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论高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人物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教学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5922 浏览:160778
论文导读:,鲜明的对比,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要从小立志,使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的最高利益紧紧相连。2、对学生进行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帮助养成顽强的意志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历史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人学”。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怎样的人类,由怎样的人类去发展;我们这个社会上的人类有怎样的文化与文明,有怎样的公德心和人性品质;该怎样组成和谐的人类社会,该如何懂得相互尊重、相互亲爱、相互欣赏;人类如何对待自然与环境,对待宇宙世界,如何掌握和利用知识和科学,如何修炼自己的良心和宽阔自己的胸怀等等。历史教育不仅要承担如此的教育任务,而且必须面对如此的课题来作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科的本质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持续的人格。离开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质,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1、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所向无敌,挺身而出甚至以身报国的典型事例。例如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死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忧国忧民、舍身蹈海的陈天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大高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历史人物教学与健全人格教育的教学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屠刀之下的李大钊,放弃在美国重金聘用的工作而毅然回国的华罗庚等等,又如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事件,通过生动的讲述,鲜明的对比,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中国人始终要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要从小立志,使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祖国的最高利益紧紧相连。

2、对学生进行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帮助养成顽强的意志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啊,凡是具有作为的人,必将会遇到大困难,必先艰苦磨炼自己,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当代中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优越,以及父母长辈的宠爱,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坚强的意志。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些素材。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历尽艰辛寻遍千山觅草药,27年如一日写成《本草纲目》的李时珍;遭受官刑后仍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的司马迁,“坐在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身残志坚的故事等等。

3、培养学生正视挑战,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

勇于创新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学生的必备素质。在历史人物中,诸如秦国商殃,立木城门,以表改革之志,惨遭车裂,牺牲生命,却使秦国后来居上超出东方六国,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他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理论显示了一代新风。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宋代王安石,面对北宋中期以来积贫积弱的目前状况,大胆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与封建的正统思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针锋相对,他这种反对守旧,勇于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使他大大领先于时代,为后人探索和尊敬。

4、培养学生抗挫折的竞争意识

21世纪竞争激烈,充满困难与挫折、成功与失败。而许多学生往往抗挫力差,常为一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悲观、自卑等。未来社会要求学生必须有良好稳固的心理素质,具备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因此,要在教学中渗透这一方面的教育。例如:中国成长的历史启迪我们,从大革命失败到八一南昌起义,从第5次反“围剿”失败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抗争,一次次的走向胜利,正是由于坚强的人具备了承受挫折和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才能使他们能够完成在一般情况下难以完成的事业,我国一代伟人之所以能迭经人生的大起大落,却能够终生矢志不移、献身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是因为他有高尚的革命情操及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总之,利用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典型事件来生动地教育学生,能使人格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既要“源于教材”,又要敢于“超于教材”

例如,在高三中国古代史选修教材中对孔子的思想介绍里仅仅说:“首先,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这种机构性的叙述,难道就是历史教学要求达到的本质和真谛吗?这能使学生把握“仁”学说的精华吗?所以,为了使学生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教师不仅要点明“仁”的基本精神是爱,还可以通过论语中的一段记载来说明: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归来,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认为实现“仁”的普遍方式是“己所不欲,忽施于人。”这在今天仍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被人称谓“道德的黄金律”;实现“仁”的积极方式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有意识地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因为有了爱,才会懂得人活着既有索求更要奉献,既有收获更要分享,由此来认识人生的本质作用。

三、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进行历史人物教学的补充

进行人物教学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是不够的,还必须设计和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历史人物知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课堂教学不足。
(1)编写重要人物小传
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内容学完后,教师选择重点人物,布置学生写人物小传。例如“搜集中外历史上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的资料,写一篇人物小传。”这样,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更有利于学生树立人物形象,学习其优良品格,通过活动培论文导读: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优良人格,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健全的人、和谐的人,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有用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上一页12
养和提高学生在历史人物专题学习中搜集和处理历史人物方面的相关信息的能力。学会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历史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策略的一种训练。通过对历史人物小传的撰写,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历史资料搜集的过程,了解搜集的途径、策略,认识历史资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学习对历史资料中相关信息的把握、取舍及其运用,从而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策略和规范。要求学生在写作 中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还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补充一些有关内容。这样,学生既可进一步掌握教材内容,又 培养了学生写作历史小论文的能力,为将来进行历史科学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2)举办历史人物图片展览
开学初就有准备地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历史人物图片,然后分阶段、分方面进行综合整理,并在图片上编写 好人物活动的文字说明,然后通过办墙报等形式面向全班或全校展出。这样,不但密切地联系了课堂教学,加 深了学生对课内所学人物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满足和发展了学生在历史人物学习中的兴趣。
(3)召开历史人物主题班会
为了开拓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可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围绕对人物的某一活动和某一评价召开主物的正确策略,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理由的能力。
总之,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心理健康教育日趋重视的今天,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人格养成教育是一个新课题。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能够潜心研究,努力钻研和学习,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的素材,找准切入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通过自身的优良人格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优良人格,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健全的人、和谐的人,适应社会需要和发展的有用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