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谈保罗·克利,艺术是制造可视事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157 浏览:34962
论文导读:的肯定,于是1920年,他便在慕尼黑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个人展览,展出了363幅作品,并撰写了一篇名为《创作信条的自白》论文来阐述自己的艺术理论。同年他接受了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邀请开始在魏玛包豪斯建筑和实用美术学校教学。此后十年,克利进入了幸福而又极具创造性的时光,他与包豪斯的好友同事共同探索艺术的奥秘,教学原文出自:中报教育网论文中心 www.zbjy.cn
可视的艺术
保罗·克利的名言之一是:素材“随处可见,俯拾皆是”。从这场展览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克利十分擅长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取元素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场景,如阶梯、车站、公园,在他的笔下以奇特的面貌与观众见面,我们似乎都十分熟悉的东西展现出别样的视角,它们打破了常规的形象,在陌生的二维色块与线条中,我们却能体会到艺术家带来的跳跃的感官。策展人马修·盖勒(Matthew Gale)希望展览可以“展示他极其严苛、非常清楚他的作品如何发展的一面……而且,该展览将让人们认识到他作品非凡的多样性。”所以本次展览遵循着克利对作品的编码有序展出,通过这些编码,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家自己如何区分不同的作品,也可以看到他在同一时期里创作的不同画作,这样有心思的安排,其实是对艺术家本人展览理念的尊重,同时也是更加全面展现保罗·克利艺术特点的手段。
按照年份,我们慢慢寻找克利“多层次、神秘”的艺术:创作于1921年的作品《喜剧》是用线和形构筑的情景,原始自然风格的造型流出童稚的天真,装扮奇怪的戏剧人物平列在简单的渐变蓝色调场景之中,中间偏上的最深的蓝色向上下两边渐渐变浅,人物处于中间约莫上下对等,有种倒影的感觉,朴拙的画面呈现出回归本真的风趣。
《动静加剧》充分表现出克利将韵律加入作品中的特点,从四周到中间,色块由回到亮,橘色系的色块犹如漩涡般往中间加速跳跃,颜色的跳动在块面的组织中呈现出节奏的变化,这是克利特有的,也是他让人着迷之处。他还擅长使用颜色,他从塞尚那里学到:自然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深处,表面的颜色要表现内在的力量。《满月夜之火患》以平面几何的色块形象地表现出一场夜晚的火患场景,满月高挂夜空,几何块面的切割让画面产生动荡的感觉,同时又构建出黑夜中起火的房子。在极其简化的画面上,我们感受到他“通过回忆而变成抽象”的原始的直觉。
克利在作品中线条的组合偶尔还会呈现出一种类似象征文字般的东西,这些符号性的抽象线条在组成画面场景或物体的同时,也制造出别有韵味的信息传达。在作品《附近的公园》中,简单的线条以平面的符号性构成公园的场景,色块填充其间,而在毫无可言的画面中,具象被抽离,却无损我们深刻感受克利的表达。
“艺术不是模仿可见的事物,而是制造可见的事物。”保罗·克利认为,外在的可见事物只是孤立的实例,还有很多隐藏在内在的真实,所以他摆脱了具象的束缚,抽取出纯粹的内在,并用视觉形式表现出来,换种说法,他在“模仿那个创造了并还在创造世界的上帝”。
艺术与人生
保罗·克利是一个“音乐型”的画家,他绘画就像音乐那样,造型和色块在他严密的逻辑安排下建立出跳动的视觉效果。也许,这与他的出身相关。1879年,克利出生在一个音乐教师家庭,而他从小就极具音乐天赋,拉得一手好小提琴。1898年,他独自奔赴慕尼黑学习绘画,之后在音乐和绘画之间犹豫,最后决心做一名画家。1900年克利考进慕尼黑美术学院,与康丁斯基成为同学。次年前往意大利考察古典艺术,深受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米开朗琪罗等人的影响。1905年,他去巴黎,对印象派推崇备至,后来又发现了梵高、塞尚和马蒂斯,之后受到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未来主义的影响。1912年,他参加先锋派“青骑士”画展。次年前往北非旅行,这次旅行成为克利艺术创作的转折点,他开始了对色彩的深入研究,北非强烈的阳光和绚烂的色彩将克利的色彩抑制解放了出来。他在日记中道出了他的艺术在此时进入了新纪元:“我已经和颜色成为一体了,我已经是位画家了!”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社会在共和制的氛围中开始变得活跃了些,保罗克利的艺术也开始得到社会的肯定,于是1920年,他便在慕尼黑举办了一场大型的个人展览,展出了363幅作品,并撰写了一篇名为《创作信条的自白》论文来阐述自己的艺术理论。 同年他接受了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的邀请开始在魏玛包豪斯建筑和实用美术学校教学。此后十年,克利进入了幸福而又极具创造性的时光,他与包豪斯的好友同事共同探索艺术的奥秘,教学上深受欢迎,在安定的环境中,更是创作出了源源不断的新作品。在国际上,克利也逐渐确立了名望,现实在巴黎举行第一次个展得到超现实主义者们的热烈支持,再是作为一名欧洲画家被破例于美国纽约现代美术馆举行个展。
但是,动荡的局势和政治的强制性让保罗·克利被纳粹归为“颓废艺术”。克利开始流亡生活,直到1933年开始定居瑞士。然而,纳粹的“颓废艺术”并没有打沉克利,反而,他的名声不断攀升。1934年克利在伦敦举办第一次画展,次年举办大规模回顾展,而伯尔尼更是对35年的回顾展加以赞扬。可惜很快他就患上皮肤硬化症,直到1940年逝世。病患的痛苦使克利的艺术弥漫着一种深深的凄凉和哀愁,在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画面上,人们很容易就能领会一种死亡的预示。但是克利在不堪负担的沉重中也流露出一种豁达,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当然,我并不是偶然地走在通往死亡的路上,我所有的作品都指向一点,并且宣称,终期降至了。”他的墓志铭上刻着:“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无法理解我。因为,我或者是死者,或者是和还没有出生的人们在一起。”
保罗·克利的价值在一些观众眼里也许不能理解,那些极其稚拙的色块与线条以及近似儿童画的造型与克利的名气和深度似乎不尽对等。甚至有人会指着画面说:“我家孩子也是画这样的。”这是艺术保罗·克利,艺术是制造可视的事物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在欣赏和理解的过程中存在的深深的误解。克利的才华横溢正是在于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之下那股神秘、幽默而又讽刺的哲思。有人说,要解读克利的作品,有一把钥匙,如果你能了解艺术家始终不懈地在画中努力寻找生命的起源,用抽象的线条和色块来表达哲学命题,那么你就很容易读懂这些色块和线条后蕴藏的含义。克利的作品要表达的并不在于绘画上的作用,而在于人类本身,他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人性”。他的创作活动就是一个内部幻觉与外部真实相统一的体验过程,与东方哲思“天人合一”比较相像的是,他利用艺术作为,向主体进行挖掘,从而呈现出世界永恒的含义。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wdlw/lw16585.html上一论文:简述艺术热土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