大型丛书、套书、多卷书、工具书要列为必需采购图书,且在招标文件中指明适合本馆的出版社为核心出版社,并指定来自这些出版社图书的最低比例。
(三)图书招标采购的合同执行环节要严格实施验收程序。由于招标程序设计的缘故,中标书商只是专家根据书商提供的一些材料承诺选出来的,而不是实际合作证明出来的。对到货率、到货时间、订准率、图书质量等指标产生影响,一定要按合同细则规定来接收,不能将合同流于形式。对于能量化的指标,依托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清单制,考核每批次图书的重点出版社到货率、到书时间;对于编目数据质量逐条进行审核,使之符合本馆数据质量要求;加工材料的质量诸如书标、磁条,条码等和中标样本对照;对于盗版书提供者扣除全部履约保证金、终止合同、取消下次参与投标资格。
(四)采访质量信息沟通制度化,完善图书质量的反馈评价体系。建立图书馆、读者、书商三位一体的质量反馈评价体系。文献的时效性要求书商在最短时间里将图书加工出来,图书馆不紧要及时推出新书报道,还要开辟多种渠道关注读者的需求变化及对上架新书的倡议。
参考文献:
[1]莫霄《制约人为因素,夯实文献采访质量制约的基石》.图书馆界,2012(4)
[2]胡慧越《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购招标工作研究》.情报探索,2010(1)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xjllw/lw43340.html上一论文:研讨论人本理念与高校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