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新闻主义:在法律红线与底线之间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624 浏览:145551
论文导读:新媒体:不应忽视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等所著《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一书中曾经对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进行了专门论述,并认为其实质是以权谋私。从目前21世纪网进行新闻敲诈、有偿沉默的新闻报道来看,作为媒体组织,它其实已经走向了自己最初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反面;作
当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时,他学过的许多功课也许都已忘记。但是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而言,有些东西是走出课堂之后也不能忘记的,那就是从事新闻职业所面对的法律红线和底线。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法律法规属于他律的范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是对于一个新闻从业者他律的基本要求。
而新闻则属于自律的范畴,是新闻从业者的道德底线。触及新闻底线,将背离新闻职业的初衷和本质,背离公共利益的原则,也将失去一个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尊严。新闻底线是新闻从业者内心的原则和坚持,它刻画出一个新闻从业者的内心边界。
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新闻专业主义存在于何处?它就存在于法律红线和底线之间。
传统媒体:传统新闻底线依旧不可逾越
新闻的基本原则,都是在传统媒体时代逐渐形成的。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新闻信条不断受到新技术、新媒体的冲击。即使如此,新闻的底线依旧不可逾越,不管是对于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有报道称,电视台郭振玺实际掌控着十几家公关公司。被拉黑的企业向这些公司交“保护费”以及紧急公关费,而被捧红的企业则会主动交广告费及股权,郭振玺实现了个人财富和央视广告的双丰收。
在新闻世界中,个人利益、媒体利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等等,都更为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使得利益主体更加趋于多元化,利益格局进一步趋于复杂化。
当然,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均非生活在真空之中,而是生活在各种利益交错的现实社会和社会网络之中。在面对个人利益、媒体利益、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尤其不能因不择手段谋取个人利益和媒体利益而伤害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作为电视台这样的强势媒体组织,一方面其具有国家级媒体的权威身份,另外一方面其又处于利益驱动的传播动力结构之中。如果这种传播体制内的某些角色积极投入将自身传播权力转化为个人利益的利益链条中而难以自拔,那么,这个角色不管处于怎样的位置,都将只能走向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新媒体:不应忽视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等所著《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一书中曾经对有偿新闻、有偿不闻、新闻敲诈进行了专门论述,并认为其实质是以权谋私。
从目前21世纪网进行新闻敲诈、有偿沉默的新闻报道来看,作为媒体组织,它其实已经走向了自己最初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反面;作为媒体人,他们也走向了自己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反面。
这样的故事之所以发人深省,是因为这种方式在新闻传播领域具有一种普遍性并时有所闻。为了个人利益和媒体利益,而伤害公共利益,对社会经济结构造成深度伤害,这是21世纪网自身利益运转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种唯媒体组织利益至上的观念使然。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形态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其在传播领域所具有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传播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组织而言,他们越来越处于社会传播体系的核心区域,他们更不应该因为自己具有新媒体的身份而游离于法律法规和新闻之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具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传播角色而不愿意担负与之相匹配的法律责任和责任,那将是荒谬和可悲的。
自媒体:把握好传播赋权和新闻之间的平衡
自媒体大致可以看作是新媒体中的一个类型,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迷惑性。
自媒体是以传播者个体为主体的一种社会化传播形态,本质是一种媒体组织的开放化、社会化、碎片化。
其实,从历史维度来看,所谓的自媒体,古已有之,作为传播主体的每个个人,就是进行自我传播的自媒体。自媒体本身无所谓新旧,只不过这个时代自媒体依托新媒体的特点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更好一些。自媒体这种类型可以看作是一种依托新媒体传播形态、获得新技术的赋权、借助个人的影响力、行使新闻媒体职能的一种新兴传播形态。
相比传统的新闻媒体,这种高度浓缩的新兴媒体形态,使得该传播主体本能地将个人利益、媒体利益高度统一在一起,且失去了传统媒体组织内部多重的把关和相关的制衡,从而将自媒体置于多种利益冲突的核心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自媒体尤其需要在传播赋权和新闻之间把握好自己的平衡。
面对新闻业,作为新闻消费者的读者也应具有必要的媒介素养。正如美国学者约翰·麦克马那斯在其《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一书所提醒的:在市场逻辑和新闻逻辑的较量中,作为读者的公民应该对内容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必要的警惕。
(付玉辉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lcbxlw/lw50392.html上一论文:试述开展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传播项目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