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对中国“龙舟运动”文化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93 浏览:33772
论文导读:
摘 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几千年来的图腾。龙舟运动作为我国一项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经历了民间祭祀、社会产品化、民族国际化的发展历程,龙舟文化的发展也映射出中国民族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理由,本文从龙舟运动发展的重大阶段对社会文化造成的影响为主线,分析研究不同时期推动龙舟运动发展的因素,探索新时期龙舟运动普及、发展的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龙舟运动;龙舟竞渡;龙舟文化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几千年来的图腾。在中国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有许许多多关于龙的传说,继而又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以龙为主题的活动。龙舟运动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一项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龙舟文化迅速与西方文化融合,并以其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魅力深受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喜欢。龙舟运动作为一项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其久远的经历、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早为世人所知,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龙舟运动文化发展的研究也随之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新领域。

1.龙舟运动的定义

“龙舟运动”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中国龙舟协会的标准比赛龙舟配备有龙头、龙尾、鼓(鼓手)、舵(舵手),以此保持中国民俗传统。在传统龙舟的比赛中,可考虑设立锣(锣手)。
根据区域民俗特点不同,龙舟造型在头尾设计方面包括凤舟、舟、龟舟、虎头舟、牛头舟、天鹅舟、蛇舟等形状均可保留原有规格和名称,但只要是类似划龙舟动作,亦统称为龙舟运动。1

2.不同历史阶段龙舟运动的发展

龙舟运动的发展从文化内涵上学术界普遍认为,龙舟运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复杂的演变过程,因而龙舟运动的文化内涵有了显著的变化。

2.1龙舟运动的起源

龙舟运动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化形态在流传过程中留下了较为深刻的时代痕迹。龙舟运动的历史相当久远,它的起源众说纷纭,至今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较有影响力的说法认为龙舟运动的起源于:图腾崇拜、生产劳动、祈福祛病、祭祀英雄人物2。
对神灵龙图腾的崇拜有人认为龙舟竞渡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其源就在“龙”。在纪念英雄人物说中大多数人则认为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有一部分人认为,龙舟运动始于伍子胥。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由此可以推测,龙舟运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的出现比屈原所处的年代要早得多。

2.2民间祭祀文化的龙舟运动

龙舟运动原始状态下作为民间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的比较粗糙、比较直观的活动。它过多注重活动情景、感性色彩,并且地方色彩浓对中国“龙舟运动”文化发展的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厚没有秩序性、社会效应和社会反响较小,它以一种“名俗文化”的状态存在。作为民间祭祀活动的龙舟运动在原始萌生阶段的活动,在文化心理、文化意识、文化行为诸方面的特点是简单粗糙,它还不能对民众的思想、品德、行为产生影响和导向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的龙舟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随之出现的一些变化,这一切无不被刻上了时代、民族和地域的烙印。同时随着龙舟运动现代化的发展,重大节日的庆祝、各地龙舟运动的交流等等因素大大推进了龙舟运动的发展。
南北朝至20世纪70年代以纪念屈原为主题的民族英雄祭祀活动成为了龙舟运动的发展的一个时代先河,开辟了纪念“民族英雄”的文化阶段。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明确指出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一千四百多年里在龙舟文化发展史里形成一个阶段,这一主题始终未变。这一龙舟运动文化阶段把古朴原生形态的端午竞渡,改造成富于理性、时代作用和文化内涵的的竞赛活动;把屈原的爱国精神通过龙舟运动普及成社会意识形态,并逐渐升华为民族忠贞爱国精神的特征,借助端午节日的龙舟活动形式对民众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社会责任起着引导、规范的作用,使得原生态的民俗龙舟运动升华成一种理性的文化,对民俗文化作了脱胎换骨的再创造。如果中国历史上没有爱国英雄屈原的壮举就不会形成源远流长、主题鲜明的龙舟文化。
作为龙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纪念“民族英雄”的文化阶段从民族盛大节日庆典的形式弘扬爱国精神,并使之升华为中华民族“刚正不阿、忠心爱国、团进奋进”的传统思想,积淀为我们民族绵延发展的凝聚力,对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社会意识,社会行为具有积极的贡献。

2.3现代社会商品化文化的龙舟运动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文化发展和经济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翼,相互平衡缺一不可。从人类文化的角度和作用上来说,“由于人类一切为发展而发生的经济行为都具有文化作用,因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经济结构是人类文化生长的一种物质表露形态;而作为以精神生产为主要表征的人类文化行为,则是在这一生长过程中人类文明的另一种表现形态”3。
龙舟运动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商品化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商品文化的氛围也日趋浓厚。从端午节龙舟祭祀活动到龙舟节的龙舟竞技比赛其文化内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出龙舟运动这一古朴、封闭的民间活动,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性转变。龙舟运动直接服务于商品社会、服务于经济建设,体现出新时代的活力和新的文化内涵。各地龙舟协会的建成和“国际龙舟节”的不断举行,则使中国龙舟运动由传统走向世界,同时也成为文化价值传播和经济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人们对龙舟竞渡的商品文化价值的研究也是始于这一阶段。
现代龙舟运动主要围绕挖掘和探索龙舟民族文化精髓与社会发展关系展开。着重体现在民间龙舟文化与现代龙舟竞技比赛结合的社会价值,龙舟对民族体育未来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随着龙舟运动的发展,各国龙舟比赛及国际龙舟比赛的举行充分反映了人类创造这一体育文化的原始需要及动机是相同的,也向人类社会展示了体育活动的“世界一体化”前景。但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能否成为最高赛事——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而在于它是否具有超出体育范围的社会价值论文导读:家级裁判员李威在2011年中国(博鳌)龙舟工作会议上讲目对中国“龙舟运动”文化发展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前龙舟宣传力度仍然薄弱,这和中国龙舟运动的蓬勃发展已不相适应,急需加强。在加大龙舟运动的宣传上除了宣传龙舟运动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健身功效、民族和社会作用外,还要加大中国
、文化作用和实用价值。

3.龙舟运动的发展前景及措施

目前龙舟运动的发展应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应在社会化、制度化、正规化、体育化、国际化等方面逐渐成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龙舟运动特有的文化内涵与其他水上项目相融合,将龙舟运动发扬光大。

3.1加强龙舟运动管理

目前我国龙舟运动缺乏统一的管理,各地龙舟运动开发无序,各地方的龙舟比赛不规范,存在比赛时间不统一,竞赛规则执行不严格、各地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今后应加强龙舟运动的管理,建立龙舟机构。使我国龙舟运动的无形资产开发市场运作的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接轨,提高龙舟运动资源市场化程度做到资源的重新开发与整合。完善龙舟市场体系,提高整个龙舟赛事的运作能力,大力开发龙舟运动的无形资产和社会效应。

3.2制定严密的竞赛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

加强龙舟运动管理和竞赛制度与国际接轨实现大跨越发展。1984年5月,国家体委总结了不同地区的龙舟运动的竞赛经验,制定颁布了《龙舟竞赛规则》等,国家从比赛项目、航道、服装、器械、运动员规则、裁判员守则等作了明确的规定。2003年中国龙舟协会审定,中国龙舟协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员委员会编著修订了新的《龙舟竞赛规则》《龙舟竞赛裁判法》。但我们还应该根据国际形势和赛事变化不断加强民族体育项目龙舟运动的规则研究,制定科学的训练策略和比赛规则,使之与国际接轨。

3.3民间龙舟运动与体育竞赛有机结合

龙舟运动若想发扬广大,带动中国民族体育走向国际,就应将竞技运动的统一性与传统体育的多样性结合在一起。在走竞技化道路的同时保留传统特色,经济与创痛同步发展。

3.4加大龙舟运动的宣传力度

加大龙舟运动的宣传是使龙舟运动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龙舟国家级裁判员李威在2011年中国(博鳌)龙舟工作会议上讲目对中国“龙舟运动”文化发展的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前龙舟宣传力度仍然薄弱,这和中国龙舟运动的蓬勃发展已不相适应,急需加强。
在加大龙舟运动的宣传上除了宣传龙舟运动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健身功效、民族和社会作用外,还要加大中国龙舟公开赛、中华龙舟大赛的宣传力度。利用各地电台、网络、论坛等主流媒体的强势宣传,将中华民族以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向世界。加大龙舟运动的宣传力度还应该加大基层宣传,例如在各院校加强龙舟知识的讲座与竞赛、拓展和普及龙舟体育课程,多渠道的宣传龙舟运动,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学生认识龙舟、参与龙舟、宣传龙舟,更为龙舟发展储备人才。

3.5龙舟运动走进校园,纳入高校课程教学

我国非常重视民族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开展,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中明确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要“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先进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在高校中开展龙舟运动能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增进学生体质与健康。21世纪以来,龙舟运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演绎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国际大学生龙舟赛。龙舟竞渡这项古老的运动更加焕发出诱入的光芒。龙舟运动走进校园,纳入高校课程教学作用深远,可以加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集体意识,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因此以高校课程教学作为平台,运用高校教育相关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龙舟运动的特点,以培养更多龙舟人才,推动龙舟运动的发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龙舟协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员委员会.龙舟竞赛规则.送审稿,2005.
[2] 蒋立忠.论龙舟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J]云梦学刊,1995.2
[3]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2.
[4] 万建忠.龙舟竞渡活动的历史渊源[J].体育文史,1995.3.
[5] 刘靖南.面向21世纪的龙舟竞技运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1.4.
[6] 李世平.析龙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J],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