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查重: 大雅 万方 维普 turnitin paperpass

试谈文学作品中“空白”艺术笔法举隅

最后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4302 浏览:59944
论文导读:
摘 要:“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是能“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空白”艺术笔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不仅能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同时可调动鉴赏者的思维积极性与主动性。鉴赏者可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标准去填补“空白”,进而发现作品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学创作中,常见以虚显实、情节突转、侧面烘托等“空白”艺术手法。
关键词:文学作品 空白 艺术笔法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文学作品的鉴赏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空白”艺术手法的鉴赏也在考查之列。
何为“空白”艺术?“空白”艺术手法,最初是中国山水画的技法,绘画者往往在作品中留有大片空白,企图借无形表有形,赋予空白丰富多彩的形象性。透过空白,可以领略其中深远的意境,那是一个比画面宏大千万倍的意境,虽虚而实,虽少而多。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需要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这里所说的“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是能“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经典之笔”,较耐咀嚼,意味无穷。作家在作品中经常有意或无意造成的隐蔽、残缺、中断、无言、无声等部分,也是作者留给读者通过“有形”部分而进入想象的艺术空间。因为文学作品具有抽象性、模糊性等特点,作品中的文字只有经由读者的理解、想象、体验,才能还原为可以构成审美的形象。而作家们常灵活运用各种技法精心设置一些语言的“空白”,来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以求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下面试就几种常见的“空白”艺术笔法作一简述:

一、以虚显实法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为典型地反映客观事物和追求社会效益,往往采用‘文约事半’的创作手法,作品的文本只能提供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中留有许多‘空白’,即未定点,只有读者一面阅读一面将它具体化时,作品的主题作用才逐渐表现出来。”宋诗《游园不值》(叶绍翁作)中有两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看起来虽是形象可感的,实际上却隐含着文字符号难以尽述的无数“空白”,即以虚显实。园中究竟是怎样的春色?枝头盛开着多少杏花?花儿开到怎样的程度?园墙用什么建的?有着怎样的高度?诗句中包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着怎样的审美作用?所有这些,都必须经由读者自己去“填空”、“充实”、“对话”、“兴味”。唐代司空图从阅读欣赏角度指出,诗的玄妙境界就在于其“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读者需借助自己的想象和体味,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

二、情节突转法

“欧·亨利式结尾”是此法的最好印证。短篇小说大师们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造成独特的艺术魅力。如《与赞美诗》中主人公苏比的遭遇,他为进监狱得以安身而六次惹是生非、故意犯罪,结果皆未得逞,后来他在教堂赞美诗的感化下准备悬崖勒马、改邪归正文学作品中“空白”艺术笔法举隅相关论文由www.7ctime.com收集,如需论文.,读者对他也报以新的希望,可就在此时,苏比被捕了。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思考却又在情理之中,读者会从戛然而止的文字背后看到苏比的愿望与现实的矛盾,从而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会使读者更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本质。

三、侧面烘托法

侧面烘托法本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即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点染涂抹,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作者在对琵琶女弹奏的音乐进行大段的正面描写之后,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收束。音乐到底有多美,作者最后给欣赏者提供了一个“空白”。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无边无际的江水,此时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欣赏琵琶曲的人们凭着想象,似乎仍能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种侧面烘托的写法,曲径通幽,情味盎然,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总之,无论是诗人给我们塑造的音乐形象还是作品本身均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效。
总之,“空白”艺术笔法在文学作品中还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应用很广、很妙,本文只是得其一斑,未能窥其全貌。值得注意的是:“空白”不等于含混晦涩、令人费解,运用空白艺术要因情而设、因境而设,刻意追求未必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刘熙载 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郭爱莲 漫话古诗的空白艺术[J].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9。
[3]张晓辉 教学空白艺术[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6。
[5]徐克瑜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10。 全文地址:www.7ctime.com/snzhsj/lw40088.html上一论文:简论连云港校外艺术教育企业化运作