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866 浏览:37685
论文导读: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文化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等构成要素。(一)生态忧患意识生态忧患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生态文明意识在历史观方面的反映。生态忧患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人类在客观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其次,表现为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最后,表现为一种
[摘 要]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内容。“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现实可行性。在“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策略与途径包括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创新教学策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等。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融入 生态文明意识
[]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73-02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说明我国对生态环境理由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反映到思想观念的层面就是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这既是高校贯彻落实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精神的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

一、生态文明意识的涵义和内容

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协调人类内部有关环境权益的基本立场、观点和看法”。生态文明意识的涵义非常丰富,其核心思想是实现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意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理解,生态文明意识仅指公民的生态素养、生态意识、生态知识等方面的素质。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明意识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道德意识、生态文化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等构成要素。

(一)生态忧患意识

生态忧患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是生态文明意识在历史观方面的反映。生态忧患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为人类在客观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价值观念;其次,表现为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最后,表现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随着人类逐渐认识到由于自身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增强生态忧患意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二)生态道德意识

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部分,是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反映。从国家层面上讲,生态道德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从社会层面上讲,生态道德水准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从公民个人层面上讲,尊重自然是人类基本的道德,生态道德意识就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意识在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推动了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意识“通过对传统的生态价值观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使公民具备建设生态文明所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传统文化是应对生态危机的精神财富,生态文化意识的培育必须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以传统生态文化为根基,同时吸收并借鉴世界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

(四)生态科学意识

生态意识也是一种科学意识,是生态文明意识在科学观念方面的反映。生态科学意识要求人类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态危机。

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高校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政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推动十八大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到思政课的具体教学活动中。
2.是推动大学生公民全面发展的需要。随着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存活和发展,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因此,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新的公民素质,离开了这项素质,就谈不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是由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目前状况决定的。为了解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目前状况,课题组围绕大学生生态常识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两方面对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等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调查发现,理由主要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大学生获取生态知识的渠道有限以及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比较薄弱等三个方面。

(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可能性

1.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性质决定的。“纲要”课具有双重性质,既是历史课,又是政治理论课,是以历史的方式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随着形势的发展,“纲要”课应承担起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任务,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于社会的功能。
2.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内容决定的。“纲要”课程内容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意识教育的素材,在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纲要”课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吸取前人在生态环境保护理由上的经验和教训,启发学生认识到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科发展的需要决定的。“纲要”课程被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在高校已经开设6年了,但其学科地位始终未得到相应的重视。究其理由,是由于“纲要”课没能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未能充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深思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例,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纲要”课却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对生态理由进行研究,寻找解决途径。所以,充分挖掘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纲要”课自身发展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论文导读:

明意识教育的策略与途径

(一)充分挖掘教材隐性知识,渗透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纲要”课教材中隐含的能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知识比较多,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表面看来与生态理由没有关系,但其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意识教育方面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这就需要教师能从教材的隐性知识中挖掘出教材蕴含的生态文明的内容,选好切入点,从正反两方面有选择地适时穿插生态文明的内容。“纲要”课教材中的隐性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如抗战时期大后方难民移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人类战争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如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抗战时期日本实施三光政策、采用细菌战和化学战;二战中美国使用原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深思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这些都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3)违背经济规律导致生态失衡。如大跃进运动中毁掉大量山林大炼钢铁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4)历史人物的生态思想。如清末左宗棠对西北近代生态环境的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时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二)创新“纲要”课教学策略,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必须转变陈旧的灌输型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型教学模式。所谓“自主—合作—探究”就是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作用或者有争议的理由来引导学生广泛深入探究历史生态理由,并通过自己去查阅资料最终获取答案,从而培养学生搜集生态信息、分析和解决生态环境理由的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生态文明知识外,课外实践活动也应成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教师要引导大学生运用获取的生态文明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尝试在亲身体验中去感受生态环境理由的严重性,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去分析解决生态环境理由。比如,让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成立历史环保社团、举办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生态题材的板报、通讯、校报、撰写历史小论文,举办小型历史生态题材专题讲座等。学生在这种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5.
[2] 徐艳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83.
[3]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1).
[责任编辑:碧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