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中药足浴为主治疗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及护理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731 浏览:21989
论文导读:麻木,肢冷如冰”记载,故祖国医学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归属“消渴痹症”范畴。目前认为该病中医发病机理是消渴日久,津伤气耗,气阴两虚,久病入络,瘀血阻滞,筋脉失于濡养。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法,疗效不能完全确定。但我科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DNP患者临床以“麻”、“痛”为主,下肢损害多见,甚者夜不能寐,痛苦异常,虽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中药足浴对糖尿病早期的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护理。策略: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6例,在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制约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以中药足浴治疗为主,对照组加服甲钴胺胶囊500ug/次,3次/日,口服。以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58.9%,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作用(p<0.01)。结论: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疗效肯定,期间配合积极的护理,可以使治疗效果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中药;足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多以下肢麻木,其发病机制为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探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药物和策略有其临床价值和积极作用。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中药足浴为主策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策略
一般资料,入选观察病例共116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T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35—72岁,平均56.4+7.3岁;糖尿病病程4—18年,平均8.4+6.2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0.5—8年,平均4.2+1.9中药足浴为主治疗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及护理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年。对照组56例,男24例,女32例。年龄37—73岁,平均57.7+6.8岁;糖尿病病程3—17年,平均7.2+5.8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0.6—6.5年,平均3.9+2.1年。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符合1999年WT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合并以下临床症状和体征[2]1患者皮肤呈对呈性麻木或疼痛,下肢明显,夜间尤甚,有虫爬感或袜套样感觉,或烧灼样疼痛、针刺样疼痛、电击样疼痛、感觉迟钝等;2肌肤粗糙或有皮肤瘙痒,或有皮肤深浅感觉减退等;3肌萎缩或肌无力,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4下肢肌电图检查提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5排除其他理由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辨证分型 所有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舌苔脉象分寒凝型和瘀热型两型。寒凝型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肌肤发凉、冷痛,以夜间为甚,痛处固定,喜温喜按,伴形寒畏寒,面色少华或苍白,舌暗红或淡胖,苔白或白腻,脉细或沉细。瘀热型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呈烧灼样或针刺样或点击样疼痛,疼痛走窜不定,触之痛甚,喜凉恶热,伴口干苦,面色红赤,舌暗红或有瘀点,苔少或薄黄,脉细涩或数。
2治疗策略 所有病人基础治疗均相同,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制约,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注射,制约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2组病人以1个月为观察周期。
2.1治疗组 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中药足浴,寒凝型药物组成:制附子10g,川乌10g,,川椒10g,路路通15g,苏木30g.。瘀热型药物组成:黄柏30g,苦参30g,丹皮15g,鸡血藤30g,苏木30g.。两组药物均浓煎制成500ml/瓶,兑温水至足踝,浸泡30分钟,水温制约在不超过40°C。1次/日。

2.2对照组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甲钴胺胶囊500ug/次,3次/日,口服。

2.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2.4统计学策略 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3]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腱反射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较前有所减轻,腱反射有所恢复,但未达到显效标准,肌电图神经传导较前增加3~5m/s。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较前加重,肌电图无明显改善。
3.2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5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3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2例寒凝型患者在足浴时因浸泡时间超过30分钟,出现足底水泡,退出治疗。对照组有3例患者服用甲钴胺胶囊出现轻微恶心,但未退出治疗。
4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现代医学并未完全明了其发病机制,目前一些研究发现主要与高血糖状态引起的代谢、循环障碍有关,同时与神经营养因子实减少、自身免疫性损伤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西医缺乏对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麻木、疼痛等症状有效的治疗手段。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明确的诊断病名,但历代名家有过一些论述。《王旭高医案》有“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冷如冰”记载,故祖国医学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归属“消渴痹症”范畴。目前认为该病中医发病机理是消渴日久,津伤气耗,气阴两虚,久病入络,瘀血阻滞,筋脉失于濡养。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法,疗效不能完全确定。但我科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DNP患者临床以“麻”、“痛”为主,下肢损害多见,甚者夜不能寐,痛苦异常,虽治拟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法,但其实一般疗程较长,见效较慢。病位主要在下肢足部经络,其病机特点以“瘀”为主,临证分寒、热两端,或为寒凝或为瘀热,因此治疗以活血化瘀为首要,或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或治以清热凉血,通络止痛。但传统的以内服中药汤剂治疗,药效很难达到下肢远端经络,故疗效并不理想。我科以中药足浴为主,通过对下肢经络和足部丰富的穴位直接刺激,加上合理的浸泡时间就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寒凝型足浴方中制附子、川乌、川椒辛温大热,功能温经散寒,通络止通;路路通、苏木祛瘀通经,舒筋活络,诸药煎水外用,能温通足部经络,祛除足表寒气。瘀热型足浴方中黄柏、苦参性寒味苦,功能清热泻火解毒,配丹皮、鸡血藤,凉血活血,苏木通经活络,诸药煎水泡足功能清热凉血,活络止痛,明显改善足部烧灼感、刺痛感。
本研究通过以中药足浴治疗为主,标本兼治,更注重治标,以迅速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麻木、疼痛感,论文导读:
减轻患者痛苦,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在进行足浴时,只要注意药物浓度、水温及浸泡时间,就可避开足部起泡,起到良好效果。本研究成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长玉,神经节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基础与临床〖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5,11(1):40-42
[2]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