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时时刻刻》:用电影艺术文学艺术命题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828 浏览:61132
论文导读:
摘 要:作为改编自文学文本的电影,《时时刻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角度深刻阐述了“作者之死”和“读者诞生”这一对文学艺术命题。本文由此呼吁,在电信技术时代,在文艺批评实践中应该给予影视改编以更多的重视和研究,从而确立影视改编在文学研究中应有的位置。
关键词:《时时刻刻》 作者之死 读者诞生 影视改编
一、引言
2003年,在第7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时时刻刻》一举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多项大奖,成为年度获奖影片的最大赢家。影片改编自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于1998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该片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在于,小说《达洛卫夫人》的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Nicole Kidman饰)、读者劳拉·布朗(Julianne Moore饰)和书中人物克拉丽莎·达洛卫夫人(Mery Streep饰)穿越时空在银幕上相遇,这三者的互动对话关系推动着整个影片情节的展开。毫无疑问,影片的巨大成功,与三位女主演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紧密相关,作为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无论是演员的表演,还是其拍摄技巧、艺术特色,自然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在本文作者看来,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还在于对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艺术的探讨,这尤其表现在影片对文学四要素(作者、读者、文本和世界)中作者和读者的关注,以及对“作者之死”和“读者诞生”这一对文学命题的诠释。

二、电影叙事层面的“作者之死”和“读者之生”

电影《时时刻刻》所呈现的“作者之死”和“读者之生”具有电影叙事和文学命题的双重涵义;同时,从电影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作者之死”和“读者之生”又具有一明一暗或一主一副两条叙事线索。首先,从电影叙事的层面上看,处在叙事明/主线上的作者和读者分别对应着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劳拉·布朗。在影片甫一开始的序曲部分,随着汩汩的水声,画面出现1941年流经英国苏赛克斯地区(Sussex)的欧赛河(River Ouse),随后画面出现伍尔夫给丈夫留遗书,说自己预感到精神崩溃再度来袭,感觉无法渡过这次煎熬,因此她最后用石头填满口袋,疾步走向奔流不息的欧赛河水之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然后,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将观众带回到1923年的某一天,在英国的里奇蒙德(Richmod),作家伍尔夫正在创作她的呕心沥血之作——《达洛卫夫人》。随着影片故事的展开,在伍尔夫去世十年之后的1951年,在美国洛杉矶,患有产前忧郁症的劳拉·布朗正在读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在读了小说开篇两段文字之后,“她没问任何有关伦敦和女主角克拉丽莎的理由,而是问一个写出如此生动句子的人怎么会呢?”譹訛 让观众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个喜欢读小说、拥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的劳拉·布朗,竟然准备在一家旅馆服药,庆幸的是,她在最后一刻转变了自己的想法。就像她多年后给达洛卫夫人说的,“当我面对死亡的时候,我选择了活下去”。很明显,在这里死的是《达洛卫夫人》一书的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而生的则是该书的读者劳拉·布朗。
另一方面,影片中处在叙事暗/副线上的作者和读者往往容易被忽略,这条线上的作者和读者究竟是谁呢?观众只要稍事分析就不难发现,处在叙事暗/副线上的作者就是那个自认为是因他的“表演”而获得了“终身成就奖”的理查德·达洛卫。他多年来由于感染艾滋病,身心备受煎熬,他不想去参加颁奖典礼,他“做不到在大家面前装的勇敢骄傲”,他害怕“面对生命中的时时刻刻”,害怕“派对结束后的孤独,还有之后更长的寂寞”,决定不再为了达洛卫夫人而活着,所以最终在达洛卫夫人前去接他去参加典礼时从窗台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理查德这个人物虽是配角,但实则极具进一步塑造和挖掘的可能。所以,在电影《时时刻刻》的同名小说发表的第二年即1999年,罗宾·利品科特曾参照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的叙事框架,创作了小说《达洛卫先生》(Mr Dalloway),从理查德·达洛卫的视角,展现了另一个关于达洛卫先生的世界。譺訛回到电影《时时刻刻》:用电影艺术文学艺术命题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时时刻刻》上来,影片虽然没有交查德所写的小说的书名是什么,但是关于这本书的读者,我们却能够开出一个长长的名单:达洛卫夫人、理查德的前同性恋人路易斯、达洛卫夫人的女儿朱丽娅、老年的劳拉·布朗,甚至还有花店女主人。如何理解这些“读者之生”呢?老年的劳拉·布朗已在多年前未遂之后获得了重生,路易斯呢?他对达洛卫夫人说,“我离开他(理查德)的那天,搭火车横跨欧洲,那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到自由……我又谈恋爱了,跟一个学生”。这足以说明,在路易斯的眼里,他的人生也早已翻开新的一页。对于达洛卫夫人,她是伍尔夫的同名小说中的女主角,正如我们上一部分所讨论的,她的生死是具有创作权威的伍尔夫安排好了的,比如伍尔夫当年对小说创作的构思:“我本来要杀死女主角,但是我转变主意了,”“……达洛卫夫人的生命必须有结果”。对此,电影表现得极具艺术性。在影片结尾,画外音是伍尔夫给丈夫伦纳德的遗书,“……一定要真实地面对人生,了解人生的本质,当你终于了解了人生,就能真正热爱生命,然后才舍得放下。”在这样的画外音中,电影画面呈现的是达洛卫夫人在屋子里检查各个房间,然后关灯就寝,标志着这一天的结束,也预示着新一天即将来临。伍尔夫的这段话仿佛正是说给达洛卫夫人的,因为在这一天“她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生活”,她也目睹了理查德对生命的放弃,就像当初伍尔夫创作小说时的构思,小说中安排人物死是一种对比,因为“这样才能让其他人更珍惜生命”。所以,达洛卫夫人毫无疑问会一如既往地热爱生命、直面人生,积极地面对“生命中的时时刻刻”。

三、文学命题作用上的“作者之死”和“读者诞生”

本文重点想探讨的是影片如何阐释了文学命题作用上的“作者之死”和“读者诞生”。1968年罗兰·巴特发表惊世骇俗的《作者之死》一文,尤其是该文发出了“读者诞生”的宣言。多年来,论文导读:
“作者之死”和“读者诞生”这一对文学命题引起了文艺评论界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持久的讨论。有学者指出,“究其实质,宣判‘作者之死’在巴特那甚至只是策略。其立意都不在作者。他为了确立作品话语的权威和为了否定作品话语的权威,他用的都是一种手段,即宣判‘作者之死’”譻訛。这也即是他那句被广为引用的话——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的真正内涵。当然,巴特关于“作者之死”的论述并非仅仅为了确立作品话语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其相关论述具有多方面的理论价值。“首先,巴特的理论消解了作者的权威性,特别是消解了作者是文本作用的决定者这种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其次,巴特看到了文本含义的多重性和开放性。……文本就是这样永远处在未完成的开放对话的状态中。第三,对读者地位的肯定也与接受美学理论中文学文本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产生作用这个基本观点不谋而合。”譼訛《时时刻刻》:用电影艺术文学艺术命题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