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24 浏览:15287
论文导读:提供一站式的面对面集成服务。3)从功能布局上IC服务模式可以分为:(1)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这是整个IC建设最基本的内容,(2)协作学习室,是为小组团队共同完成作业、讨论研究课题的地方空间,一般要配有电脑、多个显示器、投影仪、黑板和移动设备接入点等。(3)数字化教室,可以举办用户信息教育的讲座,也可以供其他专家学者
【摘 要】本文从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特征和优点入手,探讨建立具有我国高校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一些大学图书馆为满足用户需求,采取重新配置图书馆的物理空间、整合服务联结信息资源、提供技术和研究帮助等新的服务传递模式,运用综合的、动态的方式为用户创造一个合作的学习、工作空间,即而建立了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
1 IC的概念界定和特征及优点[1]

1.1 IC概念

IC在图情界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公认的基本观点是: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写作指导专家以及各专业的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推动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

1.2 IC特征

IC是一个经特意设计的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环境,具有普遍性、适应性、灵活性和公共性等四个基本特征。普遍性,即每一台机器都有相同的界面、软件和检索电子资源的途径,以及提供相关帮助学习和使用信息工具;适应性,即能满足各种用户的现实需求,为他们提供服务;灵活性,即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技术的进步;开放性,即提供一种适合合作和交流的舒适的场所,在一个公共的交流空间中, 用户可以很开放地交流并得到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服务支持。

1.3 IC优点

在图书馆IC是一部分规划空间,在这里,信息存储、处理、输出与通讯设施、资源、信息分析工具、文件管理工具及提供全程服务的咨询人员被有机地整合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从获取信息到形成最终产品的持续性的一站式服务,并为图书馆提供了一种以服务创新辅助知识创新的解决方案,其优点如下:一是方便,即用户可以享受信息需求和知识学习的一站式服务;二是专业,即用户可以获得由图书馆员、计算机咨询人员、多媒体专家等在一个平台上的联合咨询服务;三是合作,即是小组研究和相互学习合作的最佳空间;四是知识管理,即提供学会使用信息的工具和帮助;五是提供获得最新技术的途径,包括硬件、软件、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等;六是能够培养用户学会寻找、评价和使用信息,提高用户的信息和计算机素质。
2 构建高校图书馆特色IC服务模式[2-3]
由于IC是通过重新配置图书馆的物理空间,整合资源、技术和服务,为读者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体现了“以读者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此,图书馆应在现有基础上,结合本校特点及实际情况,建立符合本校读者需要的IC服务模式。
1)从涵义上IC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的服务模式:(1)一个独特的在线环境,用户可以通过统一的界面尽可能多地获取多种资源和服务;(2)一种新型的物理空间,该空间有足够的工作站满足用户的需求,各服务区的设计也要符合用户学习及研究的方式,有利于资源的存取和使用,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部门、一个楼层或一个专门的建筑。
2)从服务方式上IC服务模式可以分为:(1)独立服务模式。由于IC是为了满足用户自由地学习和讨论理由,所以,在图书馆一定要规划出相对独立的物理空间或区域,并配套各类设施,由图书馆独立负责管理、运转,并由来自图书馆各个部门的协同工作组成员各司其责,独立工作。(2)集成服务模式。图书馆与相关部门互相协作,或者与信息中心等其他部门重新组合为一个实体,来自学校多个部门的专业人员在同一个服务台(即IC综合服务站点)。同时,设置IC服务咨询台和帮助台,为用户使用图书馆提供帮助,帮助用户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理由;设立IC教室和讨论研究室,为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课堂教学、小群体教练、个别谈话、临时帮助)提供场所,包括功能灵活的网络教室、为小群体使用的研究室、学习室,供个人访问的信息台以及咨询讨论室等;文献传递服务台,帮助用户向其它图书馆借用本馆所没有的书和期刊杂志;设备服务台,提供复印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面对面集成服务。
3)从功能布局上IC服务模式可以分为:(1)参考咨询和学生工作站,这是整个IC建设最基本的内容,(2)协作学习室,是为小组团队共同完成作业、讨论研究课题的地方空间,一般要配有电脑、多个显示器、投影仪、黑板和移动设备接入点等。(3)数字化教室,可以举办用户信息教育的讲座,也可以供其他专家学者作报告用。④多媒体工作站,配有可完成各种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任务的多媒体计算机, 彩色打印机、扫描仪、DVD刻录机、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等,可供教师带团队完成项目。(5)会议研讨室,大屏幕、投影设备与室内设备布置,应从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与信息共享空间核心理念相一致。(6)休闲区,其环境优雅温馨,供读者在学习、讨论期间休息和放松,让读者在休闲内可随时补充能量,继续工作学习。
4)从资源及合作方面上,IC服务中要有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集成,同时集设计、软件、高端工作站、打印、多媒体设备于一体,而且图书馆员及其他信息人员必须不断地充实完善其中的电子资源,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也才能保证IC成为知识管理及提高用户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场所。要加强与其它图书馆在信息、技术和知识利用方面的合作,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完善的集中和协作的服务。
5)从人员配备上,建设一个成功的IC需要具备多种条件和因素,IC的人员配置及其服务能力是最终决定性因素。IC提供一种协作服务环境,需要计算机人员的技巧、参考咨询人员的信息检索技术与媒体人员的制作技术间的合作。在IC环境里,要求专业人员了解整个信息技术系列,熟悉用户使用的方式,善于与个人和群体合作。为了便于联系应提供工作人员的e-mail、以及他们各自的工作地点、服务范围和擅长的领域,以论文导读:
方便用户与适合的工作人员联系,获得帮助。另外,在图书馆IC的网站上,还应专门设置用户提问或提倡议的表单,直接发送到IC服务台,这有利于用户在不能到馆的情况下,方便快捷地提出理由并获得答案。
IC服务作为图书馆的一种创新服务,其模式多种多样且不断的发展, 但笔者认为,服务模式主要是为服务目标而设立的,只要是实现了服务目标的模式,就是理想的服务模式。因此,我国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特色、读者需求以及图书馆资金、人力与建筑等诸方面因素,确定合适的IC服务目标,在现有基础上进行适当改造,选择适合本馆需求的灵活多变的服务模式,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将“以读者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好地融合到图书馆的整体环境中。
【参考文献】
[1]刘琼,任树怀.论Web

3.0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图书馆,2011(2).

[2]金松根,张小梅.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探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9).
[3]王敏.高校图书馆如何构建符合馆情的信息共享空间[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
[责任编辑:杨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