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谈谈努力创新艺术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829 浏览:145890
论文导读:
摘 要:艺术高职院校三年制的声乐专业,如何面向社会培养出复合型、能在基层企事业单位为群众服务的文艺人才,笔者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以及遵循声乐教学的内在规律,促使学生在短期内快见成效等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这些教学总结是笔者所在学校经历十多年的教学实践逐步体验到的,也是力图为创新艺术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教学模式所做出的一点尝试。
关键词:声乐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实训教学 声乐教学规律
1003-9082(2014)12-0207-02
三年制声乐专业是艺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音乐表演专业之一,本专业已由过去的精英化、专业化培养模式转向了普及化和大众化,学生是否具有充足的就业能力与每一所艺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培养目标与文化大市场接轨

笔者所在学院是一所民办艺术职业学院,至今有十余年史。根据招生规律,我们每年招收的声乐专业新生在150人左右,通过对新生声乐条件摸底,如果按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条件衡量,明显地感到学生的入校门槛降低了,于是我们的培养定位也转向了大众型和复合型。针对招收进校的学生条件,兴趣爱好我们在培养方案中确定三种类型:即舞台型,讲台型,群文型。舞台型的学生数量相对少,声乐条件相对要好些,他们的就业方向是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从事他们喜爱的声乐演唱工作;讲台型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幼儿和中小学音乐老师,他们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外,还要选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学校也努力为他们提供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条件;群文型的学生数量为最多,他们的就业方向就是群众文化。针对以上三种类型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市场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音乐表演专业理论知识和艺术素质,较系统地掌握科学的演唱策略与技能,能在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声乐演唱、音乐辅导、普及、教学、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的明晰定位,促使我们在课程设置、实训模式、考试模式、教学模式等诸方面进行了重新深思和不断改革,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声乐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每年95%以上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工作,他们的就业岗位一般都是基层文化馆站、艺术培训机构、各地琴行、中小学校、民营企业文艺团体、传媒机构等。

二、课程设置体现针对性、适用性、规律性

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上什么课以及这些课怎么上,效果如何?是否遵循了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等。对于声乐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我们强调并突出“重视实践,理论够用”的基本原则。一块是专业基础课也是必修的音乐理论课,如基本乐理,基础和声,中外音乐史,视唱练耳等,但在课时安排上又需保证突出重点,比如视唱练耳课既有音乐理论部分,更有实践要求,学生通过“听”、“唱”、“写”等课堂实训以锻炼并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基本素养,我们就将此门专业基础课的周课时调整为4节,并开设三个学期。另一块是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声乐专业课我们切实保证师生1对1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容置疑,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些艺术高职院校转变了师生1对1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本应上的个别课改为了小集体课,声乐专业1对1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长期以来无论中外所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声乐艺术教学规律的体现。我们不能违背这个规律,否则将会造成对学生的不负责和人才的荒废。
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表演和排练节目的综合能力,经过调整,我们开设了形体训练、舞台素质、歌曲排练、合唱与指挥等课程。形体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生系统而规范的教学与训练,改善并矫正身体的不良姿势,同时提高学生用形体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经过一学年每周两课时的形体训练,第三学期接着开设《舞台素质》课。此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系统的声乐表演的素质训练及艺术歌曲的表演训练,使学生在舞台上表演大方,动作协调,获得流畅自如的舞台表演能力。同时在第三学期开设的《歌曲排练》课,是通过对各声乐表演样式进行排练及演出,使得学生逐步具有表演不同形式声乐作品的舞台能力,以及各种文艺节目形式的组织编排能力。学生经过这几门课的训练,逐步从“怎么唱”到“怎么演”到“怎么排”,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学习过程以及动手能力的不断提高。《合唱与指挥》课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课,我们在教学中一是明确这门课的教学任务:通过优秀中外合唱歌曲的学习与排练,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及合唱表现力,掌握处理合唱歌曲的一般法则与手段。二是在第5学期,也是学生在校集中实训的阶段,我们将《合唱与指挥》课提高为每周4课时,使学生在此阶段得到这门课的强化训练。别外,为所有的声乐学生都开设了钢琴辅修课。
以上这些专业课的设置经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是良好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唱”、“弹”、“演”和“排”的复合型文艺人才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过程突出实训教学

艺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一般说职业教育是轻理论重实践的,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尤其如此。声乐学生在校学习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声乐专业打基础的初级阶段,声乐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实践课堂,教师从教发声,教打开喉咙和咬字行腔的训练无不具有实践性特点,其理论的述说是经过实践来论证和说明的。因此,对高职声乐学生来说,要求老师具有示范教学的能力。科学正确的示范可以给学生准确明晰的信息传递,让学生在千百次的模仿学习中逐步掌握声乐专业的技术技巧,此其一。其二,确保学生的实训课时,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高职高专“三年制专业课内总课时一般以1600-1800学时为宜”,又指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根据国家规定,我们在声乐专业教学计划中,着重考虑了学生艺术实践的教学环节,规定了声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实践总课时为684学时。第五学期是规定学生在校进行综合实训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给学生下达排练音乐会节目的实训任务。特别是班级音乐会,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节目策划和排练,教师当指导,让学生完全熟悉并掌握文艺晚会的策划流程,同时也锻炼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其

三、声乐艺术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多上论文导读:

台,多见观众是巩固和提高声乐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们一是转变声乐专业的考试模式,把声乐期中期末考试从教室转移到舞台,上舞台考试配有灯光、音响,学生有化妆,服装等精心准备,台下有观众,俨然似开音乐会的形式。学生经过实践对比,认为这种考试形式同在教室里的考试其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二是每学期举办各年级的声乐学生实训演唱会,每年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声乐比赛,还有很多不定期的文艺晚会。如周末文艺演出,迎新生文艺演出,班级音乐会,重大节假日的庆典演出等,以达到以演促教,以演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三是学院为配合声乐实践教学,每个声乐课堂都配有质量较好的音响话筒,促使学生在掌握钢琴伴奏的演唱形式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用音乐带伴奏的演唱形式,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的轮番实践,使声乐学生的演唱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