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891 浏览:84761
论文导读:
摘 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认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深刻理解和把握我们党推动科学发展的创新成果,进一步增强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五个坚持”
1673-291X(2013)01-0005-02

一、推动科学发展的创新成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由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一)长期探索的理论结晶

我们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认识;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又提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取得明显成效”。十六大以后,党明确提出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要求。2007年在“6·25”讲话中,第一次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概念。在十七大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正式写入党的报告。十七大以后,党始终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党对这一理由的认识更加清醒。在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十七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并提出了“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到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表明我们党在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逐步形成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完整体系。

(二)“五个坚持”的科学布局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个坚持”基本要求,内涵丰富,布局科学,反映了我们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举措,必须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这一最新理论成果,一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依然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理由的主要症结,制约着中国经济发展。二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的是要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始终把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我们才能在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机,才能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增强经济竞争力。三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回答的主要是如何加快转变的理由,并没有直接回答为谁转变的理由。我们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达到的目的,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四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传统的“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会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涉及国内国际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障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三)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五个坚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蕴含了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策略论。一是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二是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三是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四是贯彻和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策略,强调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强大力量。“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持续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二、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抉择

(一)从世界潮流看,加快转变是大势所趋

新世纪新阶段,全球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大调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受到抑制。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房地产、金融等产业遭受重创,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还难以形成,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二是世界经济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发展格局面对深度调整。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过度依赖虚拟经济的增长模式弊端尽显。为此,他们纷纷加快调整发展战略步伐。三是世界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加大了科技进步和创新力度。尽管各国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共同之处在于重研发、重技术创新,重产业升级。全球经济发展出现的上述新趋势表明,中国原有的过于依赖外需、过于重视低成本优势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才能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从中国现实看,加快转变是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协调性、不可持续性日益凸显。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污染排放理由日益加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部分地区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接论文导读:自动调解,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了近100倍,但利益格局失衡的局面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呈不断加剧趋势。比如,收入分配中的城乡差距已经由1981年的2.01∶1扩大到2009年底的3.33∶1;基尼系数在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之后继续向0.5的红线逼进。这表明,经济总量增加并不能自动实现利益格局的合理调节。第二,在
近极限;国际贸易领域各种摩擦不断加剧。上述理由的产生,从深层次理由上讲,与中国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阶段性发展难题。

(三)从人民愿望看,加快转变是民心所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期盼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从现在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八年的时间,一些总量目标相对容易实现,但人均指标实现难度较大。因此,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不断提高经济总量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崇高品格。

三、在难题中促转变谋发展

(一)在调整利益格局中促转变谋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是利益关系调整的过程,必定会涉及一部分人或地区利益的损失与让渡。尽管这种损失与让渡可能是暂时的,但受到现实利益的影响,利益受损的人员和地区也愿意维持加快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目前状况,不接受甚至抵制任何转变。因此,利益格局束缚是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突出理由。
如何利益格局束缚呢?第一,在思想观念上,破除“失衡的利益格局会自动消除”的认识误区。有人认为通过经济总量增加,失衡的利益格局会自动调解,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增加了近100倍,但利益格局失衡的局面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呈不断加剧趋势。比如,收入分配中的城乡差距已经由1981年的2.01∶1扩大到2009年底的3.33∶1;基尼系数在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之后继续向0.5的红线逼进。这表明,经济总量增加并不能自动实现利益格局的合理调节。第二,在制度安排上,要通过深化改革,构建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当前利益格局的存在都有其制度因素。

(二)在完善体制机制中促转变谋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症结在于体制机制的不合理。由于不合理的形成机制,致使要素和资源性产品存在明显低估,这客观上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扩张有利可图,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实现根本转变。
如何完善体制机制呢?一是完善调节机制,发挥杠杆作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会导致要素需求增加,在供给有限条件下,必定导致要素上升,这必定会增加企业成本,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丧失,留给企业的只有两种选择:破产或寻求技术和管理创新对要素投入的替代,而这两者都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这一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的理由就是要素和资源产品形成机制的不合理。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就是放弃对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行政干预,允许市场自发调节,使要素和资源性产品的能真正反映其价值,进而增加粗放型经营企业的生产成本,迫使其退出或转变经营方式。二是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在路径依赖存在情况下,通过市场调节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时间往往较长。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发挥政绩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导向作用,当前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注重考评内容的科学化,建立完善的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注重考评主体的多元化,要让人民群众参与干部考核;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就是要建立以考评结果为基础的升降奖惩机制。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4.
[2]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倡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
[责任编辑 吴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