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政治道德基础:从卢梭到马克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670 浏览:32896
论文导读:困境、社会契约中的平等悖论、社会秩序设计的乌托邦取向等诸多限:一方面要相信并运用理性,积极设计社会蓝图;另一方面又要认清理性本身的局限,不能把自然状态下的人设计成乌托邦的图景。不难看出,在霍布斯笔下,自然状态下的人仅仅被当成一种政治性的动物,人与人的相处被认定是一种危险的对抗,进而国家就被赋予一种
摘要:在对现代性的批判性理解中,政治理由和道德理由存在一种本质联系。在面对文明时代人类的不平等以及社会腐败理由时,卢梭率先发动了对启蒙学者的批判,认为现代政治处于非道德化状态,使政治与道德处在紧张与对立之中。面对这一目前状况,卢梭首倡建立“道德政治,,这一研究主题,试图通过公意来重建社会普遍性的原则,进而重塑公民的政治道德,以此重新唤醒人们对共同体和公共精神的重视。卢梭的这一思想经由康德、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而在德国哲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最终,马克思把卢梭的普遍性形式落到了实处。
关键词:道德政治;公意;普遍性;卢梭;马克思
1000—5242(2014)05—0007—06
政治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政治哲学的基本理论理由,从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家到当代的政治学者都在探究这一论题,卢梭是最著名的代表之一。在政治思想史上,卢梭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思想家。评论和研究他政治思想的学人几百年来不绝如缕,但是,纷争不是减少,而是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这在政治思想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总体而言,国外有关卢梭学术思想的研究,一方面主要通过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思想家的批判与继承,进而延续了卢梭的国家观、论等社会思想;另一方面,在许多学者看来,卢梭的政治思想总是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甚至有人在对卢梭的政治自由观进行全面的理解和把握中,不可避开地遇到了存在“两个卢梭”理由的困惑,具体表现在:对自然自由崇尚的卢梭与对社会制约辩护的卢梭。在这种观点看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所出现的是自由主义的卢梭,而《社会契约论》一书中所出现的则是极权主义的卢梭。随着德国学者费切尔教授的《论卢梭的政治哲学:关于自由概念的历史》一书的出版,卢梭的启蒙者和革命者形象遭到了质疑,他在思想史上也被重新定位。由此不难看出,卢梭的思想是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因此,马克思高度评价了卢梭,认为从卢梭等人开始,“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这就“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对卢梭的研究在中国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在辛亥革命前后,那时的中国学术界主要是把卢梭作为探讨中国前途和命运的符号,也即中国革命的象征符号。当时在学理上的探讨并不是主流,主要的文本依据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而且可能还只是半部书。第二个阶段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在这一阶段对卢梭思想进行学理上的探讨成为主要方面。在这一阶段的研究又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有关卢梭思想(严格来说是卢梭的革命形象)在中国的传播这方面的研究,这主要由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学者完成。应该说,他们的工作相当出色,研究也相对充分。另一方向是有关卢梭思想的正面探讨。从他们探讨的主题看,主要集中在卢梭所提出的如下几个概念:自然状态、政治社会、主权在民、社会契约、公意等等。这些概念曾经产生过世界性影响,近代中国也在其影响之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研究在中国浮出水面,卢梭的思想备受国人的关注。中国学术界在反思20世纪中国激进主义思想运动过程中,引进了贡斯当、哈耶克、柏林等英美自由主义思想家的观点对卢梭的思想进行评论,一时间,对于卢梭的研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之一。
不可否认,在对政治哲学的批判性理解中,政治理由和道德理由存在一种本质联系。纵观卢梭的整个思想体系,对政治社会的探讨是其一贯的主题,并且卢梭是在一种不同于洛克、霍布斯等人的新的政治语境中深思社会理由的。所以,在面对文明时代人类的不平等以及社会腐败理由时,卢梭率先发动了对霍布斯、洛克等人的批判。霍布斯、洛克为现代社会奠定的基本观念是:以每个人的自身利益为前提,进而在建立起来的政治社会中争取个人最大的社会权利和追逐自己的私人利益。这就让现代政治处于非道德化状态,使政治与道德处在紧张与对立之中。面对这一目前状况,卢梭首倡建立“道德政治”这一理由,把良好的社会状态建立在“公意”(普遍意志)的观念之上,这个公意就是道德。在西方思想史上,从卢梭、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都试图通过公意来重建社会普遍性的原则,进而重塑公民的政治道德,以此重新唤醒人们对共同体和公共精神的重视,从而使“道德政治”成为现代性批判理解中的重要理由。

一、在自然与政治之间:启蒙学者眼中的生活世界

围绕着“社会何以成为可能”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秩序理由,在社会思想史上最先由霍布斯提出。按照他的构想,由于人类的无限制性,个人之间不可避开地会发生利益冲突,从而使整个社会陷入战争状态。战争(非秩序状态)源于人类的固有本性,因此,人类社会需要通过国家建立社会秩序,保持人类稳定的生活状态。
霍布斯在论述利维坦(国家)的过程中多次强调,国家及其所代表的社会秩序都是人经由理性审慎深思并通过社会契约设计出来的,国家本身就是人造物体,它不是神造的,而是建立在人的理性设计基础上的。在此种作用上,霍布斯把国家看成是超阶级的全社会的共同创造物,这代表了英国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霍布斯是作为至高无上的王权的保卫者登上了舞台并且号召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霍布斯的理性秩序观也面对着自然状态证成困境、社会契约中的平等悖论、社会秩序设计的乌托邦取向等诸多限:一方面要相信并运用理性,积极设计社会蓝图;另一方面又要认清理性本身的局限,不能把自然状态下的人设计成乌托邦的图景。
不难看出,在霍布斯笔下,自然状态下的人仅仅被当成一种政治性的动物,人与人的相处被认定是一种危险的对抗,进而国家就被赋予一种拯救社会的力量隐藏在人类的本性之中。与此类似,洛克也从政治方面论述了自然状态下人类的生活世界。但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人人都享有各种政治权利,即享有生命、财产、自由和平等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超出别人的权利,也不受其他权利的约束。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接受理性的支配,遵循自然的法则。“理性,也即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既然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都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与财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洛克将自然状态描绘成一幅充满了和平、友善、互助与安全的社论文导读:所描述的那种充满敌对、恶意、暴力和一些人反对另一些人的战争。因而,人在自然状态中的自由权、平等权和私有产权来源于人类不变的本性,任何人不能剥夺,进而,人们按照契约建立国家是公道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享受到整个社会力量的保护。与霍布斯相比,洛克在政治方面注重描述人人享有的各种权利;而霍布斯则更
会图景。在他心中,自然状态下的人拥有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而不是霍布斯所描述的那种充满敌对、恶意、暴力和一些人反对另一些人的战争。因而,人在自然状态中的自由权、平等权和私有产权来源于人类不变的本性,任何人不能剥夺,进而,人们按照契约建立国家是公道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享受到整个社会力量的保护。与霍布斯相比,洛克在政治方面注重描述人人享有的各种权利;而霍布斯则更注重阐述人类自身固有的政治性的弱点和缺点。无疑,两位启蒙学者都试图从人的理性出发,建构一套完美和谐的人类生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