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索高校图书馆兵团馆藏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033 浏览:144560
论文导读:
【摘 要】地方文献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以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等的综合反映,对了解过去,指导现在,探索未来,及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地区图书馆建设目前状况及存在的理由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疆兵团文献馆藏建设的相关措施,为新疆地区图书馆的兵团文献特色馆藏建设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疆地区;民族地区;地方文献;馆藏建设的措施
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地,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具有独特的地域边疆文化特征。厚积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西域边疆文化的辉煌与博大。60多年前的2月,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新疆后,天山脚下这支部队突然接到军令,解甲归田。10万大军征尘未洗、鞍马未卸,奔赴沉睡千年杳无人烟的戈壁荒漠,在万古荒原上开启了旷世罕见的屯垦戍边伟业,20世纪50年始,兵团人继承了屯垦戍边的爱国主义历史依托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沿着“古丝绸之路”,在战略要塞、两大沙漠边缘、边境沿线逐步建设了南疆农垦带、北疆农垦带和边境农垦带,形成坚固的国防屏障。而今,60年过去,这支有数字番号却没有军街编制的奇特部队,已经发展成分布在新疆全境的14个师、174个农软团场、4391个工商企业,拥有245万余人口的庞大机构。它们时外称作“中国新建集团公司”,但更为公众所熟知的名字则是—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人在改造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党史文化。
60年前的新疆物资匾乏,居民贫穷,平均每三户农民才有一头牲畜,全疆人均每年占有粮食195公斤,口粮都很紧张。若从苏联买粮食花费太大,从内地运输也很困难,指示王震,发扬三五九旅大生产作风,就地屯垦戍边。阿拉尔就是农一师当时屯垦戍边的地方.它紧靠着塔里木河当时是一片荒野,杂草重生,离最近的城市阿克苏也有120公里。塔里木大学地处军垦新城阿拉尔市,他就是由兵团人创立的一所大学,它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学校的发展曾一度因地理位置偏僻等诸多理由而举步维艰。做为新疆南疆惟一一所兵团直属综合性大学,恰好是位于举世闻名的丝绸古道中路的必经之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在人文荟萃的大学之地,进行西域和兵团文化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大学周边就有诸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并且被兵团各农牧团场包围着,也正是由于这个理由,进入21世纪以来,在差异化发展思路的指引下,该校认真分析学校存活发展的优劣,寻求发展机遇,重新定位发展。环塔里木地区曾历经中西文化交汇、融合,使得这一地区有着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生态。其在开展西域边疆文化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历史上屯垦戍边相关资料等研究方面却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随着西域及兵团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西域文化及兵团特色屯垦戍边文献史料的收集、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优势文献资料的形成和争取国家、自治区、兵团哲学社科研究项目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对塔里木大学特种文献书库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笔者认为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差异化发展的有效举措。
首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利用和保护,屯垦戍边文化是兵团党史文化的历史源泉,绵延两千年屯垦戍边的历史,播撒在新疆大地上的文物、古迹、遗址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提升其历史内涵,文化内涵,让历史与现实相融合,进一步拓展创新兵团党史文化,从而正确引导舆论导向,铸造打击“三股”势力的有力思想武器。兵团人自己喝涝坝水、穿无领衣、自制工具、以人拉犁,建立了大批团场城镇,繁荣发展教科文卫事业,先后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北屯、阿拉尔、图木舒克5个军垦新城。与此同时,兵团通过交流融合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丝路文化及西域文明优秀元素,进行消化吸收、改造继承,以各民族喜闻乐见、颂扬伟大业绩、歌颂美好生活,同时引领倡导文明新风尚等等,逐渐孕育产生了集各民族、各地域优秀文化为一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先导、以时代追求为主旋律的兵团党史文化。我馆藏有千余册主要包括:兵团年鉴,兵团统计年鉴,各师、农牧团场、企事业单位的史志.有关兵团的政策汇编及政治、经济、文化类书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主要任务和使命是屯垦戍边.前期垦荒主人的身份是兵,他们开垦荒地叫军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是历史上西域屯垦的继续和深化.新疆屯垦历经西汉、东汉、曹魏、西晋、隋、唐、元、清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期的屯垦实践活动,产生了历代西域屯垦戍边诗词。如《西极天马歌》、《乌孙公主歌》为西域屯垦戍边诗的萌芽,此诗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诗中的天马、流沙等意象构成的画面,展示了西域边塞景观,给后来的西域屯垦戍边诗以深远影响。《乌孙公主歌》的作者细君公主抒发的是远涉西域的幽怨。据资料记载,1949年,随部队进疆的就有七个文工队,人数达到近千人。这些人中,有的是延安鲁迅学院的学子,有的亲自聆听过毛主几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正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军旅文化干部,培育了兵团屯垦文学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后,歌曲《草原之夜》以屯垦军民的生活为背景,已成为世界著名小夜曲,兵团人在改造山河的伟大实践中,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党史文化,催生了电影《军垦战歌》、《生命的火花》,小说《军队的女儿》《多浪河边》等一大批优秀党史题材影视文化作品。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又影响和感染着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转业军人等纷纷走进兵团,激励许多青年远离亲人到边疆报效祖国。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为新疆兵团文学事业输送了大量的后备队伍。涌现出一批从新疆兵团走向全国文坛的作家和有全国影响的优秀作品。比如王伶的《化剑》,韩天航的《母亲和我们》,王刚的《英格力士》等。早期出版物《军队的女儿》、《王震回忆录》、《王恩茂日记》;介绍兵团辉煌事业的、《屯垦戍边五十年》;获国家科一研成果奖的《新疆长治久安论))。《21世纪治理新疆的策略研究》;歌颂支边青年的《天山脚下的北京支青》、高校图书馆兵团文献馆藏建设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论文导读:页12
浦江儿女在天山》;文学作品《新疆兵团新作品选》、《天涯长路》等催生了电影《军垦战歌》、《生命的火花》,小说《军队的女儿》、《多浪河边》等一大批优秀党史题材影视文化作品。这些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播,又影响和感染着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转业军人等纷纷走进兵团,如兵团人著述的《新疆屯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史》、《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史》等。兵团人以兵团的多元性文化为特色,有目的、有步骤地建立了各相关单位的兵团特色文献藏书系统。这些资料具有特别的价值,对继承和发扬兵团优良的文化传统起着重大的作用。是兵团成立五十多年来文化建设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50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始终以屯垦历史、文化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旨在依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的政治、社会和历史背景,利用兵团文化建设的优势,开展社会文化方面的科学研究,形成一批以西域历代屯垦史兵团屯垦社会文化和西域屯垦文化艺术为方向的研究领域。高校图书馆兵团文献馆藏建设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