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篆刻艺术色香味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9859 浏览:42789
论文导读:
篆刻艺术是书法篆体和镌刻的结合,是选取优质石材来制作印章的艺术,它是汉字特有的表现形式,欣赏篆刻艺术是一种内容、书法、镌刻、石料和印泥等综合的审美享受。理解或者说读懂一幅篆刻作品,包含着观赏者综合的文化素养,也是交友、交谈多一个艺术门类话题,更是走出书斋,为观展多了一种选择。
追溯篆刻历史,如果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起算的话,迄今已有3700多年。自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便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员用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然而,现在人们习惯称自己的印信为印章、图章,这也是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步。
程新六先生是沪上知名金石家,今年八十有二,从事篆刻艺术近半个世纪。近日他应笔者之邀,沏茶品书谈艺,聊一聊赏读篆刻艺术的心得。他对于篆刻艺术的理解有独到之处。他认为赏读篆刻作品,方寸之地,朱白之间,可以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一方准备用于篆刻印章的石材,有田黄、鸡血、寿山、青田……印章的石材是衡量这方印章价值之一,表现的是外在的美观。然而,篆刻作品,或具体地说,一幅映入眼帘的篆刻作品首先是内容,然后是形态,但是越往后琢磨,却能让人感受到作者那铁笔恣肆、纵横捭阖的豪情,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犀利的刀法中,刀石相击的“铿锵”之声,仿佛听到作者在运刀镌刻时,内心的宣泄和自然流露。
程新六先生认为,赏读篆刻作品如果以品尝美味佳肴策略来体会它的“色、香、味”,那这门看似深奥、复杂、难懂的篆刻艺术便会变得浅显、简单、易懂。
赏读篆刻作品的“色”。一幅作品好比是一道菜,一批作品好比是一桌菜。一道菜端上来,品尝者往往先看它的色泽,这是第一印象。上海人讲,这道菜“卖相”好?这道菜如果色泽暗淡,该红的不赤,该绿的不翠,且呈水汪汪或呈黏糊状,那势必影响品尝者的食欲。篆刻作品也是这样,首先要大处着眼,解读作品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章法要看分红布白是否视觉平衡,是否醒目精神,是否安妥停匀,是否气韵生动。字法要看配篆是否统一和谐,是否腾挪变形有度,是否生造夸张过度,是否相互关照呼应。刀法要看技法是否使用得当,是否自然,是否刀笔相融,笔意传达到位,是否轻重徐疾富于节奏。总之,在视觉效果上要把握一个基本定位,像品尝菜肴一样“该红的赤,该绿的翠,切块适宜,火候到位,不黏不糊”,然后才能下筷。基本定位满意后,才能继续深入欣赏。
赏读篆刻作品的“香”。可以把它理解为篆刻作品的“气”或者“气息”。一道菜端上桌来,一股“香气”扑面而来,品尝者嗅觉开始“发功”,羊肉香、牛肉香、猪肉香,一闻便能识别,素菜有清香,荠菜香、芹菜香……闻到香味,面露喜色;闻到“馊气”或难闻的气味,品尝者一定面露难色,这是品尝菜肴的嗅觉效果。用在篆刻作品,欣赏者“闻”的是篆刻作品的金石气、书卷气,那好比菜肴的香味,闻到香味,品尝者面露喜色。如果“闻”到篆刻作品山林气、村野气、江湖气、庙堂气、狂狷气、奇气,平淡无奇,品尝者一掠而过。如果“闻”到篆刻作品的戾气、俗气、匠气、习气,那么品尝者一定面露难色。篆刻作品的气息是作品气质品位的体现,它或浓或淡,或清或浊,或远或近,或俗或雅,往往是评判一幅篆刻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
赏读篆刻作品的“味”。就是口感,落到篆刻作品上,就是作品的风格定位。一道菜端上桌来,品尝者最终评判这道菜的优劣是它的味道,味道好篆刻艺术的色香味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7ctime.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一片赞叹声,味道一般,假惺惺地说“蛮好蛮好”、“可以可以”。味道不好,忍不住地说“难吃”。在解读作品时,可以有自己的口味偏好,但也要尽量做到就“味”论“味”,是醇古还是辛辣,是淡雅安宁还是生猛活脱,是寓巧于拙还是空灵淡定,是入口即化还是艰涩难咽,是形同嚼蜡还是回味无穷。“味”是最终决定一幅作品成败的关键。
吴昌硕是海派篆刻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以他两幅作品来体会“色、香、味”,一幅是“听松”,另一幅是“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这两幅作品寓意深刻,一般“松”是看的,而他是听,听什么呢?听风声、脚步声,气息声……可以无限想象。假如用“色”标准来品读,色泽亮,分红布白得当,篆字比例适中,“听”字据五分之三,“松”字据五分之二;二是品“香”,这幅作品文人的书卷气居多,品尝者有意再深入,三是品“味”,它的风格是醇古,“入口即化”,耐人寻味。第二幅“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也是如此,不同之处,在于10个篆字通过笔法刀法自然形成九字格,工整,疏密得体,恰似一道视觉的“经典牛排”,这是典型的海派风格。
形成海派风格不是一朝一夕,沪地篆刻艺术的流变,可以追溯到北宋。北宋的书法家米芾曾寓居上海,留下了不少题额。一般认为,有书法或有印章相伴,有印章必以篆体行之,篆刻生也。继米芾之后,元朝书法家赵孟頫与上海有缘,赵孟頫父亲赵与容在南宋末年曾在嘉定县任职,他的哥哥赵孟僴参加过文天祥军事幕僚,失败后隐身入道,后皈依佛门,在松江本一禅院出家。到了明代,书法可谓形态多样,早期有“三宋”(宋克、宋璲、宋广)、“二沈”(沈度、沈粲),中期则有“吴中四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道复),晚期则有董其昌以及徐文长、张端图、黄道周、倪元璐等。乾嘉时期,以书法篆刻闻名上海的“三铁笔”莫秉清、王睿章和张智锡,开埠后,又有“书坛十二绝”,其中之一便有龚自珍之子龚橙,任伯年也是这一时代的大家。而篆刻艺术,有文献记载:富阳人胡震,字鼻山,“嗜金石,精篆刻,深究六书小学。所居室几榻屏幛,皆秦汉碑拓,古趣盎然,隶字行书均高古。”胡震嗜金石,精篆刻,深究六书,应是灵性合二为一的篆刻家,可惜的是胡震中年早逝,同治元年(1862年)死于沪,年仅45岁。
海派书法篆刻的形成还得益于一批弃官罢官,在沪作寓公的“学而优”者如:莫友芝、翁同和、吴大澂等。继而何绍基、杨沂孙、杨岘、俞樾、胡公寿、徐三庚、赵之谦、杨守敬、梅调鼎、陆润庠、吴昌硕、高邕等,他们以深厚文化底蕴将传统文化糅合于论文导读: 程新六先生篆刻作品多次获奖,频见于报端。曾在2001年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50周年之时,应笔者之邀,他刻了一幅“庆祝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50周年”,扎实的功底,取法古人而不泥于古人,走着一条入古出新,充分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能。上一页12
书法篆刻艺术,形成海派书法篆刻独特的风格。程新六先生所举的吴昌硕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程新六先生篆刻作品多次获奖,频见于报端。曾在2001年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50周年之时,应笔者之邀,他刻了一幅“庆祝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成立50周年”,扎实的功底,取法古人而不泥于古人,走着一条入古出新,充分表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