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浅谈基于财政角度农村贫困理由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87 浏览:119355
论文导读:3年的4209万人,少数民族八省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则由880万增加到了2562万人,而东部和中部分别只由324、839万增加到了1241万、2799万人。从农村贫困人口的相对数量来看,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2008年甚至高达66%,而少数民族八省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到了1/3以上,2008年达到了将近40%。从贫困发生率来
摘 要: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理由,在我国农村地区尤为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反贫困各种措施和力度逐步加大,产生了积极的扶贫效果。然而,农村贫困理由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数据表明,我国面对的理由依然严峻,所以就要通过分析农村贫困的特征,找出阻碍农村脱贫的各种因素。在众多的反贫困政策中,提出财政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手段在反贫困的过程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反贫困;财政扶贫;县域经济
1673-291X(2014)32-0065-03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农民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虽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户口人数在减少,尽管在2011年末城镇户口人数首次超过农村户口人数,但农民所占比重仍然达到了48.73%,而且9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农村,因此,农村贫困理由的解决是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理由。尽管反贫困的手段有很多,但财政应该发挥基础性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贫困的特征

(一)地域性
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以及西部地区。表1反映了我国不同年份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情况。从表1中可以看出,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呈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从农村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来看,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1 202万人增加到了2013年的4 209万人,少数民族八省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则由880万增加到了2 562万人,而东部和中部分别只由324、839万增加到了1 241万、2 799万人。从农村贫困人口的相对数量来看,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2008年甚至高达66%,而少数民族八省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到了1/3以上,2008年达到了将近40%。从贫困发生率来看,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发生率要远远高于东中部以及全国平均水平,基本上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而少数民族八省区的农村贫困发生率则还要比整个西部地区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
(二)反复性
脱贫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对于那些刚刚脱离贫困线的农民来说,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再次陷入赤贫的恶性循环当中,甚至是一些脱贫多年早已远离贫困的农民也可能再次陷入贫困的境地,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八省区,返贫的现象更加突出。因病返贫、因老返贫、因教返贫、因灾返贫、因婚返贫、因超生返贫等比比皆是。根据历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2001—2009年期间,每年的贫困人口中有2/3是返贫人口,特别是2011年2 300 元新贫困线标准的颁布,使农村贫困人口激增至

1.28 亿,返贫人口迅速增加。

(三)特殊性
在农村的贫困人口中有一些特殊群体,包括少数民族和残疾人,该群体贫困发生率更高、贫困程度也更严重。在2013年国家公布的592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贫困县有200多个,占将近40%。从贫困人口所占比重来看,2013年,少数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为2 562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1.1%,是其乡村人口占全国比重15.4%的2倍多;少数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为17.1%,高于全国8.6个百分点。农村贫困人口中的另一类特殊群体是残疾人口。按照国家目前2 300元的贫困线标准,40%以上的农村残疾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全国农村6 225万残疾人来计算,就是说差不多有2 500万农村残疾人属于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30%。

二、农村贫困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无论是县域生产总值平均规模还是人均GDP,都远远低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以2010年为例,全国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0.11万亿元,县域平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为100.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580元;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地区生产总值合计2.9万亿元,仅仅占全国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的14.4%,县域生产总值平均规模只有49.21亿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8.8%,人均生产总值只有11170元,相当于全国县域经济人均生产总值的49.5%。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贫困地区中三大产业的比例失衡,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从历年《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国家贫困县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全国县市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尽管近几年有所下降,但仍然要高出6—8个百分点。更为严重的是,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而养殖业比重小。一方面,在种植业中,能带来较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比重小,而粮食种植比重大。但是,由于受国际粮价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近十几年来我国粮食一直在低位徘徊,如果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话,甚至粮食是在下降的,而粮食单产却没有明显提高,导致那些以种粮为主的农民的实际收入下降,无法成为脱贫致富的助力。另一方面,少量的养殖业也因为过于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对于农民脱贫作用不大。

(三)自然条件恶劣以及基础设施落后

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资源储备、水文气候等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更易遭受自然风险的冲击。先天禀赋的不足,一方面阻碍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供也是巨大的障碍。由于技术或者成本等方面的理由,同样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在自然条件差的农村贫困地区只能提供更少数量的基础设施,造成农村贫困地区水电路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提供不足。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还有3 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连片特困地区还有3 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理由;全国仍有近10万个行政村不通水泥沥青路。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wxxhlw/lw46151.html上一论文:研究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理由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