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是否在表演新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151 浏览:43391
论文导读:
事件背景
新书《看见》的出版使走进了大众视野,完成了从央视新闻人到热点公众人物的转身。伴随其在各地签售活动所引发的轰动效应,网民开始了对其私生活的围观。一时间,及其《看见》成为一种现象,“柴徽因”“拆姐”等贬义性称呼在舆论场当中颇有市场。
2013年1月20日,间丘露薇在她的博客上发表了博文《说说电视记者这行吧》,以不点名的方式,批评了“某记者”出镜时有“表演”式采访之嫌,且批其“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理由”。1月22日,闾丘露薇再发长微博,阐明了她并不是从私人角度出发“暗讽”,而是站在电视新闻记者的高度探讨理由,指责的身份是一名电视主持人而非新闻记者。此后,央视主持人董路也加入了“砍柴”大军当中,指责参加老男人饭局,以及直接点出在采访中采用虚假的表演方式。在“砍柴”声浪中,声援者也先后出现。周云蓬、张志安、姚晨、宁财神等人先后在微博上声援。主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围绕而展开的“砍柴”与“挺柴”讨论成为今年初的一个热点新媒体事件。
由于该事件涉及记者的定义及新闻职业规范,因而有着学术讨论的价值。本文所欲探讨的是:谁,基于何种理由“砍柴”?谁,基于何种理由“挺柴”?如何看待争论所涉及的新闻职业规范理由?
一、“砍柴”与“挺柴”“砍柴者”主要为闾丘露薇、董路两人。闾丘露薇的观点集中在她的博客当中,她批评的出镜采访是“利用镜头去塑造记者的细心,体贴,关怀”,质疑她的“新闻记者”身份是否称职,认为她单纯关心新闻中的人而忽略了新闻事件背后的理由,这样做虽然安全讨巧。但没法让公众受益。间丘露薇认为的文字很富个人色彩,书里尽管有一些关于做新闻的理念策略的探讨,但若拿来指导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则有可能形成误导。更为重要的是,间丘露薇指出新闻要避开倾向性。“任何尝试透过节目或报道,想引导出某种结论,或是某种情绪的,都违背了做新闻的原则”。
董路认为,新闻要求采访者做到客观、冷静和真实,而节目反打镜头集中在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上,容易误导观众情绪,造成观众的误解。另一方面,他反对任何方式的造神运动,激烈地批评了那些过度抬高的人,认为的成功与央视的平台、团队的策划和她身后的精英朋友(所谓“老男人”)不无关系。董路认为,的新闻操作方式存在表演的痕迹,背离了新闻职业的要求。“挺柴者”队伍庞大,包括白岩松、崔永元等的央视同事,姚晨、宁财神等具有网络影响力的舆论领袖,更有杜骏飞、张志安、陆晔等新闻学界研究者。出于学术探讨的需要,我们主要分析学界“挺柴者”的观点。
杜骏飞撰文指,把报道焦点集中在人身上并没有什么理由,赞同对于“采访是对人的抵达”的观点。杜教授认为,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新闻报道是发现人的情感、权利和尊严,而并不是单单发现事件。对于的“表演”理由,他认为不宜将镜头过多对准记者的行为姿态,记者在节目中流露情感并无不妥。
张志安认为,把新闻报道的中心放在人、以及人的内心,是取决于节目的定位,也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在今天的电视媒介生态中,在个体心智被道德判断遮蔽的背景下,实在难能可贵。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在节目中自主采访及现场对话新闻当事人,完全具备一个新闻记者的资格,只不过问丘露薇把新闻的标准限定在硬新闻的范围之内。
陆哗认为,闾丘露薇所指的电视记者,更多被建构在综合新闻部门的职业要求和工作状态的范围内,尤其是专事硬新闻采访的记者。实际上,电视新闻还有以美国电视台的深度报道和新闻杂志为标志的工作模式。如作为《60minutes》的专职特派记者代表的华莱士,就无须自己动手写稿子,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名成功的主持人和记者。

二、讨论:是否在表演新闻?

综上,两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是否在表演新闻?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以下两个理由:第一,新闻节目是应该关注事件当中的人物,还是只是事件本身?新闻报道的中心可否集中在人身上?第二,新闻记者能否以充满情怀的“文艺”方式表达新闻?在节目当中投入个人感情是否有表演成分,是否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要求?
先谈第一个理由。从中外新闻报道的实践来看,新闻报道既可以聚焦于事件,也可以聚焦于新闻事件中的人。聚焦于“事”的新闻所回答的理由主要是:我们所存活的世界发生了何种变动?因而,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要义,追求时效性、准确性与客观性。记者通过新闻报道告知公众,让公众了解其所存活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动,从而做出及时应对。聚焦于“人”的新闻所回答的主要理由是:为什么新闻当事人会有此种行为?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行为?因而,此类新闻更多地着眼于理解,企图将新闻人物置入其个人存活的环境与历史中,进行考察,以求得对其行为的深度理解。与聚焦于“事”的新闻相比,聚焦于“人”的新闻时效性较弱,往往可归属于第二落点甚至第三落点的新闻。
如前段时间有关复旦投毒案的报道,媒体在第一时间的报道多聚焦于“事”,即提供新闻的表层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当公众了解事件的基本情况后,必定产生第二层疑问:嫌疑人林某为何仅仅因为生活琐事就做出投毒杀人的疯狂举动?由此,后续报道必定聚焦于人。而2013年4月25日《南方周末》所刊发的特稿《与自己的战争——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室友》则是其中的典型,该文深入挖掘林某的成长历程及其内心,意在寻求对其行为的理解。
再来看第二个理由。按理说,新闻记者当然不宜以文艺的方式表达新闻,即便是聚焦于“人”的新闻,记者也应主要通过提供背景资料,将新闻当事人置入其所存活的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记者所应追求的是:我是否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以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当事人。此类新闻所提供的信息包括纵向的新闻当事人的个人经历,也包括横向的新闻当事人存活的社会环境,最终使受众能将新闻人物放置于历史与社会的时空背景中加以理解。然而,对人的理解必定涉及情感与价值判断,也往往首先基于记者自身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难于避开记者的主观认知与价值倾向。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新闻记者的两难:力求客观呈论文导读:
现“人”的情感与内心,却最终难于摆脱记者自身的主观。或许这也正是新闻客观性长期以来所无法摆脱的宿命性诘难之所在。
此外,围绕的争论必定离不开其所主持的《看见》栏目。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电视栏目?在该栏目的上,有这栏的介绍:
2010年12月6日起,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全新专题栏目《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彼此;端详相似,审视自我。
由上可知,央视对该栏目的自我定位是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栏目,细加考察,《看见》是带有新闻性的人物专题栏目,力求理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新闻人物,其目的在于加深受众对他人与自我的理解。而且,该栏目在一定作用上是为量身的,其选题与呈现方式均带上了鲜明的个人烙印。该栏目并非标准作用上的新闻栏目,甚至也不是陆晔教授所讲的电视新闻杂志,它只是带有新闻性的人物专题栏目。因此,若以闾丘露薇的硬新闻标准去要求它,也就不够合适了。
围绕所展开的争论反映了人们对新闻及其操作规范的不同理解,尽管讨论者们不同程度地离开了具体的对象——节目《看见》本身,但仍然让人看到了新闻客观性在操作上的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