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好莱坞电影跨文化传播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461 浏览:44060
论文导读:种文化传播方式宣传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形象,为好莱坞电影制片厂赚入了钞票,二者共赢;从深层次上看,用他国形象做外壳,却赋予其好莱坞式的美国文化特质,将其重新诠释和再造,吸纳、侵吞、融合,用好莱坞类型化的手法重新包装输出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反销给国外观众,使其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同,是一种更为有效和隐藏的强化版文化
2013年,美国好莱坞科幻系列电影《钢铁侠3》受到中国观众热捧,除了已有的粉丝基础外,范冰冰和王学圻在电影中的客串也成为吸引观众买票入场的重要诱因。同样在2013年,另一部好莱坞科幻系列电影《生化危机5》也在国内上映,李冰冰以女二号的姿态出现,成为该片在内地市场站住脚跟的又一重要因素。
除了选用国外知名演员担当重要角色或客串演出之外,美国好莱坞电影一直在探索多种途径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野心,并将跨文化传播的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宣传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形象,为好莱坞电影制片厂赚入了钞票,二者共赢;从深层次上看,用他国形象做外壳,却赋予其好莱坞式的美国文化特质,将其重新诠释和再造,吸纳、侵吞、融合,用好莱坞类型化的手法重新包装输出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反销给国外观众,使其被全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同,是一种更为有效和隐藏的强化版文化传播方式。
跨文化传播的隐喻特征
美国传播学家乌尔夫·赫德托夫特说道:“那些已经或者正在兴起的强势民族在作用、冲击力和接受能力上显出普适性——它们的民族文化走势在跨民族文化影响中易于被接受,易于与历史更悠久的文化遗产合成并与之融合,显然被其他民族当作一种文化认同的正面结合物而加以欢迎,即被当作赞赏的仿效模式。” ①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创作正是这种强势文化的代表,它们模式化的类型创作成功地承载了诸多的民族利益、民族文化和身份,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世界电影创作的标准,在建构的同时,无形中也在解构观众的审美标准。
以好莱坞电影《来跳舞吧》(Shall we dance,2004)为例,该片翻拍自日本的《谈谈情,跳跳舞》(Shall we ダンス?1996),好莱坞凭借其精准的定位,到位的表演,娴熟流畅的镜头表达,赢得了观众的喝彩与好评。对比美、日两版影片不难发现,《来跳舞吧》是一部充分尊重原版影片《谈谈情,跳跳舞》的翻拍之作。场景与角色的类型设定基本一致,叙述结构也遵循了原作的顺序,经典段落一个也没减,两部片子的主题都围绕追求生活的与梦想——这个现代人生活中的永恒主题来展开,反映出人到中年普遍存在的困惑与焦虑。在这个主题的统摄下,美国版融合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创作手法,在影像创作上将摄影造型手段与内容完美结合,将气氛与情绪拿捏得恰到好处。以比赛前男女主角的那场舞蹈为例,李察·基尔饰演的男主角想退出比赛,在詹妮弗·洛佩兹饰演的舞蹈老师的要求下与其回到教室,二人跳了一支精彩的舞蹈,那个段落堪称整部影片的,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具有转折作用的段落。
《来跳舞吧》充分发挥好莱坞电影光色配合的摄影造型手段,的路灯透过窗户,投射在地面上形成清晰的影子,丰富了画面空间层次;外景地铁经过窗前的闪光丰富了光源,为静谧的夜晚增加了几分动感;暗黄的低色温场景将温馨浪漫的气氛铺陈得流光溢彩;逆光效果将人物身材曲线勾勒得充满诱惑;侧逆光的使用令演员面部神态立体生动;恰到好处的剪辑频率,全景、中景、近景的交替使用,在这样的情境之下配合节奏点极强的探戈舞曲,将演员的舞姿、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好莱坞电影的高明之处,将具有普适作用的主题适当地移植到符合本国文化的外壳之中,将最好看的场景展现给观众看,制造视觉上可供欣赏的精彩段落与观众分享。用强势的视觉张力,刺激和挑战观众的审美标准,在满足观众观赏要求的同时,也将美国本土文化进行了普及,实现了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的普适性特征
留意电影中的某些特征,从符号学的角度讲,即使是不同地域的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读解其中大多数影像传递的含义。默片时代的影片能够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甚至到现在仍然可以被看懂,其镜头所隐含的跨文化普遍性特征在各种文化中都是明显的,所以可以产生趋同的效果。
《无间行者》(The Departed,2006)翻拍自香港警匪片《无间道》(Internal Affairs,2002),是当代好莱坞翻拍片中的典范和代表。
港版《无间道》中梁朝伟挟持刘德华进入电梯,另外一名黑帮卧底(林家栋饰)与梁朝伟持对峙,不同景别的镜头来回对切,持续了近二十秒。黑帮卧底朝梁朝伟开,特写镜头(三个人的表情特写)、升格变速(画面中的慢镜头)、色彩转换(彩色变黑白)、闪回段落(刘德华回忆少年时期黑帮生活,明白了卧底不只他一人)交叉使用,电梯门在开关中反复触碰到卧底(梁朝伟饰)的尸体,强化了其悲剧英雄的味道。主题音乐响起,观众情绪被带入视听语言所营造的隽永绵长、充满宿命感与悲剧感的氛围之中。接着,刘德华与另外一名黑帮卧底(林家栋饰)进入电梯——电梯门关上——声连续响起——电梯坠落——声再次响起——电梯继续坠落——全景电梯门打开,观众期待谜底揭晓的时刻,刘德华手拿镇静自若地走了出来,画面中始终没有出现刘德华用杀死林家栋的画面,用声与坠落的电梯隐喻刘德华所饰演的黑帮卧底人性的迷失与无奈,最终堕落到黑暗的深渊,镜头的运用颇有些诗意的味道。
而《无间行者》中,同样的一场戏用了完全不同的镜头语言来表述。马特·达蒙饰演的黑帮卧底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卧底在电梯里简单对话之后,电梯门打开,莱昂纳多被另一名黑帮卧底击中头部,当场毙命。没有音乐的渲染,没有升格镜头的情绪延宕,也没有任何其他技巧手段的运用,死亡只在一瞬间,残酷得令剧中角色和观众都来不及深思和反应。电梯门夹在卧底(莱昂纳多饰演)的尸体上也只是给了一个镜头交代,就摇到了打死他的另一名黑帮卧底身上。接着还是以同样的处理方式——快速一打死了刚上来的,通过二人简单的对话交代清楚了其黑帮卧底的身份。这时,马特达蒙饰演的黑帮卧底在看似惊慌之中一打死了另外一名卧底,这场在《无间道》中用了十几个镜头的段落,在《无间行者》中只有一个固定机位低角度全景镜头,呈现方式直白迅速,干净利落。《无间行者》虽没有《无间道》的震撼煽情和悬念期待,却有简洁现实的处理风格。
同样的无对话段落,不同的表现形式,观众解读起来,没有任何障碍,反而获得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论文导读:
使观众以一种全新的态度和视角来审视两版影片,《无间行者》的获奖是对好莱坞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最好证据。
基于观众接受的跨文化传播设计
艺术作品只有当被发现、被理解和被解释的时候,才具有作用,艺术作品只有在被表现、被理解和被解释时,它的作用才得以实现。②电影的商业反馈系统很少提供给观众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创造性输入,而是通过对一部当前电影所表达的集体的认可或者不认可,影响未来的变化。这样的反应有一种累积的效果,开始是孤立的,而后渐进式地把一个电影故事提炼成一个熟悉的叙事模式。③一部作品的历史作用和审美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确定并被得到证实。这种间接的参与像一只无形的手,影响着甚至决定着电影产品制作的方向,通过“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介入文本的历史生命创作,既要求导演坚守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同时又要重视观众的阅读经验和意向性创造。
电影创作者与观众之间存在着一个互相影响的动态历史过程。电影制作者在创作中以观众为中心,既要照顾观众的审美经验,又要创作出视觉新鲜感以拓展观众的期待视野,从而达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2008年瑞典版的《生人勿进》(Let the Right one in)④获得了北欧电影节的一系列大奖。2010年美国好莱坞乘胜追击翻拍了此片,并将其名字改为《Let Me In》,单从名字的转变上,就可以看出美国版影片较瑞典版影片更加直接,也更容易令观众理解。而其在影像的表达上,具有和片名同样的风格转换与保留。美版影片秉承了瑞典版影片简约清秀的风格,场景选择上尽量向北欧白雪皑皑的环境靠近。赋予全片晶莹剔透、宁静别致的底色。这样的环境设置将全片基调定位在一种简单与浪漫、悲伤又纯粹的情境之中。瑞典版影片的摄影风格更偏重观众对艺术电影的理解,没有过多的特效和声光电的配合,色调明亮却并不开朗欢乐,尽管小男孩生活在一种压抑之中,小女孩又是一个千年吸血鬼,但感受不到恐惧与,幽闷与低沉,规矩的构图方式,让整个影片显得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美国版影片在摄影方面的商业气息更加突出,景别上更多使用近景和特写,景深较浅,多使用逆光和滤光镜,使整个画面色调偏暖,色彩明亮且饱和度高。在视觉内容的选取上,美国版影片将瑞典版影片中略过和回避的细节与诡谲的音效配合,在视听层面强化刺激感,放大该片恐惧特征,以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例如,增加了女孩变身吸血鬼的镜头、咬颈嗜血的情境等,使好莱坞式的商业电影再次与北欧童话的人文情怀区分开来,使其具有更加商业化的市场卖点,在跨文化传播层面占据有利优势。
结语
好莱坞电影对传播效果的研究是多元化的,从受众的范围来讲,是基于观众反馈,并带有全球化特征的;从主题诠释来讲,是带有人类情感普适性的;从艺术手法运用角度来讲,是集百家之精华,并保留自我特征的。在好莱坞电影占据世界商业电影市场半壁江山的形势下,中国电影制作者要在努力学习好莱坞电影制作手法的同时,将跨文化传播作为创作的重要考虑要素,将中国式的审美文化植入观众内心,才能让中国电影走得更远。
注释:
①【美】乌尔夫·赫德托夫特:《处于文化全球化和民族诠释之间的当代电影》,《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6页
③【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第17页
④《生人勿进》改编自瑞典小说家约翰·林德科维斯特(John Ajvide Lindqvist)2004年的同名畅销书。本片获2008年纽约翠贝卡电影节最高奖,获2008年高森博格电影节最佳北欧电影奖及柯达最佳摄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