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与创新能力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908 浏览:23176
论文导读:间——用柳枝和竹片来表现百鸟,他们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快而过,学生在其中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浓浓的教育氛围。这是一种有声有色的感知与创造,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同时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的动手、动脑,激励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

[摘要]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无休止的谈论话题。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及优良品德、情操与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历史责任。本文就音乐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把培养兴趣与认知教育相结合,注重教师引导激趣,“导”能使学生变活、变强,强调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做好引导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使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要围绕着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变无形为有形,使无声于有形之中,声形并茂,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活动与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逐步把他们培养成音乐的主人。
[关键词]音乐教育;艺术思维;引导激趣;精心设计

一、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

新课标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即是让学生的感官主动参与感知欣赏,表现了实践与尝试创造的完整过程,避开让学生被动而片面地接受枯燥无味的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中的想象是通过对声音的感知来完成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能力要注意设置情景情节,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以幻想为前提,以绘画为手段,实施联想。发现美或运用丰富的联想创设情景,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带着理由认真地聆听、感受和想象音乐,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音乐的形象和情感。例如,在欣赏入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百鸟朝凤》一曲时,先让学生结合主题勾勒出一幅画面。带着这份想象聆听音乐,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画面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让学生自己选择出与乐曲主题最接近的画面,把它张贴在黑板上。再结合有声的旋律,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有的学生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当即用纸片、尺子和着音乐一起模仿起鸟叫:还有的学生用口技模仿鸟叫,和着音乐进行表演。他们希望有一个展示自己的空间——用柳枝和竹片来表现百鸟,他们希望自己的才华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就这样,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快而过,学生在其中感受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浓浓的教育氛围。这是一种有声有色的感知与创造,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了快乐,同时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的动手、动脑,激励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艺术思维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下,强调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已经不能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填鸭式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让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要让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需求。学生在这样的状态下,就会主动地深思理由,不再被动地等待老师告知深思的结果,在深思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学习的过程美,享受独立深思后得到答案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独立深思,解决学习中遇到理由的能力。一旦独立深思能力养成后,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就会主动深思理由,解决理由,当然,音乐课堂上更多的理由是艺术的,因此,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教师引导激趣,创设自我展示空间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不能单纯地为学生付出,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发展。“导”能使学生变活、变强,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做好引导工作。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把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表演的机会留给学生,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结合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适时进行即兴音乐创作。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歌表演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

四、创设空间,探究教学,情景交融

把学生进行分组,由个别到小组、由女生到男生,以竞赛的形式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与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活动。在表演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互动,教师要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哪怕是一句鼓励或者一点点肯定的话语,学生都会忘我地投入到表演中。这是一种有形有色的艺术实践,是激起学生兴趣、引起内心情感共鸣的有效手段。借助于这种手段,挖掘学生内心潜在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喜欢音乐、喜欢表演的自信心。例如在欣赏乐曲《回声》时,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有问有答的气氛中进行强弱力量的对比,真正让他们领略到“回声”是怎么一回事,同时又把握了“力度”在塑造音乐形象、营造气氛、表达情感方面的内涵。这虽然是“无形”的表达,但在无形之中有形,形中有“声”有情。值得注意的是,在诱发学生内心情感表达的同时,要爱护学生,及时提醒他们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不能为了炫耀自己精彩的一面而大声地喊叫,要注意身心的健康发展,用积极的态度和创新意识再现音乐形象,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出发,最直观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做现场表演,让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在感官上有所领悟。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音乐元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基础工程。途径和策略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在这个领域,最需要音乐教育工作者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施展全部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川,王次葜.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2] 梁莉.音乐心理学基础[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
[3] 关晓慧,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 .
[4] [苏]B·M·捷普洛夫.音乐能力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
[5] 宋巧玲.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 2007,12.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dlw/lw25203.html上一论文:研究谈扬中民间面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