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简述本土化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应用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461 浏览:20850
论文导读:既典型又有有针对性,特别是来自学生生长生活的本地案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关键词】本土化案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
【摘 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说,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案例必须典型,具有针对性,贴近学生的生活。本土化案例的选择,对学生来说,既典型又有有针对性,特别是来自学生生长生活的本地案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关键词】本土化案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从课程性质和特征来看,“基础”课具有其独特的育人性质和实践性特点,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这就为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实施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1 本土化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按照教材内容选择案例,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个人的实践经历,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发表各自的见解和观点,达到培养学生分析理由、提高学生解决理由的能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策略。案例教学的宗旨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要求教师用少量例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的三项任务:引进新概念、介绍新内容;组织联系运用知识的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学会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本土化是指在教学中采用大学所在地域,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现实案例,而不是其他地方的案例进行教学。运用本土化案例教学,收集发生在云南本地的案例,向学生介绍和展示,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视觉案例和自觉深思的空间,让学生在生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独立深思交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与主动探探讨并举的学习习惯,过去觉得课程和自己没有关系,现在学习变成了和自己密切关联的一件事情,愿意主动地去研究。通过本土化案例的引入,使学生在深思与讨论中,活跃了思维,获得了更为牢固和深刻的知识,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深思理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2 本土化案例的精选原则

2.1 案例必须为教学目的服务

案例的选择和使用要与教材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不能牵强附会,生动不是好案例的唯一标准,好案例的第一标准应该是为教学目的服务。同时,针对不同专业,案例的选择也应有所不同,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一节内容时,可以选取电子商务行业的职业道德进行讨论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让学生查找相关行业的职业道德标准进行学习。

2.2 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

选择典型性案例进行教学,主要坚持两个典型性:一是选择典型事件。现实生活丰富多彩,但要选择一些与大学生接受视域范围接近的典型事件,如大学生就业、高等教育改革、知识分子政策等,这些典型案例对大学生的参考作用更大,示范效应更强;二是选择典型人物。选择的案例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历有一些相同和相似之处,能引起思想感情共鸣的人物,比如云南的杨善洲、郑垧靖等先进人物事迹。

2.3 案例选择必须具有时代性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跟时展步伐。因此选择的案例最好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网络、电视等媒体报道或是报刊、杂志刊登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例。社会建设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似的、能够引起思想感情共鸣的事迹。
3 本土化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3.1 课前准备

教学前的准备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准备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如果有合适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提前推荐给学生。另外,学生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实现阅读案例,查阅相关资料,本土化案例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认真理解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分析案例中提出的深思题,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提出来。

3.2 课内讨论

课堂中案例的讨论包括分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了解和分析案例后,教师便可根据学号或其他方式分组,要求学生根据对案例的认识和理解发表各自的观点,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小组长统一记录,对不同的或有争议的观点,留待后面再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之后,再进行全班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案例要表达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其他人对案例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并和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比较合理的对事对人的观点。

3.3 教师总结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教师总结的目的不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对学生的讨论作出一个合理的评判,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分析他们在讨论中的优缺点和重点难点理由,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深思。如在人生观价值观理由上,我们可以用云南本土的十佳大学生村官事例,让学生分析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大学生是不是只有留在大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去到乡村、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阿兰.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9,5(中旬刊).
[2]唐强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案例本土化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责任编辑:汤静]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lw/lw35756.html上一论文:探究手机软件市场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