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对于烟台养马岛民居建筑艺术文化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36 浏览:16200
论文导读:1005-5312(2014)27-0210-02一、养马岛历史与文化养马岛得名于秦始皇东巡在岛上养马的传说,历史上称为莒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北部。养马岛历史悠久,明初由于养马岛“倭夷为患,因徙其民”于内地,因此岛上民居大多为明中期以后至清初的再次移民所建。清朝中后期,随着运河漕运的衰落,促成了清道光年间海运漕粮的兴
摘 要:本文从地域历史文化的视角,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来研究养马岛独特的建筑艺术文化。
关键词:养马岛;建筑;艺术
1005-5312(2014)27-0210-02

一、养马岛历史与文化

养马岛得名于秦始皇东巡在岛上养马的传说,历史上称为莒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北部。养马岛历史悠久,明初由于养马岛“倭夷为患,因徙其民”于内地,因此岛上民居大多为明中期以后至清初的再次移民所建。清朝中后期,随着运河漕运的衰落,促成了清道光年间海运漕粮的兴起,养马岛各村开始以船运为主业,这也是养马岛居民走出岛屿、开创事业的一个重要契机。至民国初年,有了一定积蓄的一些村民开始经商,并迅速富裕起来。据民国《牟平县志》中记载,“养马岛孤悬海中,而富贯全县”。繁华过后,岛上保留了众多精美的古庙宇、古祠堂和古民居。养马岛古村落群是胶东半岛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群,岛上有东、西三官庙和龙王庙等三座清代庙宇,四座家庙祠堂,是研究胶东宗族祠堂文化、渔民信仰文化的极好范本。

二、养马岛民居建筑形成因素

养马岛位于胶东半岛沿海区域,其地势属于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不平,背靠青山、面向大海、居于岛上,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共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山地建筑特色。海文化的影响,岛居生活的渗透也都在胶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民居文化中得到体现。

(一)山地环境因素

由于山地的影响,用地比较紧张,民居建筑多联排而建,甚至相邻两户会共用一道院墙。这也就要求相邻一排民居不管是宅基高度还是建筑的高度都要保持一致,人们用石材等将地基垫高、夯实,形成一条条带状的平台,沿着等高线方向延伸。同排的民居便修建在同一高度的平台之上,逐台升高,高低有序,这样,前后的院落就避开了相互的遮挡,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阳光。另外,从建筑单体上看,民居坐北朝南,正房的进深较小,厢房的进深就更小了,正房平面沿东西向横向展开,建筑前不出厦、后无内室,也并不是因为人们不需要这些空间,而是为了使每个房间都能直接的接触自然、享受阳光。

(二)海环境因素

岛上居民为防止海水侵袭房屋,多用石材把地基垫高,将房子建在高出原地面的平台之上。在滨海与依山共同制约下,人们采取了这样的型制来建造自己的房子。养马岛上的居民以海为生,产生了独特的“海文化”。居民都会祭拜“海神娘娘”,原来的老宅子,每家的门口侧壁上会设有供奉海神娘娘的神龛,作为永保海上安宁的神灵,海神娘娘是渔民们的心灵寄托。另外,受大海环境影响,胶东传统民居的色彩多偏重黑色。

(三)岛环境因素

据民国《牟平县志》载,“养马岛孤悬海中,而富冠全县”。 这一句“孤悬海中”说明了养马岛相对与胶东半岛的其它地区更为独立,在跨海大桥修成之前,岛上与内陆联系较少,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影响了民居建筑形制。岛上民居多为合院形式,出檐较小,一般为30cm,也基本不设内廊,表现出了岛上居民在岛居生活影响下内敛的性格。由于岛上对外的相对封闭,村内的邻里之间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密切关系。左右邻里毗墙而建,甚至共用山墙,也体现了村落内部民居院落空间的相通性和紧密联系。

三、养马岛民居建筑特点

养马岛的古村落传统建筑由于受到烟台开埠的影响,其建筑不仅有普遍的胶东民居特征,而且在建筑梁架特征上显示出独特的民国风格,在建筑装饰上体现出渔民风俗的影响。

(一)建筑空间布局形式

养马岛的传统民居多为二至三进北方四合院结构,最后一进正房后部几乎都留有后夹道,并用石砌院墙围起,有的还开有后门。整个院落一般东西向联排而建,甚至共用一座山墙,当然也有富足的人家将前后(南北向)几个合院进行串联的,称为“二道院”、“三道院”。总之,养马岛传统民居共有四种空间布局的形式:三合院、四合院、“二道院”、“三道院”。

(二)建筑的外部造型

养马岛的传统民居建筑外形质朴,建筑外部多体现建筑材料的本质。建筑外墙多采用条石、块石、青砖交替使用, 使得建筑的立面丰富而有层次感。用各色花岗石材砌筑的建筑外墙和墙垣及照壁,质感强烈,不规则石块拼镶砌成的云墙或虎皮墙亦是一大特色。院落内外连接各房门户之间的甬道也多用石块铺成。
民居建筑外墙开窗规则,山墙上一般不开窗,形成较为封闭性的立面造型特征。有些人家的正房南墙临街,腰线以上两窗之间设有拴马石,墙角、腰线、窗台等处常作一些装饰工艺处理。
建筑屋脊两端上翘,以青瓦压顶,屋脊处会有精美的雕刻装饰。屋面材料选用小青瓦,一仰一俯,木椽子挑檐,也有部分民居用门窗过木排砖之上的狗牙砖挑檐的墙体砌筑方式,形成了丰富的建筑立面效果。

(三)建筑色彩

海文化(水文化)对于民居的建筑色彩影响很大。村中传统民居色彩多偏重黑色,主要是因为黑色在五行中就代表水,这是有着明显的亲水心理的色彩倾向。除了黑色,民居中大多以建筑材料的本色为主,很少刻意的粉刷,这也是人们崇尚自然的一种追求。建筑体现出材料的本质,色彩以冷色调为主,主要是青灰、白色和石材的浅棕色、棕等,表现出了村民们单纯质朴的思想和朴素内敛的性格特征。

(四)建筑的装饰

养马岛的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较少,但在屋脊、照壁、墀头、搏风板、大门等重点部位有很精美的砖雕、瓦饰和木雕装饰,外观整体质朴大方,又不失精致细密。这些雕饰的题材内容一般采用胶东一带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暗八仙运用广泛,体现了渔岛渔家风俗。
大门——大门代表了整幢民居建筑的门面,村中民居无论型制大小,都对大门非常重视。人们期望“门”能给全家带来良好的风水运气,希望家中人丁兴旺、财源滚滚、五谷丰登。大门的尺度、门槛的高低和装饰的繁简程度都反映了主人家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层次。所以,人们在装修时会对大门进行重点建造,从选材、工艺、式样上都别有用心。大多数民居采用门楼式,在大门上部升高并加屋顶和装饰,由于局部的升高使大门凸显出来;也有采用门屋式的,一般是把倒房的第四个开间开为大门,这样的大门屋顶并没有起伏升落,相对都比较含蓄。另外,大门两侧会用青砖各砌筑两条砖带,产生一种砖柱的视觉效果,通过粗线条来勾勒出大门的轮廓。门框上至顶会有木板装饰,不管高低,论文导读:理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人们现在所追求的生态、绿色建筑的本质所在,为现代建筑创作中处理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关系的理由上提供了解决方案。参考文献:关丹丹.烟台牟平养马岛孙家瞳村落与民居探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阮仪

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都会横向均分成三个格子,有的粉刷成彩色,色彩以草绿、海蓝为主,还有的就刻上“福”、“禄”、“寿”的字样以作祈福之用。
雕饰——养马岛民居石雕比较少,而是以砖雕较为多见。砖雕一般用于门额、墀头、搏风板、门口的神龛等部位,并由一些固定的题材。砖雕需用品质较高的青砖,因为砖的物理性质介于石材与木材之间,雕刻技法源于石雕,又融合了木雕的工艺,雕刻成品不似石雕的生硬,又克服了木雕的柔软,自成一派,风格清新秀丽。

(五)建筑的结构

养马岛民居的结烟台养马岛民居建筑艺术文化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7ctime.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构体系为脊梁式结构,以石砌筑墙体,上置屋架,砖石砌筑的墙体和屋架就构成了整个房屋结构的为承重体系,而并非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梁柱体系,这样的结构限制了建筑的进深不会很大,一般在3米至4米之间。养马岛民居屋架结构体系,屋架既有檩条也有椽子,屋顶重量(铺瓦、泥草、芭)由檩条承受,再分别由屋脊和椽子传到横梁,横梁直接搭建在墙体上,所以整个屋顶的重量由墙体承受,最后传至地基。屋面荷载的传递顺序是:椽子——檩条——墙体——地基,与这种构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且用料节省,适合于普通农家建造房屋使用。另外,张氏家庙和林氏家庙的建筑结构中的“叉手”构造,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四、总结
养马岛民居建筑体现了与山、与海、与岛的相互适应,很好地处理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也是人们现在所追求的生态、绿色建筑的本质所在,为现代建筑创作中处理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关系的理由上提供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关丹丹.烟台牟平养马岛孙家瞳村落与民居探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阮仪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历史街区调研——山东养马岛古村落.城市规划,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