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医院感染中应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30 浏览:11323
论文导读:加院内感染的潜在性危险。有研究显示当护患比例下降到1∶1.2或1∶2时,院内感染的相关风险分别升高为16.6到61.5。ICU重症患者集中,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较多,床间距过窄也会增加感染的机率。1.2.2工作流程不合理,进出ICU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不分开,床单位配备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设施少,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增加了院内感染发
摘要:综述了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通过护理干预,提高ICU护理人员感染制约意识,并注重关键环节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医院感染制约措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得以实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护理干预ICU患者医院感染制约措施
1671-8801(2013)11-0078-02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要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引发重症病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内在因素、疾病相关因素和治疗因素以及环境因素[1,2]。如果一旦感染则会加重原发病,使病情恶化复杂,给治疗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3]。制约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以消毒、隔离和灭菌为主的预防和制约措施都离不开护理操作,因此护理工作是预防和制约感染的重要环节[4]。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制约和减少ICU的医院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现综述如下。
1ICU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1.1相关医疗制度不完善如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等[5]没有切实可行的制约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是院感发生的主要理由。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是制约医院感染的重要保障[6]。

1.2ICU环境的理由。

1.2.1ICU工作人员不足或环境拥挤也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潜在性危险。有研究显示当护患比例下降到1∶1.2或1∶2时,院内感染的相关风险分别升高为16.6到61.5。ICU重症患者集中,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较多,床间距过窄也会增加感染的机率。
1.2.2工作流程不合理,进出ICU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不分开, 床单位配备的洗手设施和手消毒设施少,洗手设施不符合要求,增加了院内感染发生的几率。
1.3ICU护士的理由: 众所周知,医院对患者进行的各种诊疗活动都由护士完成或协助完成,医院感染制约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制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
1.3.1ICU护士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专科知识欠熟悉:李尚兰等调查显示,护士对VAP、CRBSI及多重耐药菌隔离防护3方面专科知识的答对率不足60%, ICU护士对这些专科知识的掌握不理想,也是引起ICU医院感染的相关理由[8]。
1.3.2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手卫生是预防和制约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9]。护士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10], 据美国疾病制约中心估计,大约有1/3的医院感染可以通过良好的手部卫生行为来制约,护士手卫生和标准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很高但依从性却较差,仅有30.4%的护士做到操作前后洗手,50.0%的护士仅在操作后洗手[11]。

1.4病人理由。

1.4.1ICU患者多因原发病而造成医院感染,这些原发病包括重型颅脑损伤、脑梗塞、脑出血等,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气道清除功能减弱,咳嗽与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口咽部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胃液反流,发生误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吸致细菌下移[12]。
1.4.2ICU患者长期卧床、机体免疫力下降、治疗性禁食等使患者蛋白质分解过多,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成为易感者,长期卧床致肺部淤血,痰液聚集在肺或气管内不易排出增加感染率[12]。
1.5侵袭性操作。大多数患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如血管内置管(静脉输液、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都是造成患者院内感染的直接因素,造成机体防御屏障的人为破坏,也是医院感染特有的传播方式,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入口与繁殖基地,它既可以将外环境细菌带入人体,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以将自体细菌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内源性感染。侵入性材料使用很容易引起细菌粘附,同时侵入性材料置入时间长短与患者的易感性成正比,有报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院内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重要理由[13]。
1.6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和繁殖,而耐药菌株感染仍是目前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ICU 病人病情危重,使用抗生素品种多,存在许多预防性用药,联合用药和较多使用昂贵抗生素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破坏了正常菌群内部各种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造成了微生物失衡,使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条件致病菌得以大量繁殖,成为病原菌,从而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12]。
1.7胃肠外营养。完全胃肠外营养转变了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耐药菌株的增加,使很多常用的抗生素失去预防感染的作用[13]。
2常见感染部位
2.1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在院内感染中占第一位[8],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多, ICU 病人常因昏迷、麻醉、手术、咳嗽能力减弱 、误吸,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损伤了呼吸道正常防御机能,长期使用呼吸机,管道处理不当导致细菌繁殖,气管内吸痰操作不当等[14]。
2.2泌尿道感染:危重病人均需留置导尿,尿管留置时间长,无菌操作不严而带入细菌,操作粗暴发生擦伤,导管过粗过细,都有可能为细菌的侵袭繁殖提供条件[14]。
2.3血行感染:静脉内反复输液和给药,尤其是静脉高价营养,需行深静脉置管,从而大大增加了血行感染的机会,加上三通开关的大量使用,可将细菌带入血液循环,也会造成严重的感染[14]。
2.4各种引流管的逆行感染:ICU 的危重病人因治疗需要经常放置多种引流管道,如胸腔负压引流。脑室引流、腹腔引流等。随着引流时间的延长和操作护理次数的增加,也会因细菌的侵入而引起感染[14]。
3护理干预措施
3.1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15]。建立健全完善的医院感染制度和院感监控管理小组,每个月对ICU环境及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抽查及分析,对存在的理由,寻找理由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 制订适合ICU的消毒隔离制度和探视制度[16]。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khllw/lw3426.html上一论文:浅谈急性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的评估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