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析译者主体性在《论语》两个英译本“文化负载词”中凸显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906 浏览:160441
论文导读:方面,从而表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展现出不同风格和内容的译文。因此,文学翻译可被视为一种译者对原文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性“改写”活动,从而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目的的过程,是译者的审美观、价值观、文化观在译文中的“缩影”,是译者的“身份”在译文中的“凸显”,揭示出
【摘 要】随着翻译研究视野的不断扩展,译者主体性成为近年来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对理雅各、辜鸿铭《论语》两种英译本的比较分析, 指出在古代典籍英译中译者应该提高文化自主意识,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论语》;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
在我国的经典作品中,《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其思想和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给予华夏儿女智慧和启迪。从16世纪末至今,《论语》被源源不断地译成各种文字,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缩影。在 《论语》的诸多外译的英译本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理雅各译本、辜鸿铭译本、林语堂译本、庞德译本、韦利译本等。这些译本对《论语》在西方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各译本表现形式又各有不同,从而体现出鲜明的译者主体性特征。因此,研究译者主体性对《论语》翻译活动的影响可为今后古典名著复译之道略有指点。

一、译者主体性的本质内涵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传统的翻译观使译者处于“隐身”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观的兴起,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然而翻译界中大家们对其定义未能达到统一认识。根据屠国元对译者主体性的观点:“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笔者认为,一切译文绝不仅仅是对原文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再创造,是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这一主要因素。译者的主体性则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能动地、自我地对原语的操纵过程,是译者的“身份”在译文中的“凸显”。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对某一特定时代环境下的作品所进行的共时性跨语言和跨文化双重性的交际活动,译者会随其自身的翻译目的和交际需要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体现出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和不同的翻译效果。

二、译者主体性之下理、辜《论语 》译本翻译策略比较

(一)译者主体的翻译目的

理雅各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他的一生是从传教士走向汉学家的一生。作为一名传教士,他希望通过为当时的传教士们提供一个相对系统又全面的中国经典翻译来加快传教的过程,将中国儒家经典传播到西方。也就是说,理译目的是那些和他有着同样兴趣的西方学者一起学习中国这一异国文化并了解中国儒家思想中所蕴含的深刻的道德、哲学思想等东方文化精髓,因此,他希望译文能保持原著的原汁原味,使其目的语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异国的奇特之处;而辜译主观目的很强,他在译序言中指出“理的翻译是多么令人不满意”从而会造成西方读者对中国文明认识的扭曲和诋毁,因此他想从真正作用上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思想及其译者主体性在《论语》两个英译本“文化负载词”中的凸显性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道德的真谛传播到西方,他在译序中的表述可以看出他旨在使西方那些普通读者通过阅读其译本能够很容易地、正确地了解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因此,为消除陌生感,辜在其译本中基于欧洲读者熟知的思想旁征侧引地传递原语所蕴含的思想真谛。

(二)译者主体在“文化负载词”中翻译策略之比较

《论语》中许多如“仁”、“礼”、“君子”及“道”等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核心文化词,这些词对于英国哲学传统文化显得有些生僻。译者所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巧妙地处理文化负载词从而传达原文的精神。朱熹将“仁”定义为“爱的准则和完美的心灵美德”。通过两个译本的对比,理将“仁”处理为true virtue,the man of virtue,the virtuous;而辜则将“仁”译为moral character,moral man和morality。不难看出,理受到南宋儒家学者朱熹所做的注解的影响,将“仁”译为一种美德(virtue),将“仁”看做是美德的范畴;作为一名传教士,他意在将“仁”这种儒家思想介绍到西方国家;而辜精通英汉双语文化,能够深刻理解“仁”的内涵,将其译为一种道德(morality),属于道德范畴,杨伯峻将“仁”解释为“至高无上的儒家道德,作为儒家道德标准之一”。由此可见,辜译更能表达出儒家思想中“仁”的精神本质。再者,关于“君子”一词,理多处理为a superior man,man of superior virtue,virtuous man,the Chun-tsze,辜则译为a wise and good man,a gentleman,scholar/an educated man。理将“君子”理解为“贵族+高尚道德”的人或者直译为“Chun-tsze”;辜则理解为“智者+善人+学者”且具有绅士风度的人从而使得西方读者更容易把握君子在中国的形象本质。显然,理译尽量将原语文化植入目的语文化中,采用异化手段,保留原语文化表达从而使得译文增添了一些难以理解的表达成分;而辜为了减少译文中的异质成份和陌生感且使目的语读者了解原作的真实面貌而采用归化手段。
三、结语
理雅各和辜鸿铭成长于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和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宗教信仰、文化底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些因素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其翻译活动中,体现在不同的翻译目的和策略等方面,从而表明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展现出不同风格和内容的译文。因此,文学翻译可被视为一种译者对原文的独特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性“改写”活动,从而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目的的过程,是译者的审美观、价值观、文化观在译文中的“缩影”,是译者的“身份”在译文中的“凸显”,揭示出译者在译本多样性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其对翻译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理雅各译.四书[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
[2] 屠国元.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解释[论文导读:J].中国翻译,2003(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0.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4.作者简介:胡仁青(1985-),女,硕士,山西朔州人,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上一页12
J].中国翻译,2003(6).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90.
[4] 朱熹.论语集注[M].齐鲁书社,1994.
作者简介:胡仁青(1985- ),女,硕士,山西朔州人,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