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议从宁都梅江书院管窥客家教育理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9023 浏览:83381
论文导读:
【摘 要】宁都梅江书院秉承客家人一贯的教育理念。无论在其内部管理还是在外部环境上,宁都梅江书院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延续客家文化。
【关键词】梅江书院;客家人;客家教育理念
书院是古代教育中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的独特性在于它在系统地综合和改造传统的官学和私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种非官学但却有官学成分,非私学但又吸收了私学长处的新的教育制度。与当时的官学(包括县学、州学、府学、省学乃至的国学)和私学(遍布全国城乡各地林林总总的私塾、学馆)相比较,书院所承担的职能也是培养人材、传承和发展文化、以及开发民智。宁都梅江书院坐落在赣南客家之地,办学七百余年,培养出来的生童数以万计。他们在这里渡过了辉煌的青、少年时代,犹如一块块生铁在这座熔炉里冶炼得炉火纯青。这些人后来都成社会的栋梁,他们中间有跟随着文天祥抗元的陈继周,赣南的第一位外交使节董越,有闻名天下的易堂从宁都梅江书院管窥客家教育理念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九子中的七子,有名噪一时的江南山水画一代宗师罗牧、有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邱和鸣、邱珍、邱璧,还有逊清最后的一名拔贡蔡爱仁,有后来留学美国的蚕桑专家李安,还有被誉为“晚节犹香”的书画家曾兆芹……毫不夸张的说,梅江书院办学成绩硕果累累。梅江书院办学的经验,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教育理念。

一、宁都梅江书院的管理特色

客家人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素有兴学育才的优良传统。宁都县自古以来享有“文乡诗国”的美誉。据统计,科举时代共产生了状元二名,进士一百余名。宁都人才济济,这与宁都古代书院的发展紧紧相连,息息相关。据《宁都教育志》(1999年版)记载,宁都旧有书院五座:城区的梅江书院、金陵书院、黄陂的崇仁书院、纯青书院和固厚的仁义书院[1]。其中历史长、规模大、生员多,师资力量强,当推梅江书院。
梅江书院创办于南宁理宗淳祜六年(1245年),它的规章制度沿用的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订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学规》,即书院的办学宗旨是对生员实行“五教”: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父子之间讲究亲密、君臣之间讲究礼义、夫妻之间挚爱而内外有别、老少之间讲究尊卑顺序、朋友之间讲究诚信)。生员的学习顺序亦有五: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广博地学习、要详尽地询问、要细心的深思、要清楚地辨别、要踏实地施行)。“五教”出自《孟子》一书,这里要求培养出来的生童做维护封建统治的坚强战士,做创建和谐社会的推动派。“五序”出自《中庸》一书,它要求生童在广泛猎取知识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多方面地想,既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骋目千里地想;也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推已及人、设自处地地想。并且要求生童在学了的知识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上述两方面把对生童德、业两方面的要求囊括无遗,充分体现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在管理上,梅江书院的建制设—山长(相当于校长),全面负责主持院务工作。山长人选的要求很高:一是必须是本地人;二是必须有功名(特指首甲榜,中过进士;次乡科);三是明经,即饱读经书,满腹经纶;四是年过五旬;五是文行著望,在当地文人中德高望重。山长由地方长官具文敦请。山长之下,配有负责教学工作的堂长;负责行政事务的教官(职务上又叫监院);负责思想教育工作的训导。他们共同协助山长保证书院日常工作的运转。另外,从生童当中择优设置斋长,负责学生自理自治并参与书院的管理乃至教学工作。在教学策略上,梅江书院提倡山长与生童讲习讨论。提倡生童在学习时务必反身切已,针对自己薄弱的环节,补缺补漏,重点突破。要力戒浮伪,务去陈言,争取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山长朝夕与生童见面,须就身指点,引导生童躬行不怠,推动生童心境日明,诗文长进。山长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讲书。须前数日将应讲之书,粘贴厅壁,让生童自己玩索,考究同异。会讲之日,齐集讲堂,听取山长条文缕析,分辨表白。
在考核制度上,梅江书院的考课分官课和院课两种。所谓“官课”,就是每月的十八日,县知事亲临书院出题扃试,生童各闭一室应答试题,限期一天交卷,逾期不收。 这种考试比较严格,类似今天的闭卷考试。试卷带回县衙评阅。而“院课”由山长出题(题目是写作,或者是古文经解)考试比较随便,类似今天的开卷考试。试卷由山长评审,无论官课、院课考试,成绩一经评定,即予公布。
在奖惩制度上,梅江书院对生童设有膏火(即晚上灯油费的补助),分正、附两课(即甲、乙两等)凭入学考试成绩评定甲、乙。入学后,如有取列正课者,该生童不加长进,考核不佳,则降为附课。反之,初列附课,该生童学业日渐长进,考核比上次有显著进步,则升为正课。
同时,梅江书院对学生的礼仪要求严格:生童不能蓬头垢面,穿著切忌不修边幅。“虽布素补绽,必须整齐严肃”[2]。至于启馆日、朔望日、每月十八日的官课日,生童对山长、对地方长官礼拜,都有规定。甚至山长生童在仪式上所站的位置,都按成规办事。
梅江书院的经费,绝大部分由历任地方长官牵头,动员地方乡绅踊跃捐输。据道光年间编的州志上载,地方长官最突出的有嘉庆年间的知州黄永纶,道光年间的知州刘丙,署州梁栖鸾,他们不仅亲自出面劝捐,而且还带头捐出俸禄。地方上的豪绅有垇上的叶家,树陂的宁家(前者在城郊,后者在小布)各捐粮田三千石。加上其他各户零星认捐的一千三百余石田粮,数字可观。租各所入,或作书院束脩膏火之用(包括教员的工资及生童的津贴),或作乡试卷之用,或作会试公车之费(资助生童上省城、京城应考)。一句话,钱全部用在刀刃上。另外,还有不可胜数的社会贤达向书院捐书,为莘莘学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另外,梅江书院象全国各地的兄弟书院一样,十分重视祭祀。正厅为陈列有孔子及四圣(颜子、曾子、子思、孟子)十哲(闵子骞、冉有、冉伯牛、季路、仲弓、子夏、宰我、子张、子贡、子游)的牌位,还有州理学代表人物曾兴宗、丁积、赖元、李大集的牌位。在后厅则摆有乡贤魏禧、魏祥、魏礼、邱邦士、李咸斋、彭任、曾灿、喜躬菴、林时益的龛座。更有为创建书院立下汗马功劳的清论文导读:翁,以教化为先,每朔望,召诸生集庠序听讲”还有“明历四年知县顾居仁,捐俸产赡学”再“清雍正十一年知县郑昌龄,在任十一年,百废俱兴,尤加意学校筹设公产、为诸生每届乡试卷资,一时文教振兴”。县太爷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大力支持书院,是书院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书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贤达对教育的支持和重视。凡书院公产(包
乾隆年间督学金海柱及前后捐输绅士的芳名泐石于正厅右边,用表善行。祭祀分春、秋两祭,尤其是秋祭(孔子的生日)更为隆重。通过这种方式,来追远溯源,铭记先辈的功德。

二、客家人对教育的态度

客家民间对教育非常重视。要办好教育事业,必须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仁人志士,为之夙兴夜寐,为之闻鸡起舞,为之矢志不移。历史上,宁都县在清道光,咸丰年间,由于兵祸天灾,文风日替,曾有乡试六科“漏榜”之说(即乡试未曾取录一人,更不要说会试了),幸有诸乡贤起来力挽狂澜,他们在芸芸众生钻在名利场中不能自拔的时候,立志在家乡办学。他们敦品励学,为后进表率;终生献身教育,培养青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支持子女读书。即便是很贫困的家庭,生活都难以为继了,做父母的依然咬着牙关,义无反顾地供子女读书。
当地政者同样也重视教育的发展。据州志上载,“宋嘉定九年知县魏泌,捐俸七十万缗赡学,躬勤课校”又“明洪武四年知县庄济翁,以教化为先,每朔望,召诸生集庠序听讲”还有“明历四年知县顾居仁,捐俸产赡学”再“清雍正十一年知县郑昌龄,在任十一年,百废俱兴,尤加意学校筹设公产、为诸生每届乡试卷资,一时文教振兴”[3]。县太爷们在物质上,精神上大力支持书院,是书院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书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贤达对教育的支持和重视。凡书院公产(包括校舍、田地、出租店房、图书)均来自他们踊跃地捐献。真正做到了有钱出钱,要力出力。他们把办好书院当作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所谓“捐资办学,泽被万代”。所以,宁都一个县曾拥有五座书院,为周围其它县不可及。客家各宗族都很重视兴学育才,办好本族子弟的教育,并把这视为本族兴旺发达的大业。旧时,祠堂之多,是客家地区一大特色。祠堂大都用来办学校,祠堂亦学堂,且大都置有“公田”,收取租谷或租金(俗称“公尝”),作为办学费用。
在教学方式上,宁都梅江书院的注重讲义明理,躬行实践,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设立津贴、奖励,激励客家子弟发愤读书。灵活的教学策略,加上适当的奖励,极大调动了生童学习的积极性。书院除一个月内几次开讲外,基本上是生童自学,给生童较大空间,利于生童个性发展。这种自学决不放大水船,而是严格按照五序——学、问、思、辨、行来展开。即使付论,也先公布题目,让生童切磋琢磨,反复深思,各抒已见。大家互相取长补短,确实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种教学策略,后世的填鸭式的教学,无疑相形见绌。书院设有的膏火制度,先是以生员入学成绩评定等级。入学后采取动态管理,奖勤罚懒。
宁都梅江书院十分重视对生童的思想教育,不仅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而且有坚决措施落实,哪怕是春秋两祭,院方也借机大力宣扬先贤的高贵品德,做到“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也包括山长亲撰的对联,对生童日新月异的进步表达殷殷之情。可以说,重视思想教育像一条红钱贯穿始终。
在客家发展的历史上,客家书院是延续客家文化的基地,它为社会的发展培育了人才。它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值得我们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从宁都梅江书院管窥客家教育理念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中借鉴。
参考文献:
[1]《宁都教育志》(1999版)59页.
[2]《宁都文献》(台湾版) 第一期.嘉宣遗闻.
[3]《宁都直隶州志》(道光版) 卷九pp.19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