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分析小康社会图景勾勒与苏州实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8599 浏览:82327
论文导读:何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争取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到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将“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我国20世纪后20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二、苏州之行勾勒出小康社会发展的图景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以后,一向重视调查研究的在十二大召
小康社会思想在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理由深入深思的一个成果,是分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具体体现。1983年2月6日至9日的苏州之行,对于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苏州人民在小康社会思想的指引下,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发扬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走出不断创新的“昆山之路”,学习借鉴新加坡的“亲商理念”,在实现总体小康、全面建成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探索,用极具创造性的实践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对小康社会构想进行了真理性验证和诠释。
一、小康小康社会图景的勾勒与苏州实践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社会成为二十世纪术现代化发展最好的注脚
“小康社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设计中国现代化进程时,继承传统思想遗产,反思历史经验教训,立足客观实际国情,放眼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将民族复兴梦想和民生幸福追求融为一体,对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新定位。“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是与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一脉相承的。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奋斗,而且也为国家的现代化而上下求索。在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多少仁人志士都提出了各自的设计蓝图。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以为代表的中国人,不断设计、完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和发展战略。上世纪60年代中期,“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一奋斗目标响彻中华大地。然而,“”的爆发,几乎阻断了我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鉴于历史上急于求成的惨痛教训,在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现实比较下,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几经深思,对世纪末的现代化发展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并进而用“小康”这一饱含中国传统文化又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词汇来表述“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是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次调整,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准,向来重视定量分析的,在经过深入调研后确定为:“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l万亿美元,人均800美元。”对于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提出争取10年翻一番,20年翻两番,到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将“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我国20世纪后20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苏州之行勾勒出小康社会发展的图景

小康社会目标确立以后,一向重视调查研究的在十二大召开后不久,即躬身力行前往苏州,就小康社会建设理由进行实地调研。
苏州之行极大地增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信心。因为对极为关心的“经济发达地区究竟有没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理由。苏州给出了令他满意的答案:“像苏州这样的地方,我们准备提前5年实现党提出的奋斗目标!”对于“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的理由,苏州更是给出了令他欣慰的答复:“第一,人民的吃穿用理由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理由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理由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转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而对于“苏州农村的发展采取的是什么策略?走的是什么路子?”的理由。苏州的回答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农村经济所以出现新的飞跃。主要靠两条:一条是重视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依靠技术进步;另一条是发展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发展了中小企业;在农村,就是大力发展社队工业。”“关于社队工业的发展,归根结蒂,凭借的是灵活的经营机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从原材料的获得、资金的来源到产品的销售,完全靠市场。因此可以说。是市场哺育了社队工业。”“看来,市场经济很重要!”给市场经济下了一个精辟的结论。
通过这次苏州调研,对全国20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的可能性更加肯定,因为经济条件好、基数比一般地方要高出许多的苏州能够实现“翻两番”,那么那些基数比较低的地方“翻两番”应该更不成理由。

三、苏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功实践

小康社会的伟大构想在苏州的实践,深刻地体现在苏州人民在苏州市委的领导下,抓住三次重大机遇,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探索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小康建设之路,在全国版图上率先展示了一幅小康社会的靓丽画卷。
1 农转工:乡镇工业崛起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工业化。上世纪80年代,苏州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历史机遇,打破单一计划经济的坚冰,冲破二元经济结构的壁垒,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被誉为“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了骄人的成绩。1984年,苏州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1988年,乡镇工业总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据“半壁江山”。苏州人从谷场走向市场,实现了“农转工”的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新路,成为“苏南模式”的主要范例,也为以后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内转外:“三外”齐上推进国际化。经济国际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地方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上世纪90年代,苏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改革开放重心从珠三角转向长三角、跨国公司在全球低成本扩张、全球制造业加快梯度转移的绝佳机遇,凭借紧邻上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依托乡镇工业崛起形成的巨大论文导读:
加工生产能力、已有的市场流通网络和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外贸、外资、外经齐上,合作、合资、独资并举,各级各类开发区并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2000年全市实际到账外资29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41倍;实现进出口总额突破200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106倍。3 量转质:量质并举绘就全面小康的现实模样。经济发展质量是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的终极仲裁人。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苏州紧紧抓住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性决策的机遇,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创新社会发展方式,走和谐发展之路;创新区域发展方式,走率先发展之路,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开拓全面小康之路,经济社会发展量质并举,并于2005年底率先完成省定全面小康的指标任务,从而完成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苏州全面小康社会的现实模样,是经济发展又好又快,更是民生幸福得到全面保障。

四、小康社会思想在苏州成功实践的深刻启迪

苏州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小康社会思想成功实践的印证。综观苏州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历程,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深刻启迪:
1 解放思想是成功实践的先导。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解放思想的路径策略是“扬弃”。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首先是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乡镇工业“异军突起”;其次是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束缚,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再次就是冲破了姓“公”姓“私”的束缚,民营经济快速腾飞;最后是冲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苏州的成功实践表明,要解放思想,就要善于“扬弃”。什么该发扬,什么该抛弃,一切以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为原则。正是这种思想上的解放,使苏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占得先机。
2 发展经济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矛盾和理由的根本途径,没有发展,就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30多年来,苏州上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在宏观环境有利时,就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奋勇争先;在宏观环境不利时,就创新思路,迎难而上,咬定目标,坚定信心,负重奋进。可以说,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是苏州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经验。
3 创业精神是小康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经济发展是人发挥主体作用改造自然的结果。苏州发展的历程就是苏州人民创业的轨迹。改革开放初期,苏州人民踏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吃尽千辛万苦办企业、说尽千言万语拉客户、历经千难万险谋发展的“四千四万”精神,铸就了苏州人民创业精神的根基。此后,苏州人民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精气神:开创共和国第一个自费国家级开发区,走出一条开拓创新的“昆山之路”;7个月建成一流现代化专用码头,铸出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打造亲商、富商、安商现念,谱出创优服务的“园区经验”。与“四千四万”精神一脉相承的“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和“园区经验”,共同凝聚成苏州人民弥足珍贵的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是推动苏州小康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
4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努力形成二者的合力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体制保障。市场与政府是调节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两只手。30多年来,苏州在逐渐认识市场经济运转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和看得见的手——政府调控“两只大手”的合力作用。上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的发展,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但“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并得到的充分肯定。上世纪90年代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民营经济的发展,当下的转型升级,都是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合力推动的结果。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其经济职能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做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情,做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事情。正是政府与市场的互补合力,推动了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协调发展。
5 创新引领是小康社会建设的驱动力。创新是创造性的、突破性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苏州可谓深谙此道。纵观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可以发现苏州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与创新引领战略,围绕提升区域科技实力,走出一条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核心、以创新体制小康社会图景的勾勒与苏州实践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为手段、以各类科技同区为载体,全面提升科技水平。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以创新占领发展制高点的发展道路。使创新引领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内生驱动力。
6 惠及民生是小康社会建设的落脚点。经济建设的目的是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直接地体现于民生理由。民生优先,贯穿于苏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苏州的小康社会,是民众普遍认同的小康,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等各方面,苏州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苏州人民群众的小康愿景已然一步步化作现实。
实践无止境,发展无止境。当前,苏州已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先行一步、率先发展,必定更早更多地遇到新情况、新理由。面对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态势的延续,面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面对苏州转型升级发展的迫切要求,苏州人民正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发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精神,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把握苏州经济进入平稳增长期的显著特征,全力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