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探讨改革创新开创财政支农事业新篇章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452 浏览:95329
论文导读: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财政支农工作面对着全新的形势,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科学把握财政支农工作面对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理由,研究明确新时期财政支农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十二五”以来财政支农工作成绩显著

三年来,各级财政和农口财务部门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和财政职能,着力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投入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了财政支农工作的新跨越,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政策创新与时俱进,工作广度不断拓宽

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将财政的地位和重要性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楼继伟部长强调,要加快完善相关财税政策措施,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3年,财政部会同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等部门,在深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揽子政策倡议:一是支持农业“休养生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二是支持提高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三是支持农业“走出去”,增强农产品国际供给能力。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的提出,是财政支农理念的重大转变,标志着财政支农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将推动开启农业农村发展新的篇章。
创新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围绕“造良田”,进一步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政策,启动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推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编制,积极统筹整合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用良种”,进一步完善良种补贴政策,创新支持机制,推动现代种业、民族种业加快发展,提升我国种业核心竞争力。围绕“施良法”,落实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补助政策,项目覆盖到所有农业县。启动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补助,支持冬小麦“一喷三防”等技术推广。大力支持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增产效果明显。甘肃等省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亩均增产超过100公斤。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支持政策。明确财政支农项目与农民合作组织对接的政策要求,充分赋予农民合作组织在支农项目实施中的主体地位,为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增添了新动力。启动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创新、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两项试点。积极探索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发展。改革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现代农业装备武装新型主体。江苏省省级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向新型主体开放申报,并予以优先支持。河南省开展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试点,农民合作社融资难题。四川省推行民办公助方式,让农民成为支农项目的直接受益主体、自愿出资出劳主体和建设管理监督主体。这些政策举措,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农林生态建设保护扶持政策。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13个省区(含新疆兵团、黑龙江农垦)38.3亿亩草原纳入实施范围,部分草原开始重现“风吹绿草遍地花”的景象。支持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一度销声匿迹的野生东北虎重现林海。再次提高了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出台林业补贴政策,将育苗、造林、抚育等各环节纳入补贴范围,积极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实现了“种树与种粮一样得补贴”。山西、辽宁、河南等省统筹使用资金,支持启动省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广东、江西、浙江等省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投入力度,地方补偿标准高于财政补偿标准。福建省完善下游对上游的生态补偿机制,变上游“无偿贡献”为下游“反哺”。各级财政支持农林生态建设保护的政策举措,努力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创新财政支持农村扶贫开发政策。财政研究确立了财政综合扶贫的全新理念,梳理形成了涵盖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扶贫政策框架,全面系统反映了财政扶贫政策和资金投入情况。积极改革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增强资金正向激励作用。支持启动了湖北省恩施市综合扶贫试点,探索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新机制。湖南、贵州、新疆等省区以考评结果为导向,探索建立扶贫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转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分配方式。

(二)机制创新攻坚克难,内生活力有效激发

深入推动涉农资金整合统筹。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启动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将安排给黑龙江省的77项资金,按性质划归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3大类,按原渠道切块分配下达到省,黑龙江省遵循“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理由”的原则,积极创新资金整合统筹模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创新试验提供了有力支撑。着力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展整合。农业专项资金不断归并压减。农口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的清理归并取得新进展。继续从预算执行环节推进整合统筹,巩固和发挥优势特色产业、“菜篮子”产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多个平台的作用,推动相关资金的统筹安排。
扎实推进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机制创新。财政将大多数专项资金项目审批权下放到省,调动了地方积极性,增强了地方自主统筹能力。各地也因地制宜完善支农项目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将支农资金切块分配到市县,并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市县管理责任。内蒙古自治区在“定目标、定方向、定环节,定方式”的基础上,把具体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基层。湖北省采取竞争立项电视直播、江苏省推行网上申报和评审、山东省采取专家打分和当场亮分等方式,把支农项目的立项权交给基层,把选择权交给专家,把监督权交给社会。
积极支持农口部门重点改革。探索完善新疆兵团预算管理体制,推动兵团增强履职能力。扩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示范,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支持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抵押等政策的实施打好基础。支持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减轻林场改革发展的包袱论文导读:12
。支持黑龙江两大国有林区开展停伐试点,推动重点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企事分离。支持气象事业改革发展,推动发挥气象对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保障作用。各地推进农口行业重点领域改革也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试点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引导农民自愿将宅基地复垦为耕地,置换出原有的建设用地指标,带动城市资金反哺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