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关于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与改善措施深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741 浏览:60593
论文导读:核算目标进行会计核算才能使事业单位实现使事业单位实现有效的会计管理。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目标的定位上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很多会计工作者不明确事业单位有哪些财务信息使用者,很多单位将财务信息使用者定位在狭隘的几类人中;第

二、事业单位对于进行会计核算的主体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对于事业单位的会

摘要:本文探讨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讨论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理由,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改革与改善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遵循但是财政部门1998年颁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该准则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引导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具有重要作用。但是1998年至今我国的市场经济经历了迅猛发展的一段历史时期,国家和政府的财政工作和财政拨款以及补贴的工作方式和流程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事业单位目前的会计准则在面对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及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所以,为了能够使得事业单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对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改革也有利于政府和国家完善事业单位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理由

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现实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目标、基础,会计科目设置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理由,笔者认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者有必要分析理由产生的理由,实现会计核算的改革。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目标定位失准

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与改善措施的深思由优秀论文网站www.7ctime.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会计核算的本质目标是满足企业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方便企业进行财务管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也是如此。按照为事业单位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这一核算目标进行会计核算才能使事业单位实现使事业单位实现有效的会计管理。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目标的定位上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第一,很多会计工作者不明确事业单位有哪些财务信息使用者,很多单位将财务信息使用者定位在狭隘的几类人中;第二,事业单位对于进行会计核算的主体没有明确的认识,这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定位有严重影响;第三,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设置、维护和执行必要的内部制约程序,或者对内部制约的工作范围认识不清,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事业单位将内部制约的重点放在经营层面上,而忽视了对管理层面的内部制约设计。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与实际需求南辕北辙

市场经济要求会计核算要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目前市场中大多数企业也都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会计核算,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依然采取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是按照收入和支出的实际发生期确定其归属期的,不考虑收入和支出是否归本单位所有,只要是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就都纳入会计核算范围。这种会计核算基础只能对在某一会计年度内事业单位的流量进行反映,而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利润的真实情况,也不能考核事业单位的负债情况。不合理、不科学的会计核算基础导致了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是不准确、不完整的,使得会计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三)会计科目设置混乱不堪

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最明显和最直接的一个理由就是会计科目设置的混乱不堪,没有层次,事业单位在设置会计科目时缺少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思维。会计科目设置的混乱导致事业单位的账务管理混乱,导致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最终使得事业单位出具的财务会计报告不完整、不准确。会计科目的混乱设置导致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举步维艰。

(四)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杂乱无章

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收支情况进行客观、真实的表述,使得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阶层和事业单位外部的投资者能够通过会计报告获得真实的财务信息,方便事业单位内部各阶层和外部的投资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然而,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体系杂乱无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没有合理和科学的科目设置和项目的列示;其次,事业单位出具的财务报告在其附录中只揭示了在会计期间内收入和支出的实际发生额,却忽略了将会计期间内收入和支出发生额与预算额的比较工作;第三,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体系中一直没有流量这个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流量状况的重要科目,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和用途,资金的结余和短缺的情况难以得到列示,这样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严重不完整的。

三、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与改善措施的深思

通过前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理由的阐述,笔者总结了国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措施,力求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制度和法规应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1998年出台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则》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提供了基础,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但是它已经渐渐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当前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进行改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出台一部适用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制度的法规,新的法规的出现能够推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时代要求,能够不断地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改革推进一步。出台新的法规对于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具有重要作用。

(二)完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基础

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核算基础——收付实现制,并能够将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客观、真实、全面、可比的方式呈现出来,这说明在市场经济指导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现实情况下,收付实现制已经渐渐被淘汰。为了弥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缺陷,我们有必要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上实现双管齐下,以期更准确和全面的反应事业单位发生的成本、消耗的资源、取得的收入,实现对事业单位的经济绩效的公正反映。唯有如此,事业单位才能够提供真实、完整、准确的财务信息,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和决策层才能够做出最正确的财务决策,事业单位的利益相关者也能够根据事业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决定是否投资或者借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单位改革也才论文导读:
能够顺利进行。

(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模式需要改革

首先,事业单位可以废除“专用基金”和“固定基金”这两个会计核算科目,完善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的核算,与此同时以“累计折旧”作为反映固定资产消耗状况的会计科目,动态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有效的使用固定资产,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其次,事业单位应该全面推行成本核算模式。事业单位在实现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双管齐下的会计核算基础改革之后,为了能够全面真实地反应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发生情况,会计准则应该要求事业单位提供其成本发生的所有原始的、详细的资料,在这种核算模式下,事业单位会明确其成本核算范围,界定成本支出的界限,做好成本预算工作,严格制约成本的发生。
最后,事业单位应该设置清晰合理,具有层次性的会计科目。事业单位应该注意将那些容易损坏、使用期限短、价值低的资产列入“低值易耗品”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列入“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实现对资产的正确管理。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其他事项资产的科目,来保障事业单位各种资产都能实现有效的管理。

(四)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体系需改善

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也吸引到不同类别、不同规模的投资者。投资者的多元化使得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使用者不再局限于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阶层和管理部门,企业外部不同层次和不同规模的投资者也需要利用会计报告了解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所以,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首先应该实现简化,使得每一个阅读会计报告的人都能够看懂。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报告体系中包含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预算表和基建投资表。会计报告体系实行简化之后,资产负债表原有的收支类项目应该删除,并将之囊括到收入支出表之中去,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会计报告内容科学、详实,另一方面也符合市场经济对事业单位会计报告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潘海霞.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之我见[J].经济师,2009
[2]陈红平,陈琳.市场经济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实现途径探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
[3]丁玲晔.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路径探索[J].现代商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