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以纸为媒文化与情怀无可替代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101 浏览:94488
论文导读:
因为纸张的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传播才真正进入一个快速有序的阶段;也因为纸质书本或媒体的存在,阅读升华为一种生活品位,并承载着一种特别的文化情怀。
前几天朱荣国和太太去逛书店买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名叫《窄门》。他问她,这书你不是在ipad上读过好几遍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她回答,如果不买就不能真正拥有这本书,ipad上的阅读纯粹是为了浏览内容,而更深刻的情结是“我一定要买回来再看”。
其实这样的经历好像不少人也曾有过,对于自己看过并钟爱有加的电子书,一旦发现实体纸质版总要买上一本,要么留作纪念,要么权当。朱荣国说,这正是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的最大区别,前者扮演着工具的角色,而后者承载了一种特别的文化情怀。
书签、印章、折角、以及密密麻麻书写的旁批……
它们只存在于真实纸张之上
同样是文字,就内容而言,屏幕上与纸张上不会有太大区别,电子邮件与传统手写书信也没有什么差异,而且现代技术更省去了不少麻烦。但朱荣国还是很少会选择电子书的,除非是“需要获得某个资讯而恰恰又没买到相关实体刊物的时候”,电子书充当了像《新华字典》一样的角色,具有可以及时满足所需的强大功能,却始终和阅读本身没有关系。这并非所谓的“纸媒情结”,而是二者之间原本就无可替换,他严正强调着,电子阅读与纸上阅读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它们各自拥有各自的作用。
“从前和父亲住在一间屋里,也会写上整整8页的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笔写字本身就是一个整理逻辑思维的过程;“长大后偶然得到失散15年的朋友的地址,我没有先打电话过去,而是写了一封信”,朋友说打开信纸的那一刹那,15年前的熟悉感便透过字迹立刻袭来;“有镌刻名字的藏书印章,也有在一本书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阅读感受的旁批记录”;“有书签时夹一枚书签,没书签时折一页书角”……这一切一切,电子科技皆无法实现。朱荣国将这归结为一种情怀,或者更准确说是一个个冷冰冰标准化字体字母所不包含的那些与文化有关的东西。
过多、过快、过便捷……
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惟一目的
单纯从一个商业的角度去看,效率是王道,于是我们会选择最快且最简便的方式,这是电子阅读与电子通讯工具存在的理由;但从情感的角度去理解,“是不是每件事都必须今天就实现,是不是每个东西都非得立刻马上就达到”?当然不是,甚至在哲学与美学的理论范畴中,有时慢有慢的美好,极简亦往往胜多。
互联网诞生至今,没有边际的信息铺天盖般源源不绝涌来,不受地域之限,更没有时间延迟性,你可以说这是好事,扪心自问是否也会时常感到不辨真假、无从选择。相对于信息极度缺乏时的恐慌而言,信息过度泛滥其实也会产生恐慌,因为“你不确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这个时候你或许会转而求助于纸媒的筛选与判断。这就如同数码相机拍摄的2000张照片与传统胶卷冲洗出来的20张照片份量完全不同一样,朱荣国举例道,前者通常沉睡在硬盘里,后者却随时“翻着乐”,且看且珍惜。
因而他相信,纸媒永远是最好的文化载体,并非短效性的工具,而在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层交流所需。与此同时,纸媒比电子书更容易带来阅读的愉悦感以及足够的深思时间,翻阅一本书比浏览一段电子文本自如、自由、没有压迫感,这是事实,纸媒有其属于纸媒的巨大发展空间。
乐趣、数据安全度、阅读真实氛围……
因为无可替代所以继续相伴前行
曾有一个68岁的读者,为了《礼志》杂志专门打造了一个紫檀书架;为了寻找遗漏的某一期杂志,在淘宝百般搜索,最后半夜开着奔驰跑了足足二十几公里外加步行100多米方才如愿以偿。朱荣国分享的这个案例虽然不是绝大多数,但也从某个侧面验证了纸质媒体的其中一种未来存活范本,不是单纯为了获取知识或资讯,更大程度上满足之乐趣,“这便要求从纸张、到装帧设计、再到阅读愉悦感等等方面都不断创新与提升”。
美剧《神盾特工局》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某某情报局的数据库既高科技又庞大至极,但位于大楼四层的最核心数据库重要中心却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内里竟然全是纸质文件!朱荣国分析说,为什么美国人要设计如此剧情,就正在真实的纸质信息有时比数据信息更具安全感。“当然你可以说纸也是可以一把火烧没的,但前提是有人去真正点火,相比于入侵的不稳定性而言,这还是更易制约的”。
无可否认,在整个人类的文化史上纸张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纸张的出现,文化与文明之传播才真正进入一个快速有序的阶段;也因为纸质书本或媒体的存在,阅读升华为一种状态:“不着急,有时间慢下来,产生一些共鸣,留下一些文化的沉淀”。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hrsllw/lw33279.html上一论文:简析舞蹈文化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