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定岗双元”模式下物流管理“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34 浏览:50900
论文导读:
摘 要: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定岗双元”模式下“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功能和实施构想,力图协调好企业生产与实训教学的关系,达到校企互惠双赢,为高职院校引企入校建立“校中厂”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关键词:定岗双元;物流管理专业;校中厂;实训基地
:A
“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是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太仓市独特的产业背景,消化、吸收和创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而形成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企业“元”和学校“元”共同培养“定岗”企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因此,提供“定岗”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从中获得“定岗”岗位的工作经验,是该模式需要深入探讨的理由。目前,学院专业实训基地模式主要有校内和校外两种运转模式,校内模式通常是设立校内实训室,以模拟或虚设的工作场景为主训练学生;校外模式主要是选择合作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大批学生入驻企业实习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使得企业在岗位安排、学生管理和技术指导上缺乏积极性。校外基地模式暴露出来的理由与不足,说明学校的“定岗双元”人才培养不能完全依赖于校外的顶岗实习。要解决这个理由,就要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的潜力,将“定岗”企业引入学校,建设“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样在校内不仅能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并且对学生的实习场所、实习时间以及教学管理可带来诸多便利。因此,建设一个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值得探索与实践。
2010 年10月,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顺丰速运(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组建“顺丰班”,采用“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面对的理由是如何让学生在实训中参与生产,在生产中完成技能训练。为此,顺丰公司总经理及运营经理陆续到学院考察,当他们看到学院领导开拓创新、场地条件优越时,感到十分满意,决定在“顺丰班”合作基础上,进一步与学院合作共建“校中厂”,计划于2013年底在校园内成立“顺丰—千里马点部”(以下简称“千里马点部”)。这样一方面可为学生熟悉顺丰公司企业文化、掌握“定岗”岗位操作技能、培养职业态度提供一个载体;另一方面还可为顺丰公司开创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一个窗口,同时还可使其成为顺丰公司技术骨干和优秀人才培训基地。
1 “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的内涵及功能
所谓“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就是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为满足高职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训的需要,由学校与企业合资创办、或由企业在学校内创办的,由企业、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经营管理的一种兼具教学与生产特性的校园企业。它是一种教育化了的企业,既融入了学校有计划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又渗透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作为“校中厂”建设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生产、教学和社会服务三重功能。教学功能是校内实训基地的首要功能,是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需要,也是企业业务人员培训的需要;生产功能是“定岗”企业增加利润、扩大生产的需要;社会服务功能则是“校中厂”功能的进一步拓展,有利于实训基地发挥效益最大化。
“校中厂”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实现教学与生产的深度融合。与原有校办工厂相比,“校中厂”实施自主经营与管理,学校可以集中精力办学,避开经营企业的压力;与校外实训基地相比,“校中厂”拉近了校企合作的距离,明确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加强了校企人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通过“校中厂”的建设,可以使“校门对准厂门,课堂衔接车间”,实现“递进式”岗位能力培养,利于为“定岗”企业提供“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的实施构想

2.1 “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的组建模式

由于实训基地是“校中厂”,那么必定涉及到“校中厂”的组建理由。由于顺丰公司是资金充足、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则“千里马点部”组建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较为适合,因此考虑以顺丰公司为投资主体,向学校提供生产设备、软件、资金和企业CI企划,负责对“千里马点部”进行设计、装修、服务质量制约和日常维护等;学校则提供“千里马点部”所需的场地,并保证在双方合作期间不得搬迁、关闭、压缩使用面积,负责“点部”前期装修所需的水、电等基础设施齐备。“千里马点部”将以顺丰公司在学校设立站点的形式,按照“第三方物流—快递速运”模式对外运营与管理,学院参与点部管理。

2.2 “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的规划设计

“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规划的立足点应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因此,需要双方共同规划布局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主要规划为三大功能区:一是实训模拟区,其功能是完成对学生基本技能的模拟训练,主要由学校根据实践教学需要对原有的供应链实训基地进行改造设计。原供应链实训基地约1 300平米,共有口岸物流实训室、国际物流实训室、港区—健雄供应链实训室、物流软件实训室和ERP沙盘模拟实训室等5个实训室,改造的思路是“从低级到高级、从单项到综合”,将各实训室按照职业岗位的流程重新梳理,使学生能完成分层次、分类别、分岗位、分流程的实践操作,充分体现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二是运营区,即“千里马点部”,其功能是完成对学生“定岗”岗位实战技能的训练,主要由顺丰公司规划设计。该“点部”的设计实质上是企业的形象理由,其设计与布局应完全按照企业统一的CI进行装修,即秉承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的“3S”原则,从“点部”的招牌、墙壁、天花板、地面、照明、系统软件到色彩设计等均要与公司经营保持统一风格,以营造快递企业的经营氛围。该运营点将承揽周边地区的快递业务,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还可将实际快递产品引入生产性实训教学,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定岗”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三是科研区,双方联合成立“顺丰物流技术研发应用中心”,运用双方资源优势共同承接企业横向项目,为顺丰公司及物流行业企业解决现实理由。

2.3 “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的运转管理

引进“千里马点部”进入实训基地后,论文导读:
如何运转与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中厂”教学、生产与培训功能,是“引企入校”成功与否的关键。鉴于“校中厂”的特殊性,其运转与管理既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体现企业的生产性属性,又要遵循教育规律,发挥实训基地的教学作用。因此在运转管理中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校中厂”人员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协作分工,对于提高“校中厂”管理运转效率具有决定性作用。“千里马点部”建成运营后,基于生产为主、实训为辅的考虑,可由顺丰公司派出1~2名管理人员担任“点部”部长,负责“点部”的运作和管理;再由学院选派两位物流管理专业老师担任副部长,辅助部长进行生产运营,同时与部长组成专兼结构的师资队伍负责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4个操作部门的员工应全部从“顺丰班”学生中选聘。“千里马点部”作为顺丰公司的枝杈和触角,受到顺丰公司运营经理的统一领导和业务指导(见图1)。该组织结构的设计,一方面可提高学院教师的生产参与和管理能力,为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指导性;另一方面,也可为企业管理人员参与学校教学提供契机,提高他们对学生指导教学的能力。同时,对于“顺丰班”学生来说,还可提高他们的“定岗”岗位的履职能力,使他们具备“定岗”企业员工的基本素养。
(2)“校中厂”的教学管理
在“校中厂”进行实训教学是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最终目标,而“校中厂”教学管理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的有序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保障学生既能在“校中厂”内有序地参加实训,又能不影响企业生产呢?笔者认为“校中厂”教学管理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提前做好“校中厂”实训教学计划。教学系部与“千里马点部”部长要一起按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点部”生产状况,制定出学生实训教学方案和实训项目,规定每个项目的学生数、学时数、师生比和考核方式等,并在实训前就岗位、设备、实训内容、指导教师等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加强实训过程管理。在实训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将教学计划的实训内容和“点部”实际运转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按照快递服务的业务流程进行岗位轮换,让学生在岗位实训中尽可能了解物流服务的全过程。每天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按照“点部”交接班要求填写表单,清理工作现场,填写实训日志;三是加强实训考核管理。学生实训考核由点部部长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进行。实训指导教师要每天对学生的实习出勤情况、实训态度、团队协作、安全操作和工作完成情况等进行记录,作为学生实训结束后绩效考核和评选“优秀员工”的依据。
(3)“校中厂”的体制机制建设
“校中厂”实训基地能够长久稳固发展,除了保证校企“双赢”外,还必须建立约束机制。在学院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体框架下,学院应主动规划和推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首先,校企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原则,需要签订校企合作战略框架协议,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期间的责、权、利;其次,需要共同起草并完善三大基本运转制度,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定和资产管理制度等。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千里马点部”的管理团队组成、员工准入标准、培养方式和考核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中要明确顺丰公司和学院的投资方式、资金管理办法、利润分成和风险分担等。资产管理制度中要明确资产管理主体、客体和资产保值增值管理办法等。最后,还要建立校企情感交流机制。校企双方本着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原则,需要经常性地开展校企联谊活动,比如共同举办年会、座谈会、文体活动等。
3 “校中厂”物流实训基地实施中可能遇到的理由

3.1 “校中厂”的教学组织与安排理由

“千里马点部”作为顺丰苏州分公司的一个站点,规模较小,可同时容纳顶岗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在如此小规模的场地,如何才能保证“顺丰班”的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得到实战训练呢?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教学组织和实训安排。笔者认为,采用排队式顶岗实习的方式可以解决此理由,即每期从“顺丰班”学生中遴选出员工20~25名,每组4~5人,分为1~5组。不同组别在周一至周五间交替安排中、晚两个班次,周六和周日的实训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申请确定(每周实训安排倡议见表1),每期学生实训总时长为1个月。这样安排不仅满足“点部”运营人力的需要,又能保证常年都有学生顶岗实习。

3.2 “校中厂”的校企“双赢”理由

校企双方只有在“双赢”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合作长久,然而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往往是不一致的。企业为了追求高效率、高效益,希望顶岗实习的学生业务技能熟练,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而学校希望通过“校中厂”实训把学生从生手训练成熟手,此二者便形成一对矛盾关系。此矛盾的解决,除了在模拟实训区对“顺丰班”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和考核外,校企双方还需进行充分沟通,进一步明确“校中厂”产教结合的功能定位,即“校中厂”经营重点应是教学与生产的结合,而不是经营利润的多少。其经济效益目标不应设的太高,而应在正常运转的同时确保学生的参与度。“校中厂”可以通过生产性实训,宣扬企业的经营理念,熏陶企业文化,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素质后备人才,最终实现双赢。

3.3 “校中厂”的盈利分配理由

由于“校中厂”实训基地本质上是一个经营性实体,必定会面对盈利或亏损理由。那么,校企双方应该按照怎样的比例分享“校中厂”运营带来的利润或承担亏损呢?笔者认为,这与学校提供的场地及部分设备的定性有关。如果是无偿提供,就不能参与到“校中厂”的利润分配中;如果是作为一种投资,就可以介入“校中厂”的利润分配。但由于学院是财政全额拨款单位,“校中厂”的盈利在财务上难以处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将运营利润按一定的比例以实习经费、奖学金、奖教金的形式返还给学校,用于资助专业建设或学生的实习活动。此外,在“校中厂”实际运作中,可能还会遇到税收、消防、安全等理由,学校应积极与相关行政部门联系,为“校中厂”争取优惠政策,减轻其运转负担。
4 结束语
总之,“校中厂”是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中的一种,它将现代企业引入学校,也将学校的教学活动融入到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校中厂”具备“为论文导读:学院学报,2010(3):84-8

6.上一页123

企业培养人才、为学生提升技能、为学校锻炼队伍”的三重功能,可以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一举多得,是一种比较优越的、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还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进,沈时仁. 商贸类高职“校中厂”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深思[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175-177.
[2] 施卫保. 自治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引企入校运转模式研究[J]. 职业教育,2012(12):182-183.
[3] 白士强,田明山.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公司化”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