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09 浏览:17441
论文导读:
【摘要】体育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窗口,但体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是创新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探索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人的生理心理的基本属性和在此基础上通过人的社会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素质教育不是教育的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观念。它以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与发展为核心,根据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培养。 实施素质教育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基础教学,提高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在当今高校教育中已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理由。如何把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落实到体育教学的实处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认为下述几方面的理由是要引起重视的。
1、制订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参照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本校的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的课程标准,指导本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2、课程结构的调整。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不难发现,一方面,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时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身体锻炼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仍然停留在一种“大学名称、中学内容、小学组织”的模式中。由于长期以竞技体育知识为中心或过分强化了其知识、技能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这种重竞技知识、轻健身能力,重共性、轻个性的课程设置模式与素质教育的理论相背离,不利于现代社会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及其运动习惯的养成,新增一些学生喜爱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交往能力及终身受益的知识和技能的体育教材;在课程安排上应相应地减少体育必修课的比例,增大选修课的比例;应该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与实施,建立以健身为主要内容的新体系。体育的课程内容需要增加大量的闲暇运动,尤其是终身体育的内容要不断地增大,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价值不仅在于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健康运动的科学策略;为增进自身健康服务。
3、转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应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强调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实现由让我学到我要学、进而达到我会学的根本性转变。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应由过去单纯的体育技术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监控者、教学结果的检验者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在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增加体育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好基础
4、重视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策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些新内容、新教法,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着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传授科学的锻炼策略和体育保健知识,使学生自己能开“运动处方”。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5、建立新的评价方式。体育课的考核及等级评定办法对正确贯彻素质教育意图起导向性作用。现行的体育成绩评定,倚重于技术考试。体育理论成绩所占的比例偏低,仅占10%-20%。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定位,必须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体育成绩的考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二是考评要重视发展个性,以考促学。三是要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视对身体素质达标情况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水平等内容的考评。在等级评定的区间值确定上既要根据学生目前状况附合正态分布的要求,同时有合理的定位期望值,以激励学生。使体育评定分数能较客观地反映学生个体全面体育素质在所处群体中的等级地位。避开传统的体育考试因体育专项不同,教师主观掌握尺度不一,评价体系复杂而造成策略上的误差,这种误差有时竞达10个百分点以上。因此,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定办法,是客观反映体育素质教育的结果,有序调节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6、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学校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的各个因素中,最具能动性并且起着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是教师。这是由教育活动本身的特征决定的。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如果离开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的效果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教师从单一的“技术型”向“复合素质型”转变,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成功进行。
总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党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汲取历史经验实现富民强国目标的必由途径。学校体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突破口。我们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壮美人生,培养团结、合作、坚强、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品德养成、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贵仁〔J〕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袁贵仁 《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5期,23-24页。
[2]周远清、刘凤泰、阎志坚 〔N〕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深化发展 《光明日报》 2005年11月2日。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zjylw/lw37908.html上一论文:试述学习教育思想 学会用心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